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高考历史复习策略,高考历史考试技巧

tamoadmin 2024-07-15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三学生,如何快速高效复习。2.高考怎么复习效率最高 高三备考策略3.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4.求高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技巧!!! 历史基础太差怎么办 高考快速提高分数 基础差 我是厦大的 我建议你数学资料用天利38套. 去年我就用了 不难 挺合适 高考训练 我本来数学成绩也很不稳定 真的提高得很快 最后我数学得了143分 复习策略和节奏是高三的关键 高三语文 市名师、金华一中语文学科主任

1.高三学生,如何快速高效复习。

2.高考怎么复习效率最高 高三备考策略

3.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4.求高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复习策略,高考历史考试技巧

历史基础太差怎么办

高考快速提高分数 基础差 我是厦大的 我建议你数学资料用天利38套. 去年我就用了 不难 挺合适 高考训练 我本来数学成绩也很不稳定 真的提高得很快 最后我数学得了143分 复习策略和节奏是高三的关键 高三语文 市名师、金华一中语文学科主任丁国君建议,复习时,要给自己正确定位。

尤其是要研究一下答题的思维过程及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另外要注意在所有的知识板块中有欠缺的方面,产生错误的原因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想办法补救。

一般的讲,答题偏离主题和回答不具体不完整是通病。 要研究近3~5年的高考试卷。

在此基础上要做好落实工作:1.落实课文,要有系统的归纳;2.落实基础,名言警句、文言虚词的用法、音字词的写法等须强化记忆;3.落实作业。作业选择要有典型性,并及时系统地归纳和总结;4.从字、词、句到篇章到写作都有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构建知识体系;5.讲究方法。

“死”记一些东西应该是“活”的前提。 复习时,要做好对知识点的归纳(如标点符号、病句、连贯、文学常识、名言警句等的归纳整理)和方法技巧的归纳工作。

重点应该是方法技巧的归纳工作。如答题时首先要在原文中找依据,不能只凭理解更不能想当然地回答问题。

高三数学 省名师培养对象、省优秀教师、金华八中数学教师方家鸿为即将进入高三的同学提供以下学习参考。 代数中的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基本变换;立体几何中的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特别是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三大角问题;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方程以及性质;新增加的向量、概率统计、导数等构成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

同时要注重对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阅读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命题人员唯一不回避的材料,也是命题的依据。

高考复习时注意:1.紧紧扣住《考试大纲》和课本去复习。2.系统地进行复习,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体现知识和方法的完整性。

复习建议:一、关于提高思维速度,提高解题速度。二、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对概念、定理、习题进行总结,将它们连成一个网络,形成知识树状结构。三、关于错题集。

在练习过程中,出错多则在原卷上标注,少则专门抄出或剪贴。 高三英语 省教坛新秀、金华一中英语教师诸才章认为,高三英语复习时,要注意:1.必须记住大纲要求的全部单词、短语,熟练掌握大纲要求的所有语法项目。

2.建立一个“错题集”。3.加大阅读训练。

4.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增强语感意识。 高三有大量的考试和练习,做题时要注意:单项选择可用直接法、排除法、比较法;完形填空要注意行文逻辑,练习快速通读,抓住结构、语义及逻辑三条线索,推断和预测选项,注意词组、习语和句型的积累、同义词的辨析以及生活常识的运用;阅读理解要略读法、查阅法、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法、同义互释法、判断推理法等几种方法;短文改错要关注行尾和行首的联系,注意分行的技巧、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标记的准确性;书面表达要明确考试的写作要求,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工夫,行文要连贯。

高三政治 市名师、金一中政治学科主任徐建中谈到高三政治复习时,建议考生要做好以下几点:1.面对实际,处理好知己与知彼的关系。2.夯实基础,记死学活,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

3.关注现实、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处理好能力与素质的关系。4.在考试中体现能力,处理好练与思的关系。

5.谋划复习策略,改变复习方法,做好“知识重组”,处理好与理想的关系。6.调整好心态,考出自己正常的水平,处理好心力与实力的关系。

7.对热点问题要处理好当前与今后的关系。 高三化学 省特级教师、金华一中化学教师寿才明对理综化学复习建议:1.摆正主导与主体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2.夯实双基,为能力发展作准备。(1)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条理化。

(2)规范化、过程化、方法化学习。如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反应、基本实验等。

3.重视培养科学研究能力。(1)加强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

(2)吃透实验的反应原理、操作原理、设计原理。(3)掌握一种仪器、一种装置的多种用途,形成实验的设计能力。

(4)重视实验现象的解释能力和实验结果推出能力的培养。(5)加强文字的组织表达能力的训练。

(6)加强实验的设计、评价能力的训练。4.加强对数据处理方法和能力的训练。

高三地理 省名师培养对象、金华一中副校长郭万里认为,高三地理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理清“点”上的地理原理,分析“线”上的地理联系,解决“面”上的地理问题,高三地理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安排复习。

复习建议总体分二轮复习。第一轮: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目的与要求:解决知识性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获得读图能力,培养有效的思维过程,初步形成观点及知识结构,学会准确地表述。第二轮:专题复习(难点、重点、热点)。

目的:构建完整有效的知识结构,知识的重组与创新,拓宽思路,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认熟区域地理,透析。

历史基础太差怎么办

历史吧!我自己曾学历史专业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适合你否。

历史嘛,多背是应该的,但要有技巧,平时要将知识点归纳起来,列成树状图,先背好主干知识,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忆起当天所背过的内容,回忆不起的第二天就马上看书。

