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2003广东高考状元分数,2003广东高考状元
tamoadmin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1.11年前抢银行的高考状元黎力,出狱后又考入985,如今怎样了?2.李桃的教学成果3.关于东莞两所高中4.高考状元张晓勇:17岁入清华,因工作受挫回老家,如今怎么样了?5.广州英豪中学是贵族学校吗?6.湛江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7.2003年高考状元理科前三名是那几个8.广东省江门市有哪些重点高中?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采纳可同步增加2009年 文科状元:叶思雨 理科状元:董伟 2008年 文
1.11年前抢银行的高考状元黎力,出狱后又考入985,如今怎样了?
2.李桃的教学成果
3.关于东莞两所高中
4.高考状元张晓勇:17岁入清华,因工作受挫回老家,如今怎么样了?
5.广州英豪中学是贵族学校吗?
6.湛江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7.2003年高考状元理科前三名是那几个
8.广东省江门市有哪些重点高中?
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采纳可同步增加2009年
文科状元:叶思雨 理科状元:董伟
2008年
文科状元:王迪曦 理科状元:王可倚
2007年
文科状元:张晨 理科状元:杨阳
2006年
文科状元:陈璇卿 理科状元:周小天
2005年
文科状元:邱汛 理科状元:兰雪
2004年
文科状元:陈奕汛 理科状元:王舸
2003年
文科状元:刘梦羽 理科状元:陈汉 经验值和财富值
11年前抢银行的高考状元黎力,出狱后又考入985,如今怎样了?
学生的成功是一所学校最大的成功,一中能享誉社会、令人向往,正是因为她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肇庆精英,圆了无数西江学子的成功之梦。 连续多年,市一中高考上线人数年年攀升。2001年共有292人考生上省线,地理单科平均分全市第一,沈童、黄浩任同学夺得全省地理状元,沈童同学考取北京大学。2003年谢兴年同学取得高考总分全市第一名,杨翠同学考取北京大学。2005年梁嘉荣同学以高考总分857分夺得全市应届生第一名。欧永泳同学以900分的优异成绩夺得2006年高考综合科全省状元。总分800分以上2人:欧永泳819,梁文华818创一中历史新高。生物、地理两个学科平均分居全市第一。综合科、语文、英语平均分居全市第二。2008年黎小颖同学以680分的成绩夺得肇庆市总分第一、理科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中考连续多年保持了上重点线人数、高分层人数、单科成绩均居在全市前列的好势头。2001年有210人上重点中学线,政治、化学、物理等学科平均分居全市第一,有4人进入全市前10名,欧锡乾、蔡立同学排全市第一、二名;2005年刘婷同学取得省课改实验区肇庆市考区中考状元,4人总分进入全市前10名。一中当之无愧成为全区初中的领头羊。
学科竞赛成绩优异,初中各学科竞赛一直占据全市半壁江山;高中的数理化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历年有多人获全国一等奖;体育艺术竞赛也争得一面又一面奖牌。由70人组成的学校管乐队,2002年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亚太地区管乐协会第12届年会广州国际管乐节和第三届澳门管乐节,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学校合唱团继2004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获得优秀合唱团奖后,2005年代表肇庆市参加“星海之声”广东省第七届“百歌颂中华”合唱大赛,获得铜奖。
李桃的教学成果
四大名著《红楼梦:八十一梦·第32梦》有一句名言,叫“浪子回头金不换”,但很少有人知道后一句“衣锦还乡做贤人”。对绝大部分误入歧途者的家人们来说,能让亲人“浪子回头”已属不易,那还有心要求“衣锦还乡”呢。但这样的事不是没有,还记得11年前那个因为抢银行入狱的高考状元黎力吗?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浪子回头也可以衣锦还乡。
黎力,1987年2月9日出生,成长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一个普通家庭。黎力性格比较内向,还患有口吃。但有句话叫“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黎力不擅长与人交流但头脑特别聪明,学东西很快,成绩拔尖。
2003年高考,黎力考出554分高分,成为当地高考状元,考入211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黎力成为全家的骄傲,家乡的骄傲,他是当地极少考入重点大学的学子。但进入大学,黎力并不适应,他家境贫寒加上口吃问题,不爱与同学交流,在校园里形单影只,最后只能沉迷于游戏世界,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2007年6月,本该毕业的黎力,因为多门功课不及格,导致学分没有修够,后来补考也没过,北科大只能让其延期毕业。
2009年6月,黎力已经是“大六”了,成绩依旧不合格,也没有完成毕业设计,北科大对黎力也失去了信心,决定让其肄业离校。
这下,黎力的心理压力达到顶点,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不仅延期毕业两年,还没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后续工作也有影响,回去该如何面对家人呢?2009年7月12日,毕业不到一个月的黎力铤而走险,在北科大图书馆南侧中国银行,持水果刀劫持两人,抢走银行10万现金。
寒窗苦读数十载,一跃龙门当状元黎力,出身于江西萍乡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家中举借外债,不堪一击的家庭摇摇欲坠。但黎力从未向不公的命运低头,他埋头苦读,只愿能一朝金榜题名,为家庭减负,为父母分忧。高中时期的他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家里的墙上也满是他的奖状。
2003,?年仅16岁的他不负众望,以554的高分被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那年,他也是江西的高考状元。他被视为全村的希望,带着一身的荣光进入了梦想的大学。
残酷现实给他当头一棒因为出生贫寒,所以黎力的内心深处早已种下了自卑的种子,加之天生口吃,又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沉重的压力使黎力融入大学生活愈发吃力。他很难做到积极参与学校课外活动,与同学和室友都没办法成为真正的朋友。
他渐渐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但这在大学早期对他的学业影响并不大,他依然用功学习,成绩也很好,大一至大三都未挂过科。
关于东莞两所高中
(1)1999年培养出茂名市高考总分状元程力耘 。 (2)2003年培养出广东高考语文单科前100名尖子7人(全省第一)。 (3)2004年培养出广东高考总分状元李军、陈富汉 。 (4)2006年培养出广东高考总分双料状元邓远源 。 (5)2006年带领的语文科组培养出广东高考语文单科状元黄春明 。 (6)2008年带领的语文科组培养出广东高考语文单科状元陈创、苏庆林 。 (7)2009年培养出茂名理科总分第9名黄河 ;文科第6名曹子聪。 (8)2010年指导茂南区镇盛镇二类中学镇盛一中,超越八间老牌中学一跃而成为当年茂南区中考第一名。 (9)2011年所带领的语文教学团队培养出130分以上尖子97人(全省第一),同时培养出广东高考语文单科状元梁艳媚。 (10)2012年培养出广东省高考文科状元孙婉莹 ,语文142分全省第二名。 (11)2012年培养出茂名市文综状元陈泽萍,广东省文科总分第四名 。 (12)2012年培养出茂名市理科状元、英语状元苏剑晓,广东省理科总分裸分第四名 。
高考状元张晓勇:17岁入清华,因工作受挫回老家,如今怎么样了?
