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高考历史大全_高考历史知识点讲解
tamoadmin 2024-06-28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2.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4.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5.历史高考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随着高考的到来,山东的文科生也开始复习历史这门科目了。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高考”的 文章 2022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2年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
1.高考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2.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4.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
5.历史高考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随着高考的到来,山东的文科生也开始复习历史这门科目了。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高考”的 文章 ↓↓↓
★ 2022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
★ 2022年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 ★
★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 ★
★ 2022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 ★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归纳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该 口号 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
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政府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4、1900年前后中国社会在列强侵华,统治,抗争探索,经济发展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和史实。
答:(1)侵华:帝国主义完全确立半殖秩序;①甲午战后列强侵华进入资输和瓜分阶段;②列强争夺激烈形成侵华同盟;③八国联军侵华,签定辛丑条约共同以清政府为代理人确立秩序;(2)统治:清政府日益孤立:①对外投降出卖国家主权,沦为洋人走狗;②镇压戊戌变法,出卖义和团,面目昭然若揭;③玩弄新政花招,结果适得其反;(3)抗争探索:中华民族觉醒;①义和团运动粉碎敌计;②维新派改良爱国、进步、思想启蒙;③资产阶级革命逐渐成为主流。(4)发展:民资初发;①甲午战后列强投资;②清政府放宽限制;③维新变法的推动。
高一历史 基础知识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A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民国初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
(1)原因: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C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等。
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了解抗战时期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抗战时期: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
原因:
A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
B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从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原因:
A 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B官僚资本也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C国民政府还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 措施 :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 教育 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 传统 文化 的主流。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整理相关文章: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
★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整理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
★ 高考历史必考重点知识
★ 高考历史重点必备知识点
★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点
★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归纳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高考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早在隋朝时期我国就实行了的科举制度,也算是“高考”。通过科举考试,寒门学子有机会居庙堂之高,实现伟大的理想抱负。虽然十年寒窗苦读,不一定能够考取功名,但古代学子对科举考试仍然热情高涨,为了一举夺的功名头悬梁锥刺股。
隋朝之前,入朝为官实行的是推举制度,权力范围集中在一个小圈子里面,都是靠“拼爹”,“拼关系”。后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通过考试进行选拔人才,这也算是最早的考试。到了唐朝在隋朝的进士科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并设立了武举考试。也分别有了后面我们常听见的文武状元。
宋朝时期,基本沿袭了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制度上设立了恩科。也就是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奏请皇帝,直接委派官吏。到了明清时期,采用了一种“八股文”的科举制度。严格限定了文章的格式,内容。呆板的制度,导致考生没有多余发挥的余地,禁锢了考生的思想。这也是后世对于八股文有批判的原因。
高考为不同出生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有多少寒门学子,因为高考,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此也祝每一位莘莘学子,高考旗开得胜,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考历史、文综历史时间表复习
1839年虎门销烟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 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51—18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5年 金田起义、武宣东乡称王、永安封王
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
19世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1年辛酉政变、设立总理衙门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平壤战役 威海战役 辽东战役黄海战役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
1898—1900年 义和团运动
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了《应诏统筹全局折》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lO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告各友邦书》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开始
1915年5月9日,“五九国耻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 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24年5月,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 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1925年 逝世 、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5年5月,“五卅运动”的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国民革命失败
1/4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31—1933年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底 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
1936年 ,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1945抗日战争
1937.7.7卢沟桥事变
1937.8.13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10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9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1940年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 百团大战
1941.1.1 皖南事变
1945.4—6 中共七大 1945.5 国民党六大
1944 反攻 豫湘桂战役
1945年8月—10月10日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初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开始
1947.3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1949年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1949春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 北平谈判
1945——1949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952年 土地改革运动
1950—1953年 抗关援朝战争
1950年镇压运动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三大改造开始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2/4
1956年 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56年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知识是聪明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炎火;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进生活的荒径,就能够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
高考历史必背难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得到推广.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
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素纱禅衣和起绒锦等.丝织品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代: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唐代: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 彩绘 ,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市”在历代的发展
①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③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④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有利于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消极方面,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海禁”政策: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阻碍了中外经济 文化 交流和资本主义萌芽.