不过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否则你就一定会讨厌历史的.因为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费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张时间,也没有记住多少东西。二是记不准,易混淆,张冠李戴,错记漏记,把观念或原理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三是记不牢,容易忘,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记住的东西,没有多长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历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如何学习高中的地理和历史?我底子很差

对于高中的历史,我觉得应该从横向和纵向2个方面来掌握。

即一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另外可以总结专门史,如经济制度的演变,政治制度的演变。 另外,要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即面对一个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应该从那几个角度来掌握,一般都是从经济、阶级关系、政治、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社会关系等等。

如果是中国近代史部分则往往需要用到中国近代的基本国情。 另外,掌握一定的作题方法,比如说材料解析题,有时中国古代史的材料解析题你只需要把题目上的古文用现代文说一遍就可以得几分。

还有,答题时最好可以多答一些,即把和题目有关系的内容都答上,因为高考阅卷一般是取踩点给分,即有这个点就可以给。如果你多答是不扣分的。

另外,有时老师认为你的答案有理,即使标准答案没有,也可以酌情加分。

还有五十七天就要高考,怎样快速提高文综基础知识,我的基础很差,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高考还有60天,怎么再复习文综 5 [ 标签:高考,复习 文综,文综 ] 高考还有60天,怎么再复习文综 ﹫.餹罐子`? 回答:4 人气:6 解决时间:2008-04-10 12:41 检举 满意答案历史:深化理解课本 长期以来,在历史学习和复习中,考生一般只是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简单停留在与中学课本相同的浅层次上,很少站在理论的高度加以阐发,对于史学研究最新动态及高等学校的历史教材、史学新著等缺乏了解,往往难以捕捉到准确的信息,以致事倍功半。

因此,考生必须进行知识更新,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深化对课本的理解,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揭示事物的本质,准确把握复习重点。同时,考生应当认真学习哲学和史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在历史学习和复习中,把材料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加以分析、认识,才能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不仅表现为历史现象,历史学科的任务是通过历史的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当时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以及这些状况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历史和历史人物活动发生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社会根源、推动历史进程的诸多因素,以及事变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事变的性质和规律,总结出它们提供的历史经验。例如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虽然它们发生的时代、地点、国家不同,但本质上有共同点,那就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前进的道路,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独立战争、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辛亥革命都有实现民族独立的一面。对广大考生来说,变被动机械地单纯接受老师的灌输为主动思索和探究未知历史问题的本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定要切忌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肤浅做法,对于每一个历史、每一种历史现象都要层层不断地追究“为什么”,真正弄清楚其前因后果和本质特征。我们必须明确,复习决不仅仅是简单地“温故”,更重要的应该是一个深入“知新”的过程。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欧洲资本主义大国法国在开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亡国了,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长期以来其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依仗马其诺防线;对德军的闪电战认识不足,军事思想落后;对德军的主攻方向判断错误等。通过对类似问题的总结,较好地避免了对知识的简单重复,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地理:经常回归教材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地理考纲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方面没有变化。地理知识考试范围基本稳定,只有个别知识点作了调整,符合考试中心一贯强调的“稳中求变”的高考思想。

共有三处变化:一是将“问题”改为“人类对陆地自然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二是将“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的开发利用。”改为“长江、黄河、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三是删去了“世界粮食问题”。

考试范围涵盖中学高、初中阶段全部内容,即考查知识点由四大板块(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8本教材组成,重点知识突出。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回归教材,尽量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组织答案,因为教材中的叙述和文字描述是相对科学和完整的。

对某一问题的解答,应语言规范,表述思路清楚,书写要注意有条理,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政治:注重基础知识 从近年来的全国高考文综测试中的政治试题来看,尽管其背景千变万化,设问的角度层面纷繁,但通过对答案的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些题目大多是对相关基础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

这一基础性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接下来的二轮复习过程中仍然要注重基础知识,这是根本,这是永远都不会变的。此外,要注意热点复习的专题性。

纵观近几年全国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可看出政治试题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在2007年备考复习中,考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为主线,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党的会议精神、全国人大会议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四个“一号文件”)、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时政热点;要重视人文精神、关注国计民生,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还要以构建和谐世界为指导,关注我国对外政策和外交活动、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等。

对热点问题要加以归类,分若干专题具体分析。

高三基础特别差怎么学习才好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好磨磨刀。

背会是目的,会背则无敌。重在一个会字,背也是讲究方法的。

看看我的超级 无敌四板斧。这我一般是给初三和高三的发送建议,方法是相通的。

超级无敌应对考试第一招:看着很简单,注意,好的实用有效的方法一定是简单的,但是相当有效,都是属于一开始看着很耗时,很伤脑筋,但一旦执行下去,成果是显著的,信心马上上来了,明白这个方法很给力。综合到结果是省时间的。

就这招我为高三学子推荐过,简单有效,得到好评。快速提高自信和成绩。

这招看着十分功利,仅仅为了考试,是学习大战略中的小战术,是后面合集中的重炮轰击。(废话多,是因为要强调在战略的高度上,认识这个小战术的积极意义。)

具体内容::::找到刚考完的卷子要有正确答案的,全都背下来,要能做到考这套卷子,除了作文和发挥乱扯题(最好作文和发挥题也有正确的答案或好文章,乱扯中好的)。我要接近满分,每次大考的卷子尽量同等待遇,第一套一定要背下来,这是底线,让自己熟悉考题,考点,了解不足,还有出这套题我是能得第一的。

