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论语解读答案_高考论语解读

tamoadmin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中语文论语 弟子问仁 的重点句2.高三 论语七则3.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有哪些?4.高考必背古诗文论语语录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遇事都能)以和谐为贵。古代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也在于此,无论大事小事都按这个原则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一定的制

1.高中语文论语 弟子问仁 的重点句

2.高三 论语七则

3.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有哪些?

4.高考必背古诗文论语语录

高考论语解读答案_高考论语解读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遇事都能)以和谐为贵。古代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也在于此,无论大事小事都按这个原则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一定的制度规矩)来加以制约,也是不可行的。”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领导,治理。

政:政令,法律。

齐:规范,统治。

免:避免、躲避。

格:纠正,引申为归服,归化。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领导百姓,使用刑罚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会求得暂时的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他们,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一: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译二: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礼仪吗?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音乐吗?”

4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无法成为君子;不知晓礼,就无法立身处事;不懂得分析别人的言语,就无法了解别人。”

5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语言行为都符合礼。

复:恢复,归于。

礼:这里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完善的。

为仁由己:要做到仁全靠自己。由:靠,凭。

译文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就是仁。一旦所有的人都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全天下就尽归于仁了。对仁的追求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6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知:通“智”,聪明,智慧。

达:通,明白。

举:提拔。

错:通“措”,安置。

诸:之于。

枉:弯曲,不正。

樊迟问仁的概念。孔子说:“爱人。”问智的概念。孔子说:“理解人。”樊迟还不理解。孔子解释说:“选用正直的人置于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

7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pi4,可谓仁之方也已。”

能近取譬:能够就近用自身做比喻。即 推己及人,为别人设想。譬:比喻。

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通。你自己想有所树立,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凡事都就近以自己做比,然后推己及人,这便是实行仁德的方法。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厚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爱运动,仁厚的人爱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厚的人长寿。

以水的性情喻聪明人,聪明人喜爱水,因为运动和快乐是水的性格,也是聪明人的特点。水总是在流动变化的,不管碰到什么障碍都不当一回事。用山的本性比喻仁厚的人。仁者爱山,他本身就有山的品格,厚重稳固,安定深沉。俗话说“安如泰山”修炼到家,德行深厚,不管碰到什么风风雨雨都能处变不惊,给人靠得住的安全感,自然也就稳重长寿啦。

1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没有为乞求苟全生命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仁道。”

高中语文论语 弟子问仁 的重点句

文化经典阅读: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也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迷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禹有大焉,善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判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要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

答案

(1)D

(2)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 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1)A、B、C三项在两端选文中都有依据,而D项“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是无中生有的。

(2)解答本题要理解“乐取于人以为善”的含义,善于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完善自我,去做善行,为社会和他人做有意义的事情。在表述是要表达简明扼要,文从句顺。

高三 论语七则

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①病诸:病,不足。诸,“‘之乎”的合音。②夫:发语词,在 句首起提挈作用。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施恩惠给老百姓,帮助大家过上好日 子,怎么样?可以说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岂止做到了仁,那简直就是圣了!就是尧舜恐怕都还没有完全做到呢!至于说仁,那 不过是自己想有所作为,也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 让别人飞黄腾达。能够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这就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为仁由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斯---就。

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释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乡---音xiàng,同“向”,过去。皋陶(gāo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远---动词,远离,远去。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有哪些?

上海新教材高三《论语》七则是以下七则:

第一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第二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第三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第四则: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

第五则: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第六则: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卫灵公》

第七则: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拓展:

1. 关于《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2. 关于孔子的思想核心“仁”。

《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概念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在孝、悌、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上。课文所选的《论语》七则,就是以仁义之道为中心,内容侧重于人格修养的历练和浩然正气的培养方面。

3.课文解读

(1)仔细阅读前三则语录,分析孔子对待“富与贵”和“贫与贱”的看法,谈谈它们对我们人格修养方面的教化作用。

(2)“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阅读后四则语录,谈谈“仁”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3)举例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论语》七则·知识梳理

1. 重点词语

(1)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处:从居处引申为享有

(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恶:疑问副词,怎么

(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违:离开

(4)女奚不曰 女:通“汝”,你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发:解开;愤:憋闷,思绪郁结不通

(6)君子亦有穷乎 穷:困窘,陷于困境

(7)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固:安守;斯:就

2.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饭疏食,饮水 饭,吃

②从者病,莫能兴 病,生病

③不义而富且贵 不义,行不义之事

(2)形容词作动词

①不义而富且贵 富,得了富裕

②君子亦有穷乎 穷,陷于困境

(3)使动、意动用法曲肱而枕之 曲,使?弯曲;枕:以?为枕头

3.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②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倒装句

①贤哉回也 “回也贤哉”的主谓倒装

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叶公于子路问孔子”的介宾结构后置

③仁以为己任 “以仁为己任”的介宾结构后置

④不亦重乎 “不亦?乎”是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高考必背古诗文论语语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有《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家》、《巴黎圣母院》 、《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1、《论语》:

《论语》由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2、《大卫·科波菲尔》 :

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

3、《家》: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他长篇系列小说《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现代文学中描写封建大家族兴衰史的优秀长篇。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4、《巴黎圣母院》 :

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

5、《红楼梦》:

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淳厚,就是说不要自己哄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息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漂亮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问心无愧,所以君子在一私人独处时必然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品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淳厚。)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初中孔子语录。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听说孔子语录翻译。)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快乐喜爱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侮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计划就能成功,没计划就会挫折。)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孔子语录。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寂静,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但是日章;小人之道,的但是日亡。君子之道,孔子语录翻译。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亡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净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欢娱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恨地,具备这种品德素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屡次对自己实行反省:为别人办事能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能否以诚相待?对师长传授的学业能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重视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事实上孔子的故事。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品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稳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围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眩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天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经典。七十岁时做事能为所欲为,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楷模。)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爆发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师长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多数几私人,小人则只勾结多数几私人,而不和大师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但是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认可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私人如果不讲信用,孔子的名言。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关睢》,乐而不*,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文章标签: # 孔子 # 论语 #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