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15高考经验-2015年的高考题

tamoadmin 2024-10-03 人已围观

简介1.2015高考,二本冲重本可能嘛?马上开学,好绝望,求鼓舞……2.2015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新变化3.2015届高考考生 还有一年就高考 但是现在每一科都不好没有强项 到高考之前还有救么 给些学习方法4.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点评答案解析2015高考,二本冲重本可能嘛?马上开学,好绝望,求鼓舞……wo是江苏考生理科高考总分480数学160(附加40分)语文160英语120理

1.2015高考,二本冲重本可能嘛?马上开学,好绝望,求鼓舞……

2.2015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新变化

3.2015届高考考生 还有一年就高考 但是现在每一科都不好没有强项 到高考之前还有救么 给些学习方法

4.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点评答案解析

2015高考,二本冲重本可能嘛?马上开学,好绝望,求鼓舞……

2015高考经验-2015年的高考题

wo是江苏考生

理科

高考总分480

数学160(附加40分)

语文160

英语120

理综划等级

不计入总分

重本的分数最低375或以上

理综两门AA或Ab+

举例的话

厦大录取线是378左右

理综A

B

、南大390左右

理综A

A、

北大402左右

理综A

A+

去年的一本线:345

二本线:312

wo高二期末的总分:334(其中语文一般

数学在理科班算很差

英语最烂)

理综(很令人崩溃,说实话wo真不知道wo选理科干什么):D、D(物理。生物)举报

|回复

2015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新变化

2015年的高考改革主要有:

高考加分项目明显“瘦身”

自主招生在统考后进行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考试

18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高校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

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

2015届高考考生 还有一年就高考 但是现在每一科都不好没有强项 到高考之前还有救么 给些学习方法

还有一年的时间,你完全可以有巨大的飞越!

勤奋+正确的方法=好成绩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强制执行。

任何一件事情天天重复,哪怕再有趣都会变得无趣(游戏除外,因为它会不断给你奖励性的刺激从而让你不觉得无聊,如果你天天都打不通关,你还有兴趣继续吗?)

找一个你能服从的人,去逼迫你执行,如果你真的想改变自己的话!

下面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具体指上课习惯、自习课习惯、做作业习惯、预复习习惯、考试习惯、记忆习惯、出考题的习惯、反思的习惯等。

上课习惯,指的的就是是否可以专心,是否会记好笔记。

专心,这个关系到老师的课堂是否能够提起孩子的兴趣,以及孩子是否能够专注。

然后关于数学笔记,特地谈以下几点。

第一,老师补充的定理,公式的变式,一定要记。

补充的知识点,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可以使方法简便,一种是可以多解,培养能力。

这个不说别的,高考考的是能力,需要很强的综合性,然后题量大,有的时候,老师额外补充的方法,也许作业上一时间的确实是用不到,但是,考试的时候,运用一些稍加简便的方法,对于解题速度,可以有很大的提高。

第二,就是老师上课补充的题目。

一般老师补充题目,选择的是高考错误率较高的原题,或者说是比较学生难以弄明白扯清楚的,考试中特别容易错的题目。

很多学生认为,补充的题目,会做了,就行了,过了,就没感觉了。其实回过头想想,如果不是高频考点的题目,老师会在黑板上板书吗?浪费力气不讨好的事,谁会做啊?往往这些题目,都是一些经典,一般来说,考试八九不离十,这个包括月考,大考。其实应试学习,就是把一个知识点学会运用,然后考试,也就是平常练习的稍微的变式,怎么考,都还是和知识点牵涉到关系的,和老师讲的例题出入不会太大。如果记下这些题目,有好处,至少可以保证你不会在原基础上栽跟头,否则,自己也觉得划不来。况且,一般这些题目,往往综合性强,老师一般会选择涵盖一节课知识的题目,甚至牵涉到以前的,这也算一次很好的复习。所以,例题一定要记。

例题怎么记?这个也重要。老师如果没有板书在黑板上的题目,出现在PPT中的,一般来说,第一遍扫视题目,第二遍,记下关键点,第三遍,开始做题。如果有剩余的时间,再把题目补充完整,没有,也无所谓,看三遍,脑海里有印象了,关键点有了,一般可以补完全。如果实在补不了的,去问同学老师之类的。

第三点,选择关键的时候记笔记。

一般来说,上课到一半的时候,以及老师拖堂的时候,必定要记。

不要一开始上课,老师一板书,就记个不停,没用的。一般来说,当老师板书达到一定量时,而老师也开始唠叨或者扯谈的时候,可以开始记,但是,不要全神贯注的记,课堂笔记,不是让你当场就要记住的,永远记住一点,课堂笔记,是为了课后复习。然后课中老师开始扯谈的时候,里面一般有重点,因为怎么说呢,老师上课,到中途,思维也许会出现稍许的停滞,或者说休息,然后又蹦出一些新东西,往往这些新东西,是课堂上没讲过的,而同学们几乎在嘻嘻哈哈中度过,就错过了,所以一定要记下。最后就是拖堂的时候,没有老师愿意在累的时候,还站在讲台上不动的,想想,他为什么不肯走?