这要达到什么程度,最好是能默写,一张卷子从头到尾默背,想想就超牛和无敌。绝大多数学生,往往刚考完老师讲过的卷子也能答个七七八八,好像都会了。

如果过上一段时间再考的话,就会发现考好的仍会是那些原来考这套卷子不错的,而且还会产生新的错误,大家都是过眼云烟。这招就是要把知识夯实了,把考过的这个卷子对你的积极影响最大化。

举例说明:语文考试,基础,问的是辛弃疾,这时我们要把考卷上的问答背牢靠,同时看看辛弃疾的我们学过的诗词和知识点。同时走马观花的看看苏轼,王安石,李白,什么的,要快,重点还是卷子,那些是拓展,是举一反三,是整套卷子背下来后的铁底上的拔高。

古文诗词也是类似的,考过的要背下来,后面由填写一句,扩展到全词,全文。象孔子的子曰,背下来,可以用于作文的。

阅读理解题,可以连问题带答案都背下来,然后再分析哪里自己想的不够深。不背下来,永远都是一看,啊,是这么回事。

是怎么回事,是一种肤浅的判断,下次仍然是糊涂的。脑子里有正确的,才可能想的靠谱,才能真正知道真的是这么回事。

一想思路,脑海里可以出现提问和回答,再有自己思路,这样才会更深的理解其中的奥妙,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阅读题有点象八股文,要对题,破题,象答政治题,要答对带点。

还有这个背诵也为了作文,积累知识和素材。作文一是能背,背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散文,脑子要有东西,每个都要有几篇范文,课本也行还有老师以往的分析,考试题阅读理解也不错的,自己已经分析个透彻了,二是敢写,然后改写,比对范文找出差距。

要多看,没事就看文章,背下来最好,时间不够,就一天看一篇(可重复反复的看),能分析分析分析,能写一句心得,就来一句。三个半月后,总的看语文是没什么问题的。

在一套卷子的基础上,掌握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基本考点,自己号到考试的脉搏,它已被分析和拿下,中考对你打开了一扇窗,没那么吓人的。超级无敌应对考试第二招:1、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不会工作。

同样,休息不好,也不会学习好。熬夜破坏生物钟,而且跟中考时间也不合拍。

睡眠时间要适度,不能疲劳学习,本来就难记,疲劳了更是浪费时间。中午不能午睡的话,也要散步几分钟不要大活动,影响胃部刚吃完饭,剧烈运动影响下午学习。

每天吃一个核桃和鸡蛋,补脑子,多了反而不好。2、会锻炼,让自己有个好身体,敏捷的思维,旺盛的精力。

慢跑,跳绳,广播体操等等,最好是广播体操,不会抻着,时间短,还全身活动开了,早晚至少一次。身体是学习支持,不能生病,不能累垮,不可以抗不住。

3、建议特意在学累了时看看幽默笑话,既带来快乐,也带来思维的跳跃,会放松,学习的弦,才能绷紧,不至于疲劳。4、在家早晚认真做几遍眼保健操,主要是学校不好洗干净手,按作,手指基本不会弄到眼里的,在学校太特了。

一周吃一两次猪肝,羊肝之类的。超级无敌应对考试第三招:1会用卡片和大图,大表,有些知识点和错题可记在卡片上,写的过程就是记忆,象玩似的,五六分钟溜上一遍,最适合走马观花了。

大图,大表,象历史可以列上大,上墙。像看地图似的,可以随意添加,连横合纵,如几次变法宋王安石,太平天国的,戊戌变法,新中国的宪法,既是在自己的时间点上,又可以用线连在一起。

2错题本。下面有具体如何运用。

超级无敌应对考试第四招:各科具体怎么学好呢。语文:应知应会的是送分的一定要搞定,就是那些诗词,文学常识,背不下来,也要经常走马观花,卷子考过的背下来。

象攻城用重炮摧毁所有眀堡、暗堡。象老农面对荒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拿下语文所有知识点,背有要求背下的课文,这个不是浪费时间,也是提高作文的不二法门,脑子里没有百十篇文章,写好文章四个字:难难难难!准备个错题本,记下所有错题所有科目都要有,错题本现在比较流行,但坚持很难,差异往往如。

高三学生,如何快速高效复习。

高考临近时,我们需要复习的科目有很多,通常留给历史科目的复习时间是不多的,而最好的储备知识的 方法 就是进行分类,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历史如何进行知识分类,希望大家喜欢!

一、历史备考中学生的困境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广东(历史)》可知,高考考查范围主要涉及政治、经济、 文化 三个必修模块和改革、民主两个选修模块,共99个考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考试能力要求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历史观点;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历史观点。可见,历史高考内容上横贯中外,历经千年,人事繁杂,在能力要求上涉及阅读材料与信息提取、文字表达提炼、分析与综合等能力,虽然整体难度比X科有所降低,但要拿高分也不容易,很多学生在复习中有畏困情绪,主要表现有几方面。

1.大量基础知识记了又忘,怎么也记不住。

2.非选择题答题要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史论结合,得高分不容易。

3.教材以专题呈现,试题则为“通史”体例,政治、经济、文化三本教材整合,学生常常张冠李戴,掉三漏四,知识十分混乱。面对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困惑,拼时间拼精力,一味死记硬背,题海强化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要寻找新的路径和突破口和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运用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学习策略等理论的指导教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复习实效。

二、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

“知识”是指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对自身及自然的认识(学习结果),它包括事实、信息、技能等,它是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现代心理学家们根据不同的原则把知识进行分类,不同知识(不同的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不同类型学习的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

