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化学实验题,高考化学实验题占多少分
tamoadmin 2024-05-29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中化学实验题有什么答题技巧?不看后悔的高分技巧!2.有什么关于高三化学考试时做选择题,实验题,解答题的技巧和方法吗?3.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容量瓶和量筒的区别4.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实验题5.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内容有哪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化学实验问题能力是从事化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考察特别重视。解决化学
1.高中化学实验题有什么答题技巧?不看后悔的高分技巧!
2.有什么关于高三化学考试时做选择题,实验题,解答题的技巧和方法吗?
3.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容量瓶和量筒的区别
4.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实验题
5.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内容有哪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化学实验问题能力是从事化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考察特别重视。解决化学实验问题能力,绝非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也决不是单一的训练操作技能[1]。
如果再查阅往年的资料,几乎年年的高考化学年报基本上都有相同的报道:化学实验题两道大题,考生拿高分的并不多,是全卷中失分最多的试题。其实再反思一下我们平常的教学,都知道实验题分值高、对学生来讲难度比较大,因此花在实验上的时间都比较多。这就出现了一种矛盾,通俗一点说就是“高投入、低产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由于近年来,在高中化学学习或高考中,学生做实验题时答题不规范,导致的失分,因此规范答题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化学实验题,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实验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类比、迁移和重组,全面、周密地思考才能设计出出正确的实验方案和回答提出的问题。下面我谈谈解答思路和技巧:
完成化学实验设计,不仅要求具有较为扎实的实验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善于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并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选择、调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将新信息和已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实验设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和解答要求看,解答实验设计问题的大致过程与思路如下:
第一阶段: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这一阶段主要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明确实验课题。从题目信息中,区分实验设计和其他化学知识与技能的问题,区分实验设计和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问题,明确实验设计的具体课题,并根据相关内容归类;
二是要明确实验条件。从题目信息中,分析整理出实验设计的条件,明确实验对象、限定的范围、可供选择的仪器、可进行的操作以及新情境的实验事实和反应条件等;
三是明确实验要求。从题给信息中,找出实验设计的要求,明确具体设计哪些内容以及作答方式与详略等。
第二阶段:在分析加工的基础上,实现指定的实验设计。这一阶段要求筛选、提取有关的知识,进一步分析加工,以选定实验方法,完成实验设计。从设计的要求和解决问题的顺序分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
一是实验方法的确定。实验方法取决于实验原理,并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在综合考虑题给实验原理、实验条件两者的基础上,确定适合本实验研究的实验方法。
二是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的设计。装置和操作是实验方法的具体表现。解题时,要联系题目规定的或自行选择的实验方法和条件,并且联系已有的仪器装置类别、功能、适用范围、装配与使用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和操作应用的实例,通过比较、选择、改进或组合,从而完成实验装置和操作的设计。
最后,要科学合理地组织语言文字,按照题目要求合理作答。对于实验设计作答的表述,务必做到思路清晰、条理明确、逻辑性强、文字精练、突出关键。作答时,一方面要明确答什么,另一方面要搞清实验设计的假设与预期、结果与结论,明确实验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合理叙述。
例1:观察Na2
S2O3可看成是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被一个S原子取代而成。某同学用类比的思想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比较Na2S2O3与Na2SO4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
提出猜想
猜想①:溶液呈中性,且不与酸反应;
猜想②:无还原性,不能被氧化剂氧化。
实验探究基于上述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结论Na2
S2O3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有还原性,与Na2SO4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分析:本题中有要求回答实验操作,预期的现象和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考查。在实验探究①中,,
A。测定溶液的PH的实验操作,应是: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到pH试纸中央,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但学生回答时多是:用PH试纸测定,只答方法,不答操作,不合题意。在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2O32-+2H+==S↓+SO2↑+H2O,在预期的现象中已给出生成物的颜色与状态,但学生书写时却容易忽略,错误书写。
在实验探究②实验中,
C预期实验现象是:新制氯水的黄绿色变浅,而学生却只答成氯水褪色,应该能观察到的颜色变化过程没答出,造成错误。
例2在一支试管中放一小块铜片,加入适量浓硝酸,立即用无色透明气球罩上并系紧,描述实验中能观察到的所有现象。
分析: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实验现象描述问题,在描述现象时,往往是只将主要现象描述出来,如产生红棕色及气球逐渐变大,而忽视部分现象,如铜本身的变化及表面出现的现象、溶液的颜色变化等。要全面描述,必须掌握其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并结合所发生的反应,得出预期的现象:
1、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逐渐溶解,最后消失。
2、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试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
4、气球体积逐渐变大。
描述现象要全方位,本实验应从试管下部逐渐往上描述,并要准确、简洁。
总结:做实验题时如何做到规范答题?一是书写所选试剂要规范,溶液最好用中文写出名称,或化学式后加“溶液”,固体及气体可用中文写出名称,也可直接写化学式;二是有必要时还需指明试剂的浓度和用量;三是规范书写操作过程程,做到让别人看后能按你的描述进行实验操作;四要规范书写实验现象,要求全面、准确,有时需要指明何处。
鉴于上述讨论,我认为:让学生在真实的实验问题情景和实际的实验问题解决活动任务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这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验问题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实践证明这也是深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
高中化学实验题有什么答题技巧?不看后悔的高分技巧!