当然是东莞中学好!在东莞市排在第一,而松山湖排在第三!——广东省东莞中学简介
广东省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传承与创新,东莞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一百年来,东莞中学为国家为社会造就了大批优秀之才,爱国将领蒋光鼐、学者容庚、工程院院士毛炳权和何镜堂、新浪网首任总裁王志东等均曾在莞中就读。东莞中学1992年被编入由国家教委编辑的《中国名校(中学卷)》,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东莞中学近年来获得长足的发展,校园面积扩大到100亩。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千兆校园网将校内全部电脑连为一体,基本实现了教学与办公的现代化。学校幽静的办公教学区与宽敞的运动生活区相映成趣。学校现有57个高中班的办学规模,三千多师生员工沐浴在百年的文化积淀中,校园内处处洋溢着深厚浓郁的人文气息。
学校师资队伍精干,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9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93人,研究生学历18人。68%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教师63人。
东莞中学以“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办学宗旨。学校力求把教育关怀指向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获得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最好教育;把学校教育的视线穿越学生生命发展的全程,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基础和生活基础。 学校打造了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平台,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
初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意识、行为和能力。
东莞中学坚持“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办学中充分尊重师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的很多大型项目都是由学生策划组织的,校内学生刊物《莞中风采》和《云雕》完全是由学生编辑出版的。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内在的探究和发展需要被唤醒了,学生学会了自主建构知识,形成健康丰富的个性。学校和谐办教育,办和谐教育,有效地整合学校教育中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各种进程,使学校教育在良性的状态下运行。同时,学校在引导师生自主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激励师生将自己的成长规划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师生共度生命历程。
东莞中学逐步形成了“教育生态平衡”的办学特色。我们用生态平衡的观点理解、认识教育。在管理方面,我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人为本,建立有序、民主、高效的管理系统。在德育方面,我们把公民意识、爱的意识、文明习惯、健康心理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注重营造和利用德育环境,重在情感化、科学化和自我教育化,让学生在真实的道德环境中获得德育滋养。在教学方面,我们强调师生教与学的自主、互动、进取,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学习者转变。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通过物化的校园环境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学生熏染陶冶,以净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
东莞中学将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贯彻到办学的每一个环节,整体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的办学业绩。1997年被评为省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2000年被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2004年被东莞市委、市政府授予“东莞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东莞中学多年来高考均获佳绩,其中2003年高考,汤宇翀同学以900分的总分荣获广东省高考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2005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282人,上线率为58.8%;本科上线人数430人,上线率为89.6%,两项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一。最近三年共有12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的取得,使东莞中学成为东莞的教育品牌,成为广东省颇具知名度的一所名校。
现在,学校正努力朝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与世界先进教育对话的国内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迈进。在新的百年里,学校将不断寻求发展新路,开拓发展空间,再创新的百年辉煌!