1.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1983)的看法,通过信息加工过程人们获得两类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它是信息输入大脑后形成命题网络,并以命题、形象和线性序列形式来表征。程序性知识则是回答“怎么办”,它是需要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美国著名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家R.M.加涅根据学习生成的不同结果把知识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其中,前四种属于能力范畴。人的能力有天生成分和后天习得的成分。后天习得的能力是由习得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构成的。这四种成分中前三种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即动作技能,属于心因动作领域。第五种即态度,属于情感领域。无论哪种知识分类方法都让我们清楚认识到,知识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要有不同的 学习方法 ,教师只有对不同知识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吃力不讨好。本文对历史知识的分类主要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属于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

2.认知心理学对知识获得过程的解释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认知心理学把知识获得的过程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心理学家安德森用信息加工的激活论来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陈述性知识的获得,①由环境(包括教师和教材)向学生呈现新知。②学生把知觉到的信息符号转换成命题的表征。③新命题通过激活的扩散,使原有命题网络中与之相关的命题被激活。④新命题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同时处于工作记忆中,产生网络联系,新的命题即被习得,或通过精加工过程而生成新命题。⑤所有由外界提供的新命题都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形成紧密联系而被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首先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编入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命题网络,然后陈述性知识在一系列练习中,通过对其适用条件的概括和分化,规则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

3.认知心理学提出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促进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外部,也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取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媒体等。这些外部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习素材。前者如教师提供的音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后者如在教材中附加问题、引文,以便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的信息。陈述性知识习得的方式通常是记忆,常用的有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等,而程序性知识实际上是陈述性知识习得后如何提取和应用的问题,变式训练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三、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做好历史备考策略的选择

根据知识分类理论,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属于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一般方式是“记忆”,在这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即应用习得的概念“具体办事”。历史学科的高考备考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按教材体例进行,侧重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巩固。第二阶段按“通史”体例进行,强调系统地掌握和巩固知识,而对题目的解答能力培养则贯穿其中,这一复习过程与广义知识学习的习得、巩固、应用和转化的三个阶段完全一致。备考过程中要根据知识分类特点指导学生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对知识进行“精加工”。“精加工”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住相关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作出有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发。具体说,指能按问题条件,不断改变对问题的看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 经验 ,从而能超越学习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精加工”表现在具体学习方式上,历史学科常用的有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变式训练。

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一种主要记忆手段,为保持对知识的记忆,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过程和学习材料,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它分为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和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有效地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而历史学科以事实性知识和陈述性整体知识为主,如人名、地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养成复述的习惯,掌握复述的方法,以巩固对知识的记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增强记忆并尝试背诵,主要使用意义复述、笔记“留白”、“过**”的方法。意义复述,要求每个学生对教材的目录进行复核,目的是要把学习内容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记忆。有三种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是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目录说出来;第二层次是能说出每课书与所在单元的标题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次是对每一课中的一级标题能说出来并能说出它与课文标题之间的关系。对于学优生还要求就一个主题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本教材的相关内容能进行复述,如“民主制度”,学生能连接雅典民主、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国的尝试、新中国的民主建设与发展单元的相关内容。笔记“留白”,学生都有做笔记的习惯,研究表明,笔记有助于指引个人的注意,有助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但很多学生只会把老师的话全部记下来,不经筛选,课上记不下来,课后找同学笔记抄一下,往往费时失事,效果不佳。如何做笔记才更有效,笔记“留白”是笔者从复述原理中得到启发而创造出来的,复述策略中有一种方法是“尝试回忆”,借用一定的线索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提取,做笔记时我们有选择地记,刻意不记全,留下空白,课上就不用担心记不完或忙记笔记而听不到老师讲什么了。课后根据笔记中的线索,尝试回忆,把“留白”的地方进行完善,知识通过复述方式进入记忆的通道获得重新提取和巩固。过“**”,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的时光,是知识火炬传递的桥梁,课堂上有声音、动作、等,它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和耳朵传入大脑并形成“图像”。复述策略中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及时复习和试图回忆,过“**”实际就是应用了相关原理。学生在每天睡觉前放松身体,回忆课堂上老师所说的话,所做的动作,所讲的问题,对相关知识进行及时的“复述”和必要的记忆。

2.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指将分散、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历史学科以历史人和历史事组成,是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但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是以专题史形式出现,对影响人和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分别在不同课本中陈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运用组织策略的原理对知识进行“精加工”处理,特别是在高三复习中更要注意组织策略的运用,把“离散”的知识集中起来,寻找其中的联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 思维导图 ”的原理和方法介绍给学生,用点线把知识进行整理归类,组成网络系统,即用思维导图来陈述一个,从而形成整体知识网络,强化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与知识的记忆,就好像计算机中根目录下有子目录、子子目录,以延长学生记忆的质量与时效。通过自主构建的知识体系和自主生成知识图式,能比较有效地实现对该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3.变式训练知识是否真正掌握要看学生能否正确地把知识应用到题目解答,以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对大量事实性知识进行记忆和掌握的基础上学生要通过练习把习得的知识进行提取、迁移和应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对题目的阅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师生共同努力的内容,通过必要的高考试题的变式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达到复习的效果。历史学科的学习首先是把大量的陈述实知识进行记忆,以此为基础转变为程序性知识,即智慧技能,具体在高考中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事实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与观点能力。可见,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是手段,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则是目的,而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即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技能,练习是一条必经途径。当前只是对知识的记忆,不足以应对高考的能力需要,只有学生能把握一定的方法和原理,把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景中,才真正说得上掌握知识,在历史教学上要注意选取适当的练习进行训练,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转化。认清知识的分类,把握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基本方法,改变过去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按科学规律办事,提升自我专业素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走“优质轻负”的教改之路,引领学生自主建构,从自主中成长,从自主中获益。

高考历史如何进行知识分类相关 文章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大全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归纳

★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归纳

★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重点必备知识点

★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归纳

★ 高考历史学习技巧及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

★ 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考历史复习要点知识

高考怎么复习效率最高 高三备考策略

一、一轮复习要事:把握节奏

01现状

02把握节奏

独家秘籍:小纸片法!