对于高考理科生来说,不仅物理难学,化学也是。那么高考化学有哪些必考知识点和化学实验体题型呢?跟着我来了解一下高考化学吧!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 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 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 ?
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四.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一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五.阿伏伽德罗常数及推论
(1)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
(3)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六.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七.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高考常出现化学题实验题一.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1、溶液酸碱性判断依据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2、溶液的pH
(1)pH的定义: pH= -lgc(H+)
(2)pH的适用范围
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其c(H+)的大小范围一般为1×10-14 mol/L<C(H+)pH>0。
当c(H+)或c(OH-)≥1 mol·L-1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用c(H+)或c(OH-)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方便。
(3)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在室温下,中性溶液:c(H+)= c(OH-) =1.0×10-7 mol· L-1, pH =7
酸性溶液:c(H+)>c(OH-) ,c(H+)>1.0×10-7 mol·L-1, pH <7
碱性溶液:c(H+)<C(OH-),C(H+)<1.0×10-7 pH mol·L-1,>7
二.试纸的使用
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化学实验题型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②实验室制乙烯;
③石油分馏。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
②银镜反应.
③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
①搅拌:②引流:
③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
④转移固体;⑤取溶液;⑥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0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
NaA10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0、Na202;
有什么关于高三化学考试时做选择题,实验题,解答题的技巧和方法吗?
在学习高中化学时,除了要记住化学反应方程式,各元素符号以外,化学实验题也是重点,在高考中占有很大分值,但是大部分同学在化学实验题部分得不到一个满意的分数,现在我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化学实验题有什么答题技巧?
想要在高中化学实验题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首先要掌握一下几点:
1.了解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高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综合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4.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5.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6.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并且各位同学在做高中化学实验题时要规范自己的回答模式,用专业的化学语言进行回答。还要掌握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方法,各种试剂的保存及取用方法。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或反应,尾气处理;物质的鉴定、鉴别及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高中化学实验题常见现象汇总在化学反应中实验现象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部分反应现象:
1、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3、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4、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5、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7、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8、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的粉末)。
9、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10、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11、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12、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13、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14、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15、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容量瓶和量筒的区别
一、做到高频考点,了然于胸
怎样搞好09高考复习工作呢?作为基础学科知识内容考查的依据,以下所列的知识点在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呈现率达90%以上,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在临考的复习中能一一对照来巩固相应的基础,如果某些点的认识不够,建议重温相应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确保该内容的高得分率。
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
(4)建议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
3、阿氏常数与阿氏推论
(1)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
(3)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化学能量
(1)今年该内容被独立地罗列于考试说明中,请多加注意
(2)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
5、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4)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7)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
6、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3)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考虑
(4)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表达