编辑词条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是市政府新创办的一所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由南粤百年名校东莞中学承办。
学校坐落在松山湖科教区东部,青山碧水怀抱,风景秀丽。园区四号、六号两条主干道路从两侧穿过,交通便利,是工作、读书、居家的理想之地。
学校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校区总建筑面积14.7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将开设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共计108个标准班,三年后在校学生总数可达5200名。,学校面向全市招生。2005年,高中招生12个班,初中招生8个班,小学将在2006年1-5年级同时招生。这所学校,将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区基础。同时,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广阔的前景,也使学校具有同步发展的极大机遇。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是东莞未来国际化高水平的教育基地,学校将承接东莞中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对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和“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能与世界先进教育对话的国内一流学校。
学校拥有完善的功能配置,除主教学楼、管理中心、运动场、体育馆、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食堂、电教馆、图书馆等必要设施外,还配建了先进的计算机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文艺中心、露天舞台、自然观景区等,将成为一所设施先进、现代化程度高的新型学校。学校的各项建筑与自然高度融合,极富个性化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时代与传统的交汇,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将倾心尽力为求学和工作的广大师生营造一片温馨、静谧的学习环境和生活乐土。
东莞中学选派年富力强的高素质干部担任副校长和中层行政干部。教师队伍的组成除由东莞中学抽调部分骨干教师外,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名优教师。
编辑词条 广东省东莞中学 自主、和谐、共同发展——广东省东莞中学简介
广东省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传承与创新,东莞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一百年来,东莞中学为国家为社会造就了大批优秀之才,爱国将领蒋光鼐、学者容庚、工程院院士毛炳权和何镜堂、新浪网首任总裁王志东等均曾在莞中就读。东莞中学1992年被编入由国家教委编辑的《中国名校(中学卷)》,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东莞中学近年来获得长足的发展,校园面积扩大到100亩。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千兆校园网将校内全部电脑连为一体,基本实现了教学与办公的现代化。学校幽静的办公教学区与宽敞的运动生活区相映成趣。学校现有57个高中班的办学规模,三千多师生员工沐浴在百年的文化积淀中,校园内处处洋溢着深厚浓郁的人文气息。
学校师资队伍精干,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9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93人,研究生学历18人。68%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教师63人。
东莞中学以“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办学宗旨。学校力求把教育关怀指向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获得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最好教育;把学校教育的视线穿越学生生命发展的全程,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基础和生活基础。 学校打造了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平台,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
初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意识、行为和能力。
东莞中学坚持“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办学中充分尊重师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的很多大型项目都是由学生策划组织的,校内学生刊物《莞中风采》和《云雕》完全是由学生编辑出版的。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内在的探究和发展需要被唤醒了,学生学会了自主建构知识,形成健康丰富的个性。学校和谐办教育,办和谐教育,有效地整合学校教育中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各种进程,使学校教育在良性的状态下运行。同时,学校在引导师生自主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激励师生将自己的成长规划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师生共度生命历程。
东莞中学逐步形成了“教育生态平衡”的办学特色。我们用生态平衡的观点理解、认识教育。在管理方面,我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人为本,建立有序、民主、高效的管理系统。在德育方面,我们把公民意识、爱的意识、文明习惯、健康心理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注重营造和利用德育环境,重在情感化、科学化和自我教育化,让学生在真实的道德环境中获得德育滋养。在教学方面,我们强调师生教与学的自主、互动、进取,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学习者转变。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通过物化的校园环境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学生熏染陶冶,以净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