01 现状各位同学,你的一轮复习,是怎样的?上高三前,满怀雄心壮志,下定决心努力一年,逆风翻盘——乾坤未定,你我都是黑马!于是,你定下,在一轮复习完成学校任务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查漏补缺、刷题总结。可现实给了你的一击——明明只有三个半小时的晚自习,各科老师却觉得每科都有一个小时,疯狂布置作业;明明课间已经很短了,老师还爱拖堂、在刚打预备铃时就上课点到;明明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被时间“拖”着走……无奈之下,熬夜写作业成了常态,可自己的学习仍然寸步难行。可偏偏你身边的同学,两天加练一套理综题者有之,每天加练理综选择题者有之,每周组队定时刷理综者有之……你看着自己不见起色甚至下滑的成绩,很慌张,很迷茫,也很绝望。你知道把握自己的节奏很重要,但你看着自己一点点失去对学习的掌控,就像看着自己一点点溺水。这是我曾经真实经历的高三。我的一轮复习的最开始是怎样的?写完作业还有时间总结、还可以推进数物化生的高考真题分类训练同步练习。正式上高三以后,随着作业越来越又多又难、清北班的课程和作业任务对完成作业造成了影响,以至于后来基本就变成了平时熬夜写作业、周末写作业+上数学课+补觉,几乎没有时间总结,更没有时间拓展练习。可我从来都不是刷题流。在我的学习策略体系中,套卷是用来“体检”的,“体检”完干嘛?该“吃药”啊!“吃药”指的是针对性的复习的训练。我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兼顾学校的作业、数学化学双科清北班学习(每周两个晚自习的课,以及每天一小时左右的作业)和自主学习——连每周周考这场体检以后的“吃药”都无法完成,更遑论套卷加练,我也不是能熬夜拼时间的体质——第二天会非常困,脑子一片浆糊。而无法完成“吃药”步骤对我来说,远比没时间刷题致命得多:明知自己生了病,却没有办法解决,只能等着它恶化或者自愈。于是我退出了清北班,给数学和化学清北班授课老师各写了一封千字的申请书。我彷徨过、犹豫过,但我最终选择了给自己更多自我奋斗的空间、对自己负责、靠自己奋力一搏,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弱点,学习才最有针对性。02 把握节奏我用来把握节奏的秘籍是——抢碎片化时间,从而给晚自习黄金时段留出自己的时间。怎么去抢碎片化时间呢?运用“全流程优化”思想,优化课堂、课间复习、课后检测、课后复习四个环节。了解全流程优化思想,可阅读知乎策略师@叶修 的文章。独家秘籍——小纸片法!原理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从课堂上偷时间、重复多次记忆、运用提问式学习法,帮助我们强行在记忆时“提取”信息,加深记忆 符合大脑构建长期记忆的生理过程1.课堂:①用康奈尔笔记法+方格纸的方式记课堂笔记。知识点就记在课堂笔记正文上,关键词的书写(用于回忆)写在侧边栏、底栏总结部分放上课本和教辅上对课堂笔记有补充的内容,如果底栏总结部分写不下,就贴便利贴。②上课时拿几张小纸片出来,一边记笔记,一边在纸片上写出针对重要考点的提问,可以用符号简记,如果上课的时候实在来不及,尽量在课间10分钟搞定它。比如:铝热反应:现象?铝热剂?引燃剂?助燃剂?Mg条注意点?氧化铁粉末注意点?铝粉注意点?氧化铁与镁的比例及其作用?漏斗重叠注意点及作用?细沙注意点及作用?装置应远离什么?原理的应用有三点?引发操作是什么?铝与水反应电子转移?铝的用途两点。氧化铝的用途两点。既能与氢离子反应,又能与氢氧根反应的物质,6点。以Al、HCl、NaOH为原料制备Al的三种方案。哪种最好?为什么?不能与铝离子共存的离子,4类6种。不能与偏铝酸根共存的离子4种。向明矾中加氢氧化钡,沉淀质量最大时,沉淀物质量最大时?③评讲试卷、练习时,能在课堂上整理的笔记就在课堂上整理好。推荐使用巴掌大的可撕小本子——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小纸片。以化学为例,化学的细碎知识点非常多,需要积累:答题体系(结构化答题套路)、大题表述(一开始提炼不出模板就抄,同类的题放在一起,见得多了就看出区别了,如果不明白的话,在保留题目信息的情况下,可以问老师:“为什么这道题不写这个?为什么那道题又要写这个?”)、易错点、小知识点(不要怕抄重了,如果你以前抄了,竟然抄重复了,说明这个知识点考得多而且你忘了,积累在小本本上多复习是值得的)。在小本子上人工划分区域——可以折角、可以贴标签,你自己能分开就行——答题体系、大题表述、易错点、小知识点分开记录。