7、pH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8、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以“高则快”,“低则慢”来理解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4)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5)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
9、电化学知识
(1)以家庭里的干电池为参照物理顺“电极名称”
(2)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3)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4)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5)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10、盐类的水解
(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
(2)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3)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
(4)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5)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12、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3)熟悉含(-COOH、-OH)、(-COOH、-NH2)、酚醛之间的缩聚反应
1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该内容的作答并不难,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
(2)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3)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
14、有机物的燃烧
(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15、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化学推断题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1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
(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17、化学计算
(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
(2)回顾近几次综合考试的计算题,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干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二、明确高考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卷题量的调整,重点和热点仍保持,应确保传统试题的得分率。第二卷难度应该比去年加大,突出试题的创新性、应用性和探究性。
实验:实验板块第一题是基本实验,包括基本操作和仪器选用等,应重视教材上的一些基本实验。第二题主要考查实验思维能力,如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和分析等,应帮助学生形成这类题型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思想。
无机:注重从结构到性质的思维方式的考查。框图题可以是性质推断,也可以是工业或提纯流程的分析推断。框图题突破口多,不会在一处卡死。要帮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试题的基本方法。
有机:通过计算(或识图)加推断,写物质结构简式,要帮助学生掌握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常见方法。有机推断题通常是信息题,注意信息的提取、理解、归纳和知识的整合。注意答题的规范表达,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计算:第一题通常是基本化学计算,应确保得分。第二题中的计算常分几个小问,有难有易,难度也不一定依次提升。应提醒学生整体阅读,先易后难,不一定依次答题。
三、调整心态,发挥高考化学最佳水平
在现有的水平和基础上在高考当中取得成功,关键是树立自信心,自信是缓解压力最好的良药,关于化学复习提一点建议。
第一,首先要抓好基础知识,在最后几天中不要盲目地做难题、偏题和怪题,而要认真复习基础知识中的最重要的主干知识。
第二,把最近阶段做过的各个地方的模拟试题认真地分析反馈,特别是其中做错的地方,还有思路方法不够敏捷的地方,要认真地反思,边思考边动手写。
第三,用一段时间来看书,特别是教材中需要记忆的化学性质,重要物质的实验室制法,基本理论当中最重要的规律。在最后阶段,不要再做更多的新题,一定要把以前做过的题目反复消化,另外还有一部分试题需要认真地细致地逐一做好,就是考试大纲中的题型示例和样卷。最后在临近高考时,要和老师同学或家人多谈一下内心的感受,缓解压力,树立信心,相信你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四、关于化学复习的安排
建议在最后近几天中,不要做更多的模拟套题,你先要做专题训练,例如化学中我建议你做5个专题的训练:1、化学推断题的训练。2、化学实验题的训练。3、有机化学题的训练。4、化学计算题的训练。5、基本理论题的训练。
第一,要把最近两个月做的重要题目、好的题目分成四科进行整理,整理之后进行专项复习,例如用一个专门的时间把各份试卷中的化学实验题进行复习,再用一个专门的时间把各份试卷中的化学推断题进行专项复习,依此类推。你就可以提高对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能力。
第二,临考之前,再利用一部分时间进行成套题的复习,一定要选最优秀的一到两套考题从头到尾重新做一遍,去找那种做套题的感觉,做套题的时间不要太多,不要超过三分之一。一定要把主要的精力进行专项复习,另外,如果你感觉到哪一部分基础知识其不够牢固,也可以回过头来看教材,特别是其中的典型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学生实验。
五、复习的重点方向
1、化学知识在高考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离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的综合,化学反应和基本理论之间的综合。
第二,无机化学中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与有机化学中典型代表物之间的综合。
第三,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之间的综合,也就是说,应用数据和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物质性质的推理。
第四,化学计算和基本理论之间的综合,今年有一个特点,就是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化学计算问题,应用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三类:
①分类讨论的思想。②数形结合的思想。③等价转化的思想
2、化学推断题做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推断题所考察的物质,一定是高中教材内最重要的典型物质,非金属主要考察四个:氯、硫、氮、碳,金属主要考察三个:钠、铝、铁。
第二,主要考察七个重要元素重要化合物的典型化学性质,你可以将你认为可能是的答案直接代入题目当中进行验证,如果所有的反应点都能解释,说明你的答案是正确的。
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别及联系。重新审视以前所犯的错误,在方法、技巧上多作总结。例如在解化学信息题时,如果遇到新情景也不会慌乱,找到题眼,寻找原形,展开联想,解决问题。教材既是我们平时学习的工具,也是高考试题命题人的依据,他们不可能超出教材的知识水平去编写谁都不会的习题。换一种讲法,即不论试题的情景如何新颖,但答题的"采分点"基本上都来源于教材。所以,一定要通读教材,认真思考,按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要求一点点落实,并尽量查找自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上的漏洞。回归教材也不是泛读,而是要"思前想后",把与本章知识点相联系的知识尽可能地补充进来,使思维发散开去,重新构筑自己的知识网络。
3、怎么做好有机化学题?