第四,笔记记好了,还有很重要的是,要学会整理笔记。

如果笔记凌乱。首先就会干扰你的复习兴致,那样就没下文了。但是,如果每天晚上,你把书上的笔记,能够重新整理一遍,然后再在脑海里回顾一遍,是最好的。不行的话,选择第二天的中午,一般来说,中午除了午睡,最好的选择就是整理笔记。

第五,整理好了,要常看。

不能说,整理了,完事了。一般来说,笔记本可以翻烂的学生,都是尖子生。至少,温故知新不说,他们可以避免很多犯过的错误再犯。

自习课习惯就是包括孩子是否学会了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一般来说,孩子要有合理的计划,对空闲的时间进行自主安排,比如说,这几十分钟内我要完成什么,建议最好不要背文科,不要记忆英语单词,最好是做点理科的题目。安排好时间,那样,更加有利于初高中的自主学习。

做作业习惯就包括作业是否能够按时完成,能否独立完成,然后完成后能不能及时更正,并且一定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更正。按时就牵涉到了孩子的时间观念,把每一次作业当作考试,把每一次考试当作作业。千万告诫孩子,不要养成留空白的习惯,哪怕不会的题目,也要去思考,一次思考,能够扩开思维,长久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预复习习惯,也许在小学初中没有太大的用,但是高中,作用相对明显,尤其对于女孩子在数学这一方面来说,如果能够预习,那么学起来相对会轻松很多,不至于跟不上大队伍。预习为了课堂,把问题留给课堂,有目的性地去学习,复习为了巩固,先复习,再写作业,这也算是一种总结吧。

考试习惯,特别注意的就是少用改正带之类的,然后争取不检查,一次做对。而且在中考高考中,出现不会做的数学大题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不要担心说:“怎么都只有一分两分?”这其实就是来自孩子们的墨水分,以及一部分的思考分,所以这个习惯一定要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养成。

首先,第一步:大致浏览一遍,看是否有缺页漏印。

这个很重要,尤其对于答卷来说。试想一下,此时此刻,正是一堂语文考试,你正坐在高考的考场,紧张地答着题目,突然发现,我的答卷没有作文格子,然后很慌张,看了看时钟,只有四十分钟下考了,而作文还没开笔,于是找了监考老师换卷子,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填完了之前的题目,接着,只有二十分钟构思写作,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人是写不好一篇作文的,如果本来语文完全有120分的可能,结果因为这个疏忽,只有了100分,前后相差的20分,能让你在省里排名下降万多个名次,也许会让你与一本失之交臂,得不尝失,何必不事先做好准备呢?

然后,第二步:从头到尾开始做,把卷子所有的题目都大致地看一遍。只做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题目,不需要很繁杂的计算,不需要长时间的思考。

当我们把整个卷子都粗略的做过一遍后,整个脑海里,就会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很清晰的能够知道,这次考试,牵涉到了什么知识点,然后打开记忆之门,搜寻这些考点的记忆,再经过过滤,全部装进大脑,这样,可以避免考试时紧张,而出现知识的混淆,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而且,这样做了以后,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底,这张卷子究竟哪道题目比较的难,我哪些题目估计需要多少时间。这一遍,只做一些较为简单的题目,比如说高考数学,就做几个简单的计算,只需要1分钟左右即可完成的题目。

第三步:做难度系数中的题目,不需要很长时间的思考就能够做的。

这样的题目,通常是指看两次题目就有思路,并且能够完成的。这是第二次浏览题目,对很多题目的已知所求都有所了解,而这是我们考场上解题所需要的。一道题目,如果读完题目,不能把已知条件记下来,就是一个很大的绊脚石,有可能会因为某个重要条件没有运用,而解不出,但是如果记下来了,可以保证解题时运用上去,不能说每个条件都有用,但是,无用的条件会很少,可以说,基本没有,所以,这点要格外注意。当这一步完成以后,整张卷子,该拿的分,都胜券在握了,只要细心,基本能保证达到预期目标。

第四步:剩下的时间去做难题

难题,高三学生常这样说:“最后的几个大题我们一般不会太认真的去思考,那都是留给上清北的孩子做的。”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如果能够确保前面无误的情况下,我建议,有能力的学生,尽量去开动大题,至少第一小问,都孩子可以拿分的,大题,永远不要指望能够满分,只求是多少算多少吧,因为高考数学,真正拉开差距的,就是后面的大题,那就拉开重本中的重本和重本的差距,如果目标是北京的某所名牌大学,那请努力吧,这是需要能力的。假如要求不高的孩子,那么尽量的去拿分,前提是保证前面的题目都正确,因为,如果错了两三道选择题,只花了两三分钟,扣了十来分,但是大题花了半小时,也不一定能够拿到十来分,所以,请慎重。