二、一轮复习正确思维

01 总论

02 思维

03 实践刷题与错题01 总论总而言之,四点:第一:打好基础,形成知识体系(良好总结习惯);第二:查漏补缺,反思练习(良好反思习惯);第三:合理规划,稳定理综(良好考试策略);第四:长期坚持,稳定策略(良好学习心态)。以物理为例第一点:知识体系就是通常说的框架。你要把所有的公式、公式的用途与适用条件、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推论,二级结论等等联系起来,分板块建立清晰的框架。这样说起来好像很复杂、很多,但其实物理的知识点是六科中最少的。第二点:一轮复习,打好(巩固)基础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避免盲目刷题。一轮复习需要查漏补缺,每一次面对自己薄弱的板块,要投入时间去思考,定向突破、精准刷题并总结反思。盲目的题海战术,消耗体力、毁灭信心。在考试之后更是需要复盘!第三点:在理综卷中,我的做题顺序是:生物选修+选择题全部+物理单科+生物大题+化学大题。无论你自己怎么安排,最好在做生物和化学的大题之前做掉物理——千万不能把物理放在最后一科,除非你对你的物理非常有信心。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物理学科在卷子中的放置顺序如此,频繁翻卷容易看漏题、看错题、无形中制造慌张情绪。其次,物理的时间一定要留够。什么叫留够呢?至少你不会出现连最后一道大题都没有读完的情况。物理的题大多数是成体系的,一般来讲,大题第一问做不起,第二问可能做得题,第三问就很恼火了,因为它需要你一个连贯的思路。化学的大题,也常常需要连贯地读懂,是一个道理。但是,物理你真的是没有思路,就很难得分。化学还可以猜一猜,填几个空。物理想要有思路,除了平时积累以外,考试的时间不能不够。理综的时间规划,需要自己去权衡和考虑。一开始的时候,不要着急。起初没有把握好时间是正常的,只要不断地去总结经验,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策略。第四点:选择一个较为合适的长期策略后,不能因为一两次成绩波动,就开始怀疑自己、心态爆炸、对策略做出大的变动(微调是可以的)。如果你想着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才开始,那你永远都无法开始。情绪不好是正常的,但你能允许自己被情绪影响的时间应当逐次递减,在情绪控制方面,和自己比较起来有进步就好。02 思维建立知识体系?不,你需要建立答题体系首先,我需要点明一个问题:其实你真正需要建立的不是知识体系,而是答题体系。以化学为例知识点,当然需要记忆,但并不是像背下一个思维导图一样,在看到某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的所有考点——包括所有常用方程式和其各种形式的物化性质、相互转换等——都默写出来,一个不差。梳理出这样的思维导图以后,还要尽量按照遗忘曲线复习,才能保证记住。请问,你能做到吗?就连我身边清北复交浙的,也没一个是这样干的。建立答题体系和建立知识体系有什么不同?建立答题体系,是指,你在看到题目之后,可以立刻想出这道题可能的答题方向、立刻想出这道题可能的坑。比如:工业流程:温度高的好处有:①加快反应速率②吸热反应平衡移动③恒容条件增大压强平衡移动④促进水解生成沉淀,胶体聚沉⑤增大溶解度(洗涤时热水/溶解时煮沸)温度低的好处有:抑制水解(尤其金属)①平衡移动②防分解(NH4HCO3,H2O2等)③防挥发/增大气体溶解度(NH3,CO2,Br2,HBr不用)④降低固体溶解度分离杂质/析出产物(冷水洗涤,结晶析出)⑤使SO3,NO2,NH3等易液化产物液化……这一切,都需要你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中积累。拿一个小本本,按化学试卷题型顺序记录答题体系,记得给每道题留下足够的空白。用小本子,既方便你在碎片时间背诵,也方便你在上课的时候随手记。03 实践刷题与错题1.刷题对于刷题,需要明确:现在是否需要刷题?刷什么题?怎么刷题?Q1:是否需要刷题?套卷或是选择题/实验题/主观题专练的用途是:检测出你不会的地方、练习考试节奏、提高熟练度。专题训练的用途是:定向练习,定点突破。你是否需要用它们来刷题?把这段时间用来复习错题、总结解题技巧或易错点、复习解题技巧或易错点是不是更好?Q2:刷什么题?一是高考真题。除非你真的能把每道真题完全吃透——不仅仅只是完全做对题目,还有在这道题的背景中挖掘考点、自编题目。二是老师精挑细选的模拟题、百强名校的模拟题、省市区大型考试的模拟题。这些模拟题才是高质量的,如果自己随便买一本教辅不加甄别地做模拟题,很容易被低质量模拟题误导。Q3:怎么刷题?定时训练,且比考试时定时少。比如,考试时,你完成理综选择题要40分钟,那你就定时35分钟完成。刷题后总结。提炼题型+解题技巧+题目典型特征+例题。例题不用背,只是记在活页(方便添加)笔记本里,用于刻意练习和复习。不能照抄教辅,别人总结的是不能在你的小脑瓜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等你上了高考考场,你完全可能紧张得什么都忘了,只靠本能。你甚至不需要局限于“思维导图”的形式,列清单,也是很好的方式。关键在于,你需要重复、需要用高考题刻意练习,让你总结的“题型+解题技巧+题目典型特征”形成本能,让你不再需要刻意去回想你总结的框架,而是能直接通过题目典型特征,识别出你需要使用的解题技巧,并解决题目。以数学为例三视图还原:两个或两个以上视图的就是椎体(一般以不为三角形的底面去还原就可以了)三个三角形:三棱锥(找到四个点就可以了)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圆锥一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四棱锥(五个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为长方形的就是柱体(只要外面的轮廓像的就是行,有八字型的一般为割体)三个长方形:长方体两个长方形+圆:圆柱两个长方形+三角形:三棱柱….这样的总结方式主要适用于语文、数学和物理。而全科都需要积累。刷题后,需要积累全科的答题体系(大题表述、易错点、常考点、结构化思维答题)。2.错题①第一步:分析错题原因如果确实不会,进入下一步。如果过程不严谨,就练习书写标准过程。(可跳过后文的步骤。)如果过失丢分多,就用一个小本子碎片化记录自己的过失丢分,包括但不限于:思维上的误区、思维过程的疏漏之处、计算错误、审题具体哪里不仔细、某个数字看错或抄错(如“3与5”“2与7”)、算式写得太长以至于在草稿纸上写着写着就算漏了、符号抄错……其中,很多是可以通过草稿纸对折分区以及添加适当的箭头符号来避免的。容易抄错的数字,就修改某个数字的写法,练上几十遍,养成习惯,让它们更容易区分。还有一些,需要你利用碎片化时间、利用考前的最后一点时间,专门复习这个小本本上的错误。考试时,适当在草稿纸上提醒自己——比如每次考理综,我都会在考试开始的时候,在草稿纸上写上很大的两个字,还加感叹号:“矢量!!!”(可跳过后文的步骤。)②第二步:分析题目难度一张正常的高考试卷题目比例是7:2:1(简单:中等:难)。你认为题简单,除了遇到真正的简单题以外,还有另一种可能是:它其实是一道中档题或者难题,只是因为你看了标准答案/听了老师或同学讲解/看到许多同学都做对了,你才觉得它简单。如果它是一道真正的简单题,你学不会,一定不是因为你的智商有什么缺陷,而是你在某一个甚至某几个知识板块中有重要的疏漏。你可以先分析答案(可以找同学老师求助),找到这道题考察的所有知识点,通过教材、笔记、教辅书、同学或老师讲解等形式,把知识点学会,再来做这道题,并通过高考真题进行巩固练习。(数学推荐朱昊鲲《真题全刷基础2000题》,有高考题精选分板块分难度讲解与训练。)如果它其实是一道中档题或者难题,我有两条建议。第一条建议是,你在有稳定解决中档题的能力之前(十道会八道),可以把解决难题的事情放一放。第二条建议是,学会它的流程分为5步:解剖答案、复原答案、当天重做、刻意练习、后续复习。第一步,解剖答案,是指,你需要搞清楚答案中(你不能在几秒之内想到的)每一步的逻辑——为什么选择这样做?知识点依据和方法依据是什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另外的方法?并批注出来