有机化学在高考中是必考的题目,考试的方向主要有三个:
第一,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推测含氮或硫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进一步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测其结构简式。
第二,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合成路线图进行典型有机物的合成,这其中要涉及化学反应的类型,典型物质的同分异构体,以及重要物质之间的反应。
第三,要掌握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相互转化,重要的多官能团化合物有卤代酸、羟基酸、氨基酸和羰基酸。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要重点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反应类型。你注意到发生反应时的结构特点了吗?你从化学键角度(即考虑反应中分子结构断键、合键的位置)去认识反应了吗?比如,在C-H处发生的反应:可以是卤代反应(如CH4+Cl2),可以是催化氧化反应(如在醇羟基的影响下的α-H),可以是消去反应(如在醇羟基的影响下的β-H),也可以是在羰基影响下的氧化反应(如-CHO的银镜反应),还可以是分解反应(如CH4的高温分解),C-H键在不同的反应环境中,发生了种种不同的反应。信息题,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选择信息,组织加工信息能力的题型。历年高考所编写的习题中的知识内容都是在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但细细观察,你会发现:信息题往往是起点高,落点低。在题目中创设了新的情境,注重联系实际,注重把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科学化,澄清人们的某些模糊认识。所以,解答信息迁移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充满自信,不要被看似高深的知识吓倒,而是仔细阅读题目,注意分子的结构特点,找准关键词语,看清数据间的关系,联系所学过的知识,从中就能寻找到解答题目所需要的信息和方法。解答这类习题所用知识是平时学过的,但又绝不是死记死背能奏效的。它要求我们平时关心社会热点,关注科技动态,全面提高我们的素质.
4、怎么做化学的实验题?
化学实验试题的复习分为两部分:
第一,要抓好课本内的学生实验和典型的教师演示实验,要认真读好每一个实验,要求达到4个方面:
①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目的;②掌握实验的仪器;③理解实验现象和产生的原因;④对实验现象能够进行正确的解释。
第二,要学会设计重要的化学实验,设计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有四个方面:
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②明确实验的仪器和用品;③明确实验的步骤和方法;④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在高考中化学实验题基本上是两道题,其一就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基础知识;其二就是综合实验,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实验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它的介入点是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包括的内容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和离子的鉴别,试剂的保存,还有基本的仪器组装等。设计实验方案对考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实际上还是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的意识,回答这些问题时,从题目中要找出实验目的是什么,考生要分析实现这个目的要应用的原理是什么,你学的哪些原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也有可能这些原理是题目当中给你的。同时,还要关注题目中给你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题目中给出的一些方程式以及提示的一些信息。需要特别关注的就是试题中给装置图的时候,关键你要分析装置图给了什么信息,还要在实验当中排除一些干扰因素。
5、怎么做化学计算题?(五市联考失分严重,仍是薄弱环节)
化学计算题解题重要的不是多少技巧,而是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化学计算,最常用的数学思想有:
第一,等价转化的思想。我们在化学中又把它叫做"守恒法",包括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
第二,分类讨论的思想,我们在化学中把它叫做"数轴法",主要应用于两种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相对量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这一类计算题。
第三,数形结合的思想。今年可能要出根据图形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或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在坐标系中画图的题目,关键是要找到三个点或多个点,起点、终点和正好反应点。把这三类化学计算题掌握了,你已经掌握了化学计算题的基本方法,重要的是思想方法,而不是技巧。
六、怎样解答高考题
1、如何“审题”呢?题目中的信息如何萃取?
以实验试题为例来说明化学学科如何进行审题,首先要分清题目要求我们进行什么样的实验,也就是说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搞清楚实验所需要进行的步骤是什么,可能要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产生这样的现象,把这些问题都搞懂了,实际上题目就审清了。同时注意相应的题型有相应的解题方法,注意老师平时的讲解,注意自己的归纳总结,实验的分数可以拿的很高。
化学学科中信息的提取主要是有机化学试题,每年都要有一道大的有机化学题,可能会将大学一年级或者二年级的有关知识下放到高考试题中,大家不要紧张,要通过对信息的学习再和高中老师教的内容结合起来,就会看懂题目,并及时应用在新的情景或新的背景当中去,这一类题目往往是起点高,落点低,题目内容是大学的知识,但答题的内容是高中教材内的知识。关键是要建立信心,这类题看似难题,实际上并不难。
2、化学推断题做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推断题所考察的物质,一定是高中教材内最重要的典型物质,非金属主要考察四个:氯、硫、氮、碳,金属主要考察三个:钠、铝、铁。
第二,主要考察七个重要元素重要化合物的典型化学性质,你可以将你认为可能是的答案直接代入题目当中进行验证,如果所有的反应点都能解释,说明你的答案是正确的。
关于选择当中的平衡速度和离子问题及计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速度注意图像分析,特别注意拐点,变化点。特别注意两幅图像同时出来的时候,对比上下观看(指的是和题干);平衡注意是判断平衡条件以及建立新平衡的条件;
第二,离子问题注意依然是离子共存,离子浓度的大小判断比较,建议大家通过作高考的全真题反复对比和比较,这样提高会很快;
第三,计算问题通常希望大家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同时注意巧解。通常是几原则:离子反应用离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用电子守恒,物质变化用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混合物计算用方程组解题;牵涉有关混有杂质的计算一般是用极值法分析,通过判断关键反应点来解决问题。同时也请大家注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这是近年上海卷的一个突出考点。
3、考试时自己选择题还没完成就看见别人开始做实验题了,很是焦急紧张,担心别人比自己考的好,越想就越没心情做题,全身出冷汗,慌慌张张的开始加快速度,一心想赶上别人速度,不管对错的加速做,错误极高咋办?