东莞中学将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贯彻到办学的每一个环节,整体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的办学业绩。1997年被评为省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2000年被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2004年被东莞市委、市政府授予“东莞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东莞中学多年来高考均获佳绩,其中2003年高考,汤宇翀同学以900分的总分荣获广东省高考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2005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282人,上线率为58.8%;本科上线人数430人,上线率为89.6%,两项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一。最近三年共有12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的取得,使东莞中学成为东莞的教育品牌,成为广东省颇具知名度的一所名校。
现在,学校正努力朝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与世界先进教育对话的国内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迈进。在新的百年里,学校将不断寻求发展新路,开拓发展空间,再创新的百年辉煌!
东莞中学史略
本校成立于前清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一九0二年)八月三十日,由邑侯(霖按:古人称县令为邑侯)刘德恒(子占 )先生所创办,名东莞县学堂。所有学费,概由邑明伦堂支付,间亦有出于捐募者。协办人则为邑人尹庆举(翔墀)、 张其淦(豫泉)、徐夔?(莞珊)三先生。徐先生当时称监督,另设校长二人,即以尹、张两先生充之。监督住校任事 ,校长系名誉职。全校学生约百人,分甲乙两班,多邑中世家子。校址原为考棚(前清童生考县试场所)。今则全无当 年迹象矣。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一九0六年)改名东莞县立初级师范学堂。当时功课,最重要者为国文一科。任教者多邑中知名 之士。光绪三十四年(公元一九0八年),第一届毕业生计得十二名。旋改名东莞中学堂,学制分师范部及中学部。师范 为五年制,中学为六年制,预科二年,本科四年。宣统三年六月,师范部结束,以后悉办中学部。
民国元年十一月,学制改为四年,分春秋两季始业。民国五年后,始悉改为秋季。当时功课纷繁,多至卅七、八小 时;而英语一科,特别注重,每周约七、八小时;除普通科目外,尚有修身一科,多以"五经"为教材。
民国十年,黎越廷先生来长本校,提倡女权,主张男女同校,本邑女同胞得入本校肄业自此始。
民国十二年,卢颂芳先生再长本校,始推行新学制,初中肄业三年毕业。
民国十五年冬,校长袁昌善先生,以校舍湫隘,乃归并右邻宝安书院(霖按:《东莞宝安书院碑记》尚存,原立于 今东莞中学传达室后壁处)另绘图测,改建校舍,未完成而清党事起(民国十六年),学校遂陷于纷乱状态中,断瓦颓 垣,蓬蒿没胫,无复学校形容。 民国十七年,罗汝荣先生继长本校,增招高中师范班一班(唯毕业时,仅得学生十名),对校舍之增修,亦有所努 力。当时邑明伦堂拨款九万元补建校舍。后以经费支绌,无以为继,仅完成现有之三舍土校舍三座,计教室十二间。
民国十八年校长罗宗伟先生颇有建设,然终以非邑人,未得竟其志而去。
民国十九年秋,叶校长国璋,增办附设小学五六年级各一班,以为根本之图。然因地方不敷,且格于功令,仅办四 期而已。 民国二十年春,黎汝璇先生继任校长,于秋增招乡村师范班一班,后以本县有简易师范之设立,故仅办一届耳。是 年冬十一月,黎校长去任,罗友蘧先生继之。罗氏莅任以来,对于图书、仪器、班额校舍、校具之添置、增建,均不遗 余力。又得邑人徐赓陶先生捐赠大批图书--《万有文库》、《四序丛刊》(霖按:"序"字误,当作"部")。故各种设备 ,至民国二十六年几臻完善,而班额初中增至八班,高中增至三班,全校人数达六百余人。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卢彭铿先生接任校长,所谓"奉命于危难之间",救国与读书,应付殊不易。是年秋 ,因校产收入增加,隧增招初中十班,高中三班,全校人数达七百余。
民国二十七,"双十节"过后,华南形势,突告紧张,由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城中居民,纷纷逃避乡村,十室九 空,学校亦陷于停顿状态。不久广州竟告失守。莞邑以接近虎门,且为广九路必经之地,亦不幸相继沦于敌手。十数年 惨淡经营之学校,顿成兽穴蛇窠,仪器图书,以不能他迁故,悉遭摧残劫掠,靡有孑遗。 莞城沦陷后,卢校长与同事十余人,义不帝秦,辗转逃亡,后达香港。鉴于在港莞邑学生失学者众,遂谋复校。因 邑明伦堂收入无着,不果。后几经奔走,终得徐赓陶先生之鼎力,始于二十八年春,与石龙中学及私立明生中学合办东 莞县临时联合中学。计办高中一班,初中六班。经费为国币一千五百元,校址借用香港知行中学、九龙德明中学教室, 于夜间开课。设备简陋,而生活辛苦,不难想象。
办理以来,校舍屡更,如流浪之氓,栖无定所。后几经撙节,始获得固定校舍于九龙长沙湾道即后来私立明生中学 校址。校址既定,邑中子弟来学者日众,几达三百人。
是年冬,旋奉令迁回内地办理,故卢校长结束联中一学年学业后,即遄返祖国,仆仆于平山、龙冈、平湖、清溪、 官仓、石马、塘厦、樟木头之间,以求一安全地域为学生藏修之所。几经波折,由合而分,终得常平屋厦乡各绅耆热心 赞助,于二十九年春借用桥梓小学校舍,并四出张罗校具、教具,招生复校。当时经费为国币二千五百元。办高中三班 、初中六班,全校人数达三百八十二人。
复校以来,各沦陷区学生,纷纷复学,人数日增,教室渐感不敷使用,后由乡长周校南及绅耆周允初、周崇谋等先 生筹建两座,复得李县长鹤龄之捐助,增筑大礼堂一座、教室一间,而冈梓周绍光先生及支队长徐东来先生复捐赠台椅 六十余套,故难题迎刃而解,而收容学生数多至四百九十二人。 民国三十年,敌人登陆香港,本校经费来源遂告断绝(至三十二年三月间,经费始继续支发),以后几年,赖以苟 延残喘,维持微命者,唯苦难相随之同学输收学米耳。
学校所在地接近寮步,而寮步常为敌骑常至之区,风声鹤唳时感不安,又因常平接近广九路,为游击区最繁盛之地 ,且与我县府所在地石马距离不远,故每年必有一度逃避敌人之骚扰,或一夕数惊,或黑夜登山,深更涉水,遭遇颇不 平凡。但各同学尚能于四面楚歌中,次第完成其学业,未损毫发,诚邀天之幸也。
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敌人实行打通广九路,常平遂非我有,本校几年来艰苦经营之校具、教具,以无法迁 移,大部又落人之手。但卢校长并不灰心,倘有寸土,仍可为学校恢复之地。所谓一旅可兴夏也。
民国三十三年元旦日,卢校长与弟兄及同事多人,凌晨偷越铁路,取道桥头,上黎村,与当地人士商借新群小学校 址继续上课。黎村为邑东边地,与惠阳、博罗交界,倘惠阳一失,则进退两难。然东莞县立中学,应教育东莞青年。倘 他迁别县,莞籍学生不能远道相随,有何意义?故无论若何艰险,学校应设县地,以争取邑中青年,免为敌伪奸利用。 当时远在后方邑中爱护学校人士,均主张学校迁河源,以为长治久安之计,对于卢校长之苦心,尚有未尽了解也。
在黎村办理仅一年,计有高中三班,初中六班,人数初为二百九十五人,后增之三百八十二人。经费每月初为国币 二千五百元,后与东莞县立石龙中学合办,改名东莞县立联合中学,始增至四万元。但以学校地处绝境,屹立防军前线 ,杯弓蛇影,时或有之,然皆患难久经,怡然处之矣。
民国三十四年正月十四日上午六时,敌人悄然进占惠州,黎村遂如瓮中之鳖。学校对敌人此次企图,早得情报,为 应付万一,不得不于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宣布疏散,故各学生均得安然无恙遄返家园。
全县既陷,迁校他县力所不能,即能之,学生不能相随,终属徒然。且当时敌骑四出扰掠,广东各属,几无幸免, 亦终无地可迁。后卢校长经多方考虑,又鉴于敌人已逢再衰三竭之境,卒从友人之劝告与赞助,将学校改名光中学塾, 在附城博厦乡借祠宇收容学生二百零七人。办理当中,曾有无数谣言,多方恐吓,然卢校长此时置身家性命于度外,不 为所动也。 办理仅一学期,属子弹威力,终使暴日屈服,胜利属于吾人矣。九月十四日,卢校长奉命接收苦别七年之母校,荒 凉一片,迥异当年,收拾澄清,费时数日,于二十四日始能正式上课。每月经费为国币五千三百四十五元,六十倍支发 。当时班数高中五班,初中八班,学生六百一十一人。