第二步,复原答案,是指,你需要在脑海中闭上眼睛回忆整个答案的关键步骤——不需要记忆数字,而是记忆关键技巧(如,“韦达定理整体代换”,“把xx换元为x并注意取值范围”),不要死记硬背,而是根据你刚刚做的批注,理解它。如果实在想不起来,可以看看批注——但只看这一步,然后再从头回忆答案。直至你能够完整地把答案在脑海中复原出来。第三步,当天重做,是指,在复原答案以后,或者在当天晚自习等空闲时间,把这道题重做,卡住就看“解剖答案”所写的关键步骤,直至能够顺利做出。第四步,刻意练习,是指,在当天或者当中寻找与它相似的题目——最好是高考题,进行练习。第五步,后续复习,是指,尽量按照艾宾浩斯曲线的建议去复习。但如果复习频次没法那么高,就本周末复习一次,月考前再复习一次。直到你在复习时能一遍做对它。如果是第1次这样“学会答案”可能会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甚至更久,但越用会越熟练的。第三条建议是,如果它不是一道高考题,或者起码市级统考的题目,那么,除非老师要求,否则没有必要与它纠缠。只完成“解剖答案”这一步,根据你解剖出的关键技巧,寻找对应的高考题来完成学会题目的五个步骤。③第三步:收录错题不是所有题都是需要归进错题本及时复习的。高考真题的错题需要复习,学校大型考试(月考之类的)题目质量还行需要复习,平时作业一定是重要的题才复习。(如果老师有硬性要求所有错题加入错题本,没关系,你把自己需要复习的题做上标记就好。)数学物理可能需要复习的题更多,但也需要答题体系的积累。化学稍微少一些,主要还是积累答题体系(大题表述、易错点、常考点、结构化思维答题)。语文英语生物基本就是积累的问题,错的题不是重点,你从错题中积累的东西才是重点。三、一轮复习速成技巧——全科01 理论基础02 实践01 理论基础首先,我们理解一下经济学中三个重要的“成本”概念: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时,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边际成本就是每新增一个单位产品,所要新增的成本;边际收入是多卖一个产品,你能够新增的收入;边际产量是你多增加一份投入,所能够多获得的产量;边际效用是你多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的享受。新增带来的新增就叫边际。简单地说边际成本逻辑:大致来说(数字不准不重要,对比的效果才重要),如果你要考一本,你需要付出500个小时的有效努力。如果你要稳稳地考985大学,你要付出2000小时的有效努力。如果你要稳稳地考top10的大学,你要付出5000小时的有效努力。如果你要把成绩稳定在清华北大录取线上,你要付出10000小时的有效努力。也就是说,你的努力的边际效用,在递减。你画一个xy函数图,x表示的是你的学习时间,y表示的是你的能力分值。你会发现,你最终画出的能力增长曲线,在x轴的0-20 的阶段特别陡,而在80-100的阶段就越来越平缓。现在,你有没有意识到,最划算的学习是什么?就是每一科,先学好这个“0-20”。什么是法则?法则意思是,二成的部分,决定了八成的效果。那么,什么是学习上的法则?就是我们要用二成的努力,学好那决定了八成的效果的部分。你看这个逻辑对应关系:我们花了二成的时间和精力,学到了二成的知识,但是却相当于掌握一个领域的八成。表面上看,我们是二成努力,学到八成。但其实我们不过是二成努力学到二成知识。也就是说,速成本质上依然一点都不快。只不过我们学得更精准。02 实践明白了怎样精准学习,你就明白了速成。而精准学习,需要你深度钻研至少五年本卷的高考真题。市面上教辅总结的五年考点考频只能作为工具。你要想真正明白高考考什么,必须得自己去研究高考真题。每一科高考真题的研究方法是有区别的。在这里回答化学。高考真题和大型诊断考试的试题,都值得你这样做。就像图里一样。对于第7题,搞清楚每个选项在书本上的来源,并复习相关知识。对于其他题,搞清楚并记录每一个你觉得不熟悉的、模糊的考点,记录每一个你写错的大题表述的标准答案、你踩进去了或者差点踩进去了的坑、每一个可以增加进“答题体系”小本子的积累点。比如,我当时实验比较差,我就把第8题的c选项石蜡油分解实验和第11题的每一个实验都标注出了书上的页码,并标注了许多个问题——这些,其实都是我在分析考点的时候,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你看到这个题,它考了这个点,但是它考的只是这一个实验/这一个化合物/这一个工艺流程里面很小的一个部分,它下次可能会考别的,你需要重新看书/看笔记,自己提问并解答。