每一个同学的化学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可能有的同学选择题答得好,有的同学实验题、计算题、简答题答得好,在考试过程中绝不要相互攀比,不要被其他的同学影响自己,因为答的快不见得答得准,先做完的不一定分高,关键是要做好基本题和中档题,提高得分率,一部分难题不做是正常的,关键是在自己的水平上完成高考试题。我认为,选择题大约用40分钟的时间,争取做完做对,然后用50分钟的时间做好填空题,填空题中有两三个可能是比较难的题目,最后用30分钟做计算题。命题专家是希望通过这几个难题选拔出来最优秀的学生,但这几个题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确定哪些题必答,哪些题可以舍掉。
4、考试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要抓住关键字在题目的问题中,通常出现如下词: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名称与符号,分子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等,即使题目会做,由于不注意上述词语,就有可能造成失分。
第二:注意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浓度(mol/L),摩尔质量(g/mol),深解度(g)、百分数、浓度互换时的体积易错等。
第三:题目中隐含性的限制条件如(1)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2)PH=0的溶液(3)水电离出的[OH-]=10~14 mol/L的溶液等
第四:注意常见符号的应用如“=”,可逆符号、“△H>0”、“△H<0”、沉淀、气体符号,电荷与价标、写电子式时"[]"的应用、物质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等等。
第五:实验填空题或简答题,注意文字要准确(1)不要用错别字:如脂与酯、铵与氨、坩与甘、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等。(2)不用俗语:如a、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活塞),b、将气体通进(入)盛溴水的洗气瓶,c、酸遇石蕊变红色(酸使石蕊呈红色)等。
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实验题
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1、定义:
容量瓶是为配制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
量筒 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
2、标识: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刻度线;
量筒上标有刻度线;
3、体积不同:
容量瓶溶液的体积与标识的容量相同;
量筒溶液的体积不超过量程即可;
4、使用方法不同:
容量瓶:在使用容量瓶之前,要先进行以下两项检查:
1)容量瓶容积与所要求的是否一致。
2)为检查瓶塞是否严密,不漏水。
具体操作:
在瓶中放水到标线附近,塞紧瓶塞,使其倒立2min,用干滤纸片沿瓶口缝处检查,看有无水珠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试验这个方向有无渗漏。
量筒: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5、用途不同:
容量瓶:配制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量筒:用来测液体体积的容器。
6、注意事项不同:
容量瓶:
检验密闭性 将容量瓶倒转后 观察是否漏水 再将瓶塞旋转180度观察是否漏水
(1)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
(2)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一旦超过,必须重新进行配制。
(3)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长时间或长期储存溶液,因为溶液可能会对瓶体进行腐蚀,从而使容量瓶的精度受到影响。
(4)容量瓶用毕应及时洗涤干净,塞上瓶塞,并在塞子与瓶口之间夹一条纸条,防止瓶塞与瓶口粘连。
(5)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容量的溶液。
量筒:
1.不能作反应容器;
2.不能加热;
3.不能稀释浓酸、浓碱;
4.不能储存药剂
5.不能量取热溶液;
6.不能用去污粉清洗以免刮花刻度;
相同点:都是玻璃仪器;且不能加热。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内容有哪些
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题(第7题、27题)、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第8题、12题、13题、26题、38题)、短周期某些元素的性质(第9题)、原电池和电解池(第10题、27题、28题)、离子积常数的应用(第11题)、实验操作及原理(第13题、26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7题、28题)、反应热(28题)、化学平衡(28题)等学科主干知识,选做题中36题化学与技术是关于草酸制备的工艺流程;37题物质结构与性质以硅和碳为载体考查了核外电子排布、晶体结构、键能、杂化等知识点;38题有机化学基础以有机物推断及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种类及书写等知识为主要考察内容。
物理必考内容:是必修一: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选择题6分,解析题14分)必修二: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选择题6-18分,实验题6分)3-1:电场,电路,磁场。(选择题6分-18分,解析题18分)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实验题9分)。选考内容: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3-5: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2-2:力与机械,热与热机(个人推荐选作3-5,选做题都是十分)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的同时生成白色物质。
2.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 硫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的气味。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5. 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试管上有液体生成。
6. 氢气在空气种燃烧:
火焰呈现淡蓝色。
7. 氢气在氯气种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 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使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 钠在氯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 点燃纯净气体: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 将氯气通入无色KI溶液中:
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生成。
15. 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
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16. 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
迅速发生反应发生爆炸。
17. 新制氯水中呈黄绿色,光照有气泡生成,久置氯水成无色。
18. 氯水中加石蕊试液:
先变红色后褪色。
19.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有白色烟雾生成。
20.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遇氯气:
试纸变蓝
21. 氯气遇到润湿的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的颜色褪色。
22. 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炭:
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接近橙(紫)色。
23. 细铜丝在蒸气中燃烧:
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24. 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25. 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蒸发皿):