三十五年秋,增招初中两班。现在计有高中五班,初中十班,人数共六百三十八人。经费每月为干谷二万五千二百 斤司码。三十六年度拟增招初中二班,高中一班,以实现初中每级四班,高中每级二班之计划。
总括复员一年来,得邑明伦堂屡拨巨款修缮校舍,增置校具教具,规模渐具雏形。今后拟分两期完成中等学校之完善设备。
东莞中学校史拾零
创立学校的政治环境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政变"的主要内容,有废除八股,改革科举;设立学堂,学习西学。虽然经一百零三天 的"新政"失败了。但是废除科举,设立学堂的措施,为朝野所接受。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初二日,光绪谕令"各省 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当时没有废除 科举之令,学堂与科举并行。
光绪的"上谕"下达以后,宥于保守思想和习惯势力,各级官吏多数徘徊观望,或"徒事皮毛,有名无实"。(见光绪 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二十六日,光绪"上谕")于是光绪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初四日再下圣旨: 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着即自丙午(光绪三十二年,1906)科为始,所有乡、会试(省试、国试)一律停止,各 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着责成各该督、抚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慎选师资,广开民智 。务期进德修业,体用兼赅,以副朝廷劝学作人之至意。
东莞中学堂的创立,在光绪第一道"上谕"下达的次年,毋烦"督、抚严饬",东莞办起了学堂来了。可见当时东莞人 思想的解放。原来"上谕"规定"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县以上的各府、厅、直隶州,才"设中学堂"。东莞是县,居然办起 中学堂来,东莞人可谓"敢"字当头。其中东莞中学堂筹办并任首届校监实际是校长的清进士徐夔飏起到了主要作用。
东莞中学堂的创立
自明代以降,东莞教育就比较发达,至清末,东莞官办学校有三所: 儒学(即学官,1951年拆除,今南方饮料厂所在地为其故址),学生免费入学,还供给伙食(叫廪生)。
宝安书院(1926年并入东莞中学,故址在今东莞中学传达室右侧)。
龙溪书院(在石龙)。
集体办书院三十九间、社学二十三间,义学(免学费)三间。私塾(包括家塾、蒙馆),乡乡皆有,难以统计。有 这么多的学校,还要办东莞中学堂,假如对新型学校作育人才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是不会有这样坚决的行动的 。
东莞中学堂最初为民办。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徐夔飏作《东莞中学校创办缘起》,把东莞中学堂创立的经过说 得很具体: 光绪二十八年(1902)办东莞中学堂时,毫无"的款"(明确的款项),东莞知县刘德恒捐养廉银一千两,徐夔飏四 出募捐,得四千馀两,为开办费。并由县指定屠税、庙宇、鲜鱼税及东莞明伦堂每年拨银三百两为经常费。嗣因奉命改 为东莞初级师范中学堂,颁发章程,各科教员,均当延聘,而学款短绌,几不能支。适科学既废,书院停开,乃请拨原 书院灯火费为学堂经费,并请东莞明伦堂拨足银两,遂将考棚改建。广筑校舍,扩大操场,购置图书、仪器,学校规模 ,始乃大备。 (李璇枢《东莞县志拟目目·学校》引)
东莞学堂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三十日立。九月初一(10月2日,直至解放,以此日为校庆日)开学,名为 东莞学堂。 据第一届学生李璇枢(字仁荪)的回忆,学堂开办得很草率,连校名的匾额也没有,开学那天,只见考棚门口挂着 红纸墨书"东莞县学堂"五个大字。
光绪三十年(1904),奉广东省学务处,改名东莞初级师范学堂,以考棚(考秀才之所)为校址。以宝安书院山长 (书院领导称为山长。)张其淦(清进士)、龙溪书院山长尹庆举(清进士)为名誉校长,徐夔飏(清进士)为监督, 驻校,处理日常事务。 教师可知者,有: 国文教师叶觉迈(清举人)、 国文教师徐夔飏(清进士)、 英文教师梁兰如(美国大学毕业 ) 、地理教师张伯桢(康有为学生)、 国文教师陈官桃 。
入学考试只考作文:题为:《学然后知不足》。
首两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第一届学生为甲班,共12人。
第二届学生为乙班。
第一届学生可知者有:蒋光鼐(15岁),1932年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总指挥,解放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部长。
徐思达(15岁),徐夔飏第三子。1915年考上北京大学,1944年至1946年任东莞县长。解放后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
李秉枢(15岁),后留学日本,毕业回国后,任教于母校。
李璇枢(字仁荪,12岁),1911年三月二十九日,与第二届学生莫纪彭、陈哲梅及东莞青年李文甫、黄侠毅等,参 加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的战斗(后称"黄花起义")。 邓坚白,广东军法处处长,后民国间为南海县长。
黎景高、张超岳、江梅孙、吴炜、陈官熙。
第一届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吴炜,三十多岁,最小的是陈官熙,十一岁,为莞中教师陈官桃之弟。 每届学生学习年限为六年。第一届学生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毕业时骑马游街。当时校名改为"东莞初级 师范学堂",内校有谚云:"师范六年来毕业,学生一打去游街。" 光绪二十七年(1901)的"上谕"中,指定学堂的教材是"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 艺学为辅。"当时清室式微,尤其是广东,受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地理教师张伯桢先为梁启超后为康有为的学生) ,又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加上校监徐夔飏思想比较开明,东莞县学堂的教材,不依"上谕"。以梁启超1902年编的 《新民丛报》为国文教材,以《新民丛报》中的《新地理》为地理教材。
作文最为重视,作文之日,早餐必食"及第粥",取登科之兆。凡优秀贴堂的作文,奖银1元。 上课时,还不晓得用黑板,教英文的教师,用小块硬纸写上字母,竖起教学。到民国元年,第一届学生李秉枢留学 日本毕业回国,任教于母校,开始仿效日本,采用黑板、课卓等新式教具,李秉枢从日本带回地球仪,东莞学堂学生第 一次接触新教具。
学生全部寄宿,住东斋和西斋(见清末《东莞县学堂平面图》东斋房小,每房住1人;西斋房大,每房住4人。4位 学生用1校役。
学生伙食,学堂免费供给,休沐日(十日一次),发伙食费1元。
学校的改名和扩大
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奉命改办中学,改名东莞中学堂。学制分师范和中学两部,师范五年制,中学六年制 ,预科两年,本科四年。分春秋两季招生。宣统三年(1911)六月,师范部结束,不再办师范。
1912年11月(即"武昌起义"后的1月),改名东莞中学校,学制改为四年,仍分春秋两季招生。1916年,招生始定为 秋季。
1921年,校长黎樾廷,招收女学生,男女同校自此始。
1923年,卢颂芳再度为校长,改学制为三年。
1926年,校长袁昌善(中共党员)将右邻宝安书院并入,拆除宝安书院原有建筑(《宝安书院碑记》碑今存,七十 年代,在今图书馆和今科学楼西侧,即宝安书院故址仍有原宝安书院石刻多方)测量绘图,准备兴建校舍,因"清堂"事 起而止。
1929年,东莞明伦堂拨款9万元,新建教室三座,共十二间(即今绿瓦楼)。
广州英豪中学是贵族学校吗?