考试四步曲,试用于任何一门理科考试。适用于各个年级的学生,起初培养,可能会失败,也许会是时间不够用,也许会是该拿到的分,却没有得到,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只有掌握了这四步,才可能保证试卷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点评答案解析

1、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结束之后,很多考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大家都觉得考题不偏不怪,难度适中,与平时的复习吻合度较高,基本能够正常发挥复习水平。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理综试题呈现出如下明显特点——稳中有降、主干突出、立足实际、考查能力。

2、化学 重点考查主干知识

难度降低,是化学试题的最大特点。考生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工业流程题并没有像预期一样出现在试卷中,取而代之的第27题是一道陌生度和难度均适中的反应原理试题,考生答起来比较顺手。除此之外,很多题型相对保持稳定,变化不大。如第26题实验题,依然沿袭了近几年来的命题模式,以有机物的制备为载体,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等化学实验技能,考查形式与去年高度相似,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难度不大。此次试题难度的调整,也消除了近几年来广大考生对化学试题难度太大的质疑。

重点考查中学化学主干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化学平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热化学等核心教学内容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部分试题直接取材于课本,如选择第8题,四个选项均为教材正文或课后习题原文,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理在书内,题在书外”的高考命题原则。

较好体现了“化学服务于社会”的学科价值。试题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如选择题第8题,要求利用化学知识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解释;必答题第26题要求利用已用知识合成蜜蜂信息素乙酸异戊酯;第28题结合工业生产实际,用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合成乙醇等,对于考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能力立意的宗旨不变。尽管试题难度降低,但能力考查的要求却没有降低。试题对能力的考查主要突出表现在:(1)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如必考题第11题、26题、28题及选考题第36、37题均涉及到计算能力的考查。但纯技巧性的计算几乎没有,主要突出化学计算的使用价值。(2)注重对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如第11题需要利用溴酸银的溶解度曲线来判断其多方面的性质,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多角度进行考查,实为一道好题;第28题亦是如此。(3)突出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如第27题对NaH2PO2是否为正盐的判断,需要深刻理解题干中已知信息次磷酸为一元中强酸的含义;第28题平衡常数的计算,则更是要求考生在很短时间内根据信息活学活用。(4)突出对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在实验题的比重比往年有所增加,除了第26题着重考查有机实验外,选择题里还有两道题目考查化学实验,充分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选择题第13题涉及硝酸因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体现了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这一核心化学观念;而第27题第4问则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模型法去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物理 注重能力侧重应用

题型稳定,重点突出。试题难度较去年略有下降,试题包括必修部分8个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分开),两个实验题,两个计算题;选修部分都是一个选择题加一个计算题,与往年没有变化,且常规型题目所占比重较大。从必考知识点分布上看,今年试题电磁学部分分值增多,电场问题所占比重增加。

注重对“双基”的考查。第14题考查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第15题考查安培力的概念;第16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第21题考查静电场中的概念;实验题第23题为力学实验题,是考纲中明确要求的实验,没有任何变形;第23题则采用一箱一表法测量电路,是由课本实验原型迁移而来,这些内容都属于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范畴。其中有一部分试题是来自于课本或往年高考试题的改编,让考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充满了新意。

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如第19题“行星冲日”问题、第24题汽车雨天安全行驶最大时速问题,都与实际密切相关,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学科价值。

注重方法,考查能力。如第14题取材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实验,关注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第19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模型化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2、23两道题均涉及物理模型、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及图像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突出了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相结合的特点。

侧重应用,有所创新。如第17题巧妙地将牛顿运动定律与平衡、胡克定律结合起来;第25题创造性地把抛体运动、复合场、与动能定理相结合,显得既基础又灵活,更有运用基本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难度。

 4、 生物 多角度考查能力

生物试题总体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且题目难易比例得当,过渡平稳。试题的题干信息简洁,容易读懂,减少了因为情境设置过多而对考生造成的干扰。而往年丢分比较严重的遗传考题,今年也十分平和,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主干知识突出。整套试卷突出考查的核心概念有:物质的跨膜运输、光合作用、内环境稳态、呼吸作用、质壁分离、遗传系谱图、种间关系、有丝分裂实验、细胞核功能、群落演替、遗传学实验、杂交育种和单克隆抗体等,而这些全部为中学生物主干教学内容。

紧密结合教材是生物试题的突出特点。部分试题直接取材于教材内容,并对其加以改造和提升。如第29题取材于教材中的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第30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内容,第32题直接考查遗传的基本定律知识。

加大对能力的考查力度,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了几道主观试题中,第29题考查了课本中有丝分裂实验和细胞核功能的相关内容,突出了对实验技能和概念教学的考查,立意新颖;第30题涉及的群落演替是新课标教材特有的内容,考点也比较新颖,是生态学的新的命题点;第31题涉及的是渗透压平衡,意在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查;第32题是关于杂交育种的,侧重对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知识涉及不深,但是对能力要求很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考生必须思维缜密,表述严谨,方能得到高分。

文章标签: # 题目 # 考查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