>>>
高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
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影响: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②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
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途径:①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②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发展艰难 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
初步发展的条件: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③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著名实业家及企业:①张謇的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②荣宗敬、荣德生的江苏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③周学熙 河北唐山创办的新洋灰公司④刘懋赏、冯济川在山西成立的保晋矿务公司
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原因:内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外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松侵略
主要表现:①实业团体不断涌现②海外投资增加③新建厂矿多④新增资本多⑤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快⑥重工业有一定发展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繁重的捐税负担④美国的经济侵略⑤内战的破坏
>>>
高考历史必背难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本标志
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3)“”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从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开始出现曲折和失误.
开展: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错误思想指导, “”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接着全国农村大办人民公社.
危害:“”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受极大破坏.
(4)“-----”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破坏
① “-----”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②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时期,受“-----”的影响,中国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
形成:①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开放区;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④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1992年12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1993年11月,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
★ 2020高考历史必背知识要点汇总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要点归纳
★ 高三历史考试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详细介绍如下: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涉及面广,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同时也要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此外学生还应该关注时事热点和历史事件的关联性,学会运用历史眼光看待和分析现实问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官僚制度、地方行政区划、法律制度等。其中,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威和中央政府的集中统治,地方行政区划则根据地理、文化等因素进行划分,为地方行政管理提供了基础。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主要包括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税收制度、商业政策等。其中,土地制度是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基础,它规定了土地的分配和使用方式,税收制度则是对土地和财产的征收和分配,商业政策则是对商业活动的规定和管理。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主要包括教育制度、科举制度、文化传承等。其中,教育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制度的基础,它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科举制度则是对这些人才的选拔和提升,文化传承则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主要包括古代史、中世纪史和现代史。其中古代史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中世纪史记录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宗教文化,现代史则记录了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事件和人物是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历史事件包括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战争、改革等,历史人物则包括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化名人等。
历史高考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历史考试非常注重细节知识,有很多小知识都需要我们去重视,这样才能在高考的时候取得好成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历史高考细节知识点
1.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③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①《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②《天津条约》开放10处,其中属于今天广东省的有潮州(后改为汕头)
③《北京条约》开放天津。
④《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先行改革的两个省份是安徽和四川。
最先实行开放的两个省份是广东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经济特区分别是_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注意: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属于广东省的?)
②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③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①近代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是上海。
②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③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开通在南京。
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于台湾省。
⑤1833年第一份中文报刊创办于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⑥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创办于上海。(《申报》)
6.①1931年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
②1932年日军袭击了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③1935年日军为侵占华北,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总称为“华北事变”。
④1937年7月制造了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⑤1937年8月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历史高考知识要点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必然性)
1、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关系变动)
2、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分封制宗法制破坏
3、军事(战争的需要):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4、思想 文化 :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
(二)各国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 经验 教训(春秋、战国)
1春秋: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2战国:李悝变法吴起变法
(三)秦国需要改革并具备条件(具体背景)改革可能性
(1)内部有利条件:
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
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
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
(2)外部机遇
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
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
(3)直接原因:秦孝公发奋图强、任用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1、经济--"以农求富"(富国)
(1)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对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2、军事---强兵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以上 措施 最直接打击贵族特权)
3、政治
(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2)普遍推行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3)制定秦律
4、思想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质:文化高压政策
·影响:压制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
5、风俗习惯--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三、商鞅变法的结果:"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历史高考知识点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年)
2、改革的有利条件:拓跋珪的汉化改革
3、改革的必要性:
(1)阶级矛盾尖锐(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混乱)
(2)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压迫)
(3)统治面临危机(人民起义,社会动荡)
4、改革的可能性: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二、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
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均田制(开创性)
三长制;
租调制。
2、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汉化。
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三、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缓和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
四、改革的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成功的根本原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1. 2020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整理
2. 高中历史知识点超详细归纳总结
3.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汇总
4. 2020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5. 2018年高考历史大题必背知识点
6. 历史高考必备知识点
7. 2020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整理
8. 2020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
9. 高考历史重点必备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二、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2)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
(1)科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2)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下一篇:高考一考体育吗,高考考体育吗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