清华北大,作为我国顶尖学府,是无数学子的梦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入清华北大就可以安然无忧,下半辈子吃喝不愁。清华北大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人比比皆是,在湖南长沙就有这样一位才子,17岁接近满分考入清华,最后却到小区当保安。
1974年,张晓勇出生在湖南长沙,从小学习成绩就非常优异的他,在1991年以长沙县理科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不仅给父母争光也给自己的未来铺垫了大好前途。张晓勇在清华大学学习了生物科学和技术专业,毕业后正好适逢国家“双轨制度”改革,学生可以在分配工作的同时,选择自我招聘。
张晓勇入职了一家中日合资的企业,在广东工作了五年后一无所成。公司的工作和他的专业不对口,既不能学到有用知识也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父亲生了一场大病需要照顾,于是张晓勇就辞职回到长沙照顾父亲。
深感“父母在,不远游”道理的张晓勇决定在长沙找工作,也方便照顾父母。但是在长沙蹉跎了好几年,依旧没有适合他专业的工作。于是他当过房地产销售,也做过客服,最后选择成为一名小区保安。对于儿子的选择,父母都表示不了解,父母认为他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这么多年书都白念了。
其实每一行职业都有其重要性,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以张晓勇的学历和天赋,当保安确实浪费了他这么多年的学习,让人感到不值。而张晓勇却很释然,他说经过了这么多年他早就看开了,曾经也想过搞科研,怀揣着一颗为国家奉献的精神。但是现实却非常残酷,他从毕业开始就没有找到相关专业的工作,最后自己的理想抱负都被现实的冷水浇灭。
2003年毕业后,一直到今天17年都没有参加过同学聚会,作为一个清华学子,张晓勇不敢去面对自己的同学导师。毕竟清华毕业的学生,像他这样遭遇的少之又少,极大部分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如今的张晓勇已经年过四十,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张晓勇对于自己的未来依旧非常迷茫。他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拼搏,同时他或许已经认命不再想着自己当初的理想,而是安于现状的当着自己的保安。
张晓勇的经历是值得反思的,清华毕业的高材生为什么会被现实击败,而又是多么残酷的社会才能让一个清华学子放弃梦想和斗志,甘于在保安的职位上碌碌无为。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多花点时间陪陪父母,过着平淡而安静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对张晓勇来说,这样的日子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和他日复一日学习的努力,让人惋惜。
同时他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即使是清华北大出身,如果没有一颗顽强的心和勇于奋斗的精神,最后依旧会被社会现实打倒。相反很对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他们对未来有着憧憬和向往,所以他们愿意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那么迎接他们的也将是璀璨而辉煌的人生。
湛江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不算纯贵族学校!
广州英豪学校 办学历史:
广州英豪学校创建于1993年,是广州市一级中学,首届广东省十佳民办学校,也是全国第一家实施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工程的学校。
学历层次及规模:
学校有幼儿园、小学部、中学部(初中—高中)、中学托福班、国际部出国培训班,目前在籍学生2200人。
办学条件:
1、 学校各项设施面积:学校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8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8.6万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4万平房米(共有教室30间),实验楼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实验室10间),学生宿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教工宿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他辅助设施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2、 教学设施:总投资6.5亿元。学校教学设施完整,每个教室配备了电脑平台、65厘米大型背投电视,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专用舞蹈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教室设施完整。
3、 师资队伍:英豪学校中学师资队伍完整,在编教师人数13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9人,占36%,中级职称的72人,占52.9%。
办学成绩:
1、 办学13年来教学成绩斐然。高考上线率连续7年达到100%,历届中考成绩远超广州市平均水平。2002年高考英豪学生在考区夺得物理、英语、综合科三科状元,并有四人五科进入广州市百强;2003年王彦夺得广东省高考英语状元,实现了民办学校学生考取全省状元“零”的突破。2004年英豪学校冼丽嘉同学以满分的成绩获广州市中考状元。
2、 英豪学校在国内首创中学生托福班和雅思班,学生学习托福和雅思课程不影响参加国内高考。首届托福班同学以优异成绩全部被英国名校格拉斯哥大学录取,且参加高考均达重点线,该校成为中国第一所高中省毕业生既能考国内重点大学,又可直接升入世界名牌大学的学校。第二届托福班的谭子英同学考出657分的成绩成为全国中学生托福状元。