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淡**的粉末)。
26. 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中有液滴生成)。
27. 氯化铁溶液中通人硫化氢气体:
溶液由棕**变为浅绿色,并有**沉淀生成。
28. 集气瓶中混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瓶内有浅**粉末生成。
29. 二氧化硫气体通人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30. 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试管中,加热反应完毕后,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水:
有刺激性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31. 钠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蓝色,生成淡**物质。
32. 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放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33.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并通人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4. 氨气与氯化氢相遇:
有大量白烟产生。
35. 加热氯化氨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36. 加热氯化氨:
在试管中有白色晶体产生。
37. 无色试剂瓶中浓硝酸授阳光照射;
瓶中部分显棕色,硝酸呈**。
38. 铜片与浓硝酸反应:
反应激烈,有棕红色气体产生。
39. 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棕红色。
40.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有白色胶状沉淀。
41. 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镁溶液:
胶体变浑浊。
42. 将点燃的镁条伸人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43.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
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沉淀。
44. 向Fe3+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
有白色絮状物出现,立即转变为灰绿色,最后转变成红褐色沉淀。
45. 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46. 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
泡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生成。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的同时生成白色物质。
2.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 硫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的气味。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5. 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试管上有液体生成。
6. 氢气在空气种燃烧:
火焰呈现淡蓝色。
7. 氢气在氯气种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 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使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 钠在氯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 点燃纯净气体: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 将氯气通入无色KI溶液中:
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生成。
15. 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
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16. 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
迅速发生反应发生爆炸。
17. 新制氯水中呈黄绿色,光照有气泡生成,久置氯水成无色。
18. 氯水中加石蕊试液:
先变红色后褪色。
19.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有白色烟雾生成。
20.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遇氯气:
试纸变蓝
21. 氯气遇到润湿的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的颜色褪色。
22. 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炭:
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接近橙(紫)色。
23. 细铜丝在蒸气中燃烧:
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24. 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25. 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蒸发皿):
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淡**的粉末)。
26. 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中有液滴生成)。
27. 氯化铁溶液中通人硫化氢气体:
溶液由棕**变为浅绿色,并有**沉淀生成。
28. 集气瓶中混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瓶内有浅**粉末生成。
29. 二氧化硫气体通人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30. 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试管中,加热反应完毕后,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水:
有刺激性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31. 钠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蓝色,生成淡**物质。
32. 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放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33.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并通人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4. 氨气与氯化氢相遇:
有大量白烟产生。
35. 加热氯化氨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36. 加热氯化氨:
在试管中有白色晶体产生。
37. 无色试剂瓶中浓硝酸授阳光照射;
瓶中部分显棕色,硝酸呈**。
38. 铜片与浓硝酸反应:
反应激烈,有棕红色气体产生。
39. 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棕红色。
40.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有白色胶状沉淀。
41. 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镁溶液:
胶体变浑浊。
42. 将点燃的镁条伸人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43.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
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沉淀。
44. 向Fe3+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
有白色絮状物出现,立即转变为灰绿色,最后转变成红褐色沉淀。
45. 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46. 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
泡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