3、 英豪学校与哈佛、剑桥、牛津、斯坦福等四十所名校建立了联系,该校小学培养上来的学生孙逸潜2000年考上英国剑桥大学,毕志杰2001年被牛津大学录取,黄纬和朱庆恒2003年分别被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录取,另有100多位同学分别考入帝国理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排名在北大、清华之前的著名大学,被誉为“世界名校直通车”。
2003年高考状元理科前三名是那几个
学校高考成绩誉满南粤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回顾走过的历程,可谓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学校高考成绩誉满南粤。学校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有5人获得全省高考文科或理科总分第一,政治、英语、化学、物理全省单科第一共9人。
多年来,湛江市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牌大学录取的考生几乎都出自该校。
★2002年李炜同学获得物理科总分满分900分,成为当年湛江教育届一桩盛事,该年该校高考总分800分以上9人(全市17人),全市总分前十名占6名,总分700分以上114人(全市310人),单科800分以上29人次,全市第一。
★2003年高考800分以上7人,全市第一,其中劳滢以884分获市状元,700分以上104人,占全市四分之一还多,居全市第一,单科800分以上27人,居全市第一。
★2004年,重点上线率52.8%;本科上线率83.9%,总上线率99.3%;被全国名牌大学录取135人;总分800分以上10人12人次(全市25人次),总分700分以上132人173人次;单科800分以上20人次,四项数据均居全市第一。单科700分以上413人次,居全市第一;全市总分前10名该校占6人,居全市第一。其中叶剑东同学获政治单科省状元。
★2005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重点上线率50.8%,本科上线率81.6%,总上线率99.5%。总分800分以上19人(含艺术类1 人),21人次(全市含艺术类共26人次);总分全市前10名中,该校占9名,并囊括了前8名,全省高考总分前100名内该校有14人,席方滢同学以860分获湛江市总分状元;总分全市前100名中,该校占66名,总分700分以上217人,其中总分750分以上88人,均居全市第一;高考上各批次人数和上线率居湛江市各校榜首。被名校录取情况更是骄人:北京大学4人(全市4人),清华大学3人(全市3 人),全市在国家前十所名牌大学录取的31人中,该校就占了27人;全国十大名校之一的中山大学,录取高达112人,华南理工大学录取50人。
★2006年,该校在2005年高考取得重大辉煌的基础上,再次创造了湛江市高考新的历史,高分层全省第二,两名学生夺得单科省状元,成绩骄人,名震全省!该校学生总分800分以上34人37人次,其中贺环豪同学以总分886分夺湛江市状元,陈锦标同学以总分851分名列湛江市第三名。总分700分以上242人,超过全市700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名列湛江市第一,全省第三。全市总分前10名该校占5人,前20名占13人。易然及洪万年两位同学分别以满分900分夺语文科和综合科省状元。单科800分以上71人次,约占全市单科800分以上人数的一半,全市第一。该校学生囊括化学、历史科全市前四名,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科全市前两名,物理、生物科全市第一名。高考十个单科的全市前5名共50人中,该校占31人。各项数据均居全市第一,并创湛江市高考历史新高!被名校录取情况更是骄人:被北大、清华等9所名校录取的高达31人(全市34人),其中清华3人,北大三人,被全国十大名校之一的中山大学录取的学生高达123人! 高中各学科竞赛成绩一枝独秀
学科竞赛获全国和省级奖励共1525人次,居全湛江市之冠。
该校学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的有63人。其中,2003年物理科全国竞赛总获奖人数在全省排第四位,2004、2005年排名全省第三位,2003年化学科全国竞赛,在全省各中学中排名第四位等等。各学科竞赛获奖的总人数,占全湛江市获奖人数的80%左右,2005年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获得一等奖人数名列全省第三;彭德高同学参加高中化学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名列全国第七,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陈锦标同学参加高中数学竞赛获全国一等奖,名列全国第四,获得赴法国大学留学资格;邱乙恒同学参加高中物理竞赛获全国一等奖,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黄思菲同学参加高中化学竞赛获全国一等奖,被复旦大学提前录取。
各学科近获国家级奖励412人,省级及以上奖励高达661人。
该校学生参加语文科“新概念”作文大赛、“语文报杯”等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60人;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 42人;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获中学组最佳创意一等奖,被国际电脑机器人奥委会邀请代表中国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国际比赛。学生劳丽诗获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双人跳台金牌、单人十米跳台银牌。参加香港(国际)武术邀请赛少年组比赛,获得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3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头脑奥林匹克电视大赛,获“银擂”奖,近三年参加全国航模比赛获金牌12枚、银牌8枚、铜牌9枚。参加全省天文知识竞赛,3名选手一举夺得省一等奖,全市仅此三人,参加“海尔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海尔”希望奖12人。
广东省江门市有哪些重点高中?
2003年高考状元理科前三名分别是:阎天、肖潇、陶文。
阎天:总分是655,打算报的专业基本上是北大的光学管理学院。?
肖潇:我总分是693,三好学生加分是10分,语文是135,数学和英语都是140,理综278。?
陶文:我总分是673,语文126、英语134,理科综合是271,我没有加分,我准备和阎天报一个系。
扩展资料:
阎天和陶文情况差不多,父母都是从事一些公司或者股票之类的商业的东西,家里也经常有一些关于企业或者财经之类的杂志,翻看的时候会有一些兴趣,所以以后报光华,学习金融。
肖潇的父亲是学习文科,母亲是学习理科,但是对理科更偏爱一些,母亲在这方面可以做一些引导。
广东省江门市的重点高中有:江门一中、新会一中、台山一中、开侨中学、开平一中、鹤山一中、恩平一中这7所重点中学。
各间学校的概况为:
1、江门一中:
江门一中是一所全日制、全寄宿的学校,以“明志崇德,砺教笃学”为校训,原校坐落于江门市侨乡蓬莱山上,邻近市区,距广州 101 公里(现已迁往广东江门市金瓯路138号),前身为景贤书院,创办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 年)。 1930 年扩办为市立中学,于196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重点中学,2008年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验收。江门一中新校址于2005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1.6亿多元,计划学生人数4500人,教职工330人,是一所全日制、全寄宿的学校,占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
近十多年来高中升学率都在 98% 左右,上重点线比率均在 50% 以上。连续出了四名全省高考“状元”, 10 多人次获得省高考单科状元,先后有 40 多人考入清华、北大。
2、新会一中: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创办于1905年10月20日。一百多年来,历经时代风雨洗礼,学校不断成长壮大。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港澳同胞的鼎力支持下,该校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中学,被誉为“校风好、质量高、校园美、管理优” 的国家级示范型普通高中、省市窗口式文明学校,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2003年4月新会区人民政府决定对新会一中和新会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现校区由校本部和圭峰校区组成。校本部坐落在会城城北葱茏的犀山脚下,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圭峰校区地处会城西北育才路,占地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
该校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近五年本科上线率达68%,上线率均达国高要求,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2006年达60.9%。历年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1984年以来有24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培养了多名高考尖子,其中高考总分全省第一名的1人、第二名的1人、第三名的2人,高考单科成绩全省第一名的5人。
3、台山一中:
台山市第一中学,简称台山一中,俗称台中,创建于1909年,是一所由华侨、港澳同胞捐建的学校,坐落在侨乡台山市台城镇城东石花路1号,校园占地面积100,750平方米,建筑面积58,657.3平方米。校舍依山而立,古朴典雅与现代流派兼备,颇具中西合璧的风格。校园绿化覆盖率达65%,素有“园林式校园”之称。
建校以来,培养出毕业生5万多人,据不完全统计,旅居78个国家和地区的校友超过1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华侨、港澳同胞、各界贤达、社团和海内外校友捐资3,000多万元。国内外成立校友会20个,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达1千多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蔡睿贤,中国音协前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李凌,中国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前主席黄新波,中国科技大学前副校长李云扬等。
4、开侨中学:
开侨中学坐落于开平市区西郊的潭江河畔,校园占地150 亩 ,建筑面积 63935 平方米 ,拥有江边长堤、中心广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区分明。现有 64 个高中教学班,学生 3365 人。专任教师 232 人,职工15 人,共 247 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和研究生学历 51 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开侨中学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一级学校,市重点中学,国家高招统一考试定点试场,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高考本科入围率平均达 72%,大专以上入围率达 99% 。广东省总分状元有1997 年邓就庆、 2002 年谭健豪、 2006 年陈智发,广东省单科状元有 1995 年数学科状元梁健星、 2001 年化学科状元张智宏, 2006 年数学科状元陈智发,江门市总分状元有 2001 年谢树权、 2004 年江门市英语2总分状元谭晶和江门市总分第二的余锦泽;开平市总分状元 2003 年戚少玲等。
5、开平一中:
开平市第一中学位于赤坎古镇的东郊,面襟潭江,西望百足山。校园面积119880平方米,学生均占地37.05平方米,校舍面积69578平方米,生均占建筑面积21.5平方米。 有60个高中班,学生3236人,每个班平均54人。专任教师215人,其中高级教师27人,研究生学历和在读研究生人数共9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9人。
从1987年以来,该校已培养出全省高考总分前十名的尖子6人(其中1987年关颖聪同学获得开平历史上第一位广东省高考理科状元),单科状元2人;2004年至2006年,高考第一批入围人数与入围率分别是:198人和40.16%、193人和34.71%、252人和32.77%;本科入围率分别是:82%、84%、90%。
6、鹤山一中:
鹤山市第一中学是江门市重点中学,创办于1925年,该校被称为鹤山“南山毓秀”的一中校园,独据一山占地近 200 亩的校园,校园占地面积182亩,校舍建筑面积75420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组团分布,数十座功能各别的教学楼馆。
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2007年5月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2008年5月,一中更以高分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称号,经报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仅从2005年至今,学校就喜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多达31次。学校现有6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00多人,专任教师210多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江门市首批名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共5人、高级教师及硕士研究生共46人。在近几年的广东省创新科技大赛中,学生的研究成果共获得15项省级以上的奖励;各类学科竞赛中,有175人获得国家级奖励,316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近几年来,该校高考各科的平均分、重点率、本科率、高分层人数均居江门市前茅,年均一半的同学考上了重点本科,90%以上的同学考上本科院校。近几年,该校共培育了10多位全省单科“状元”。
7、恩平一中:
恩平市第一中学,也简称为恩平一中,坐落于广东省恩平市恩城中心城区鳌峰山南麓,青云路尽头,交通方便,为广东省第一批重点中学。 恩平市第一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的学校。建校近百年来,校风纯素、教风严谨、学风扎实,数辈良师栉风沐雨,艰苦创业,积淀了深厚的学校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祖国培养了众多的仁人志士和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是恩平市基础教育的龙头,被誉为 “读书的圣地,培养人才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秉承着优良传统,进一步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成果卓著。
建校近百年来,学校英才辈出。其中,有著名的桥梁专家梁天锡、经济学家梁学思;有部队领导,原广阳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调研处副处长郑锦波;有清华大学毕业、旅美电子工程博士郑健雄先生、陈立明博士等;有新一代侨领梁权暖、吉鸿雁、吴卓潮、胡思聪、梁宝相、冯瑞祥等先生;还有著名的科学家、大学教授、企业家、书法家、画家……不胜枚举。他们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