四、高三四大巨坑——心智损耗的无底洞01 抱怨02 对答案03 自我否定04 畏难情绪“心智损耗”(详细了解可参考知乎策略师@叶修 的文章),是你提高学习效率和效能的最大敌人。抱怨、对答案、自我否定和畏难情绪堪称心智损耗四大无底洞,它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甚至可以在一个场景中全部出现。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次月考结束了,可月考题目有一些偏、难、怪题,甚至还有出错的题目,老师更正很晚导致你在那道题上卡了很久。考完试,你的同桌开始抱怨:“这是什么鬼题?怪就不说了,还有错题!简直浪费我们时间!”你的后桌接上:“就是就是!难道老师们出题之前都不知道检查一下的吗?”你一听,忍不住也加入了他们:“老师怕不是随便在网上找的一张卷子哦!”你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等你反应过来你应该学习时,你猛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十分钟了!这时,你同桌又开始跟你对答案,你发现你俩答案不一样,心头一紧,赶紧文后桌,发现三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于是你更慌了,四处找人对答案,等你几乎把整张卷子你觉得拿不准的题都对完答案以后,你发现自己错了很多,一阵绝望涌上心头,再抬头看钟——半小时过去了!你更绝望了,拿起书却发现自己学不进去。此时,同桌偏偏又问你考得怎么样。你痛心地说你考得非常差,同桌满脸写着不相信,你俩打赌,谁分数低谁是爷爷!等到你终于安静地拿起书,已经过去了四十分钟了。你后悔自己又一次陷入了无意义的讨论和对答案中,心烦意乱。你做了几道题,明明看起来很简单,却一卡一卡的,甚至根本做不出来。你想到差得无法入眼的成绩,想到出成绩后老师的责罚、家长的失望和同学的嘲弄,心中思绪更是纷乱。你再看着这几道题,“我无论怎样都学不会啊!这么简单的题都还要错,难的题又不会做,中档题学了就忘……”你放下书,你拿起你的物理错题本,磕磕绊绊地读了一道题的题目,头昏脑涨,看那些符号就像鬼画符,无力地放弃了:“物理真是太难了,不是我能学会的……”你陷入了颓丧,整个晚自习的学习效率都很低。抱怨、对答案、自我否定和畏难情绪,便同时出现在了这个场景里。或许这有点夸张,但你一定抱怨过、听到过或自己对过答案、自我否定过、畏难不愿思考过……怎么解决呢?答案是:复盘。复盘和总结的区别在于,复盘是动态的,是对曾经发生的事情的推演,是思考并写下解决方案的过程。比如,你对考试复盘,需要对着试卷,揣摩和回忆自己的考试过程、老师讲评的思路,不断和自己对话:整张卷子遇到了哪些问题?在什么地方犹豫了?为什么犹豫?这一处你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当你做到这一题的时候,你在想什么?你应该想什么?你应该怎么想?……你需要写考试日记,在试卷上做各种标注。你的思路需要不断地被还原,被修正,以期达到更加接近正确的道路。你对于心智损耗的复盘也是如此。当你遇见心智损耗时,用一个专门的小本子写下你的动态复盘,将场景和解决方案记下来,尽量每天晚上睡前浏览一遍——不需要记,只是看。不必强求自己犯过一次错,下次就不再犯了。哪怕比上次提早醒悟一分钟,也是进步,也值得高兴。感谢你,阅读至结尾。我是肘子,一个高考经验分享者。我们都有一些“习得性无助”的时刻,会觉得无力、焦虑、恐惧或害怕,甚至是到了觉得怎么努力都无法取得一点进步的、就要放弃自己的时刻。但这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一定不是未来的全部,这不是在预示着高考的滑铁卢,这恰恰是在预示高考胜利的开始。那么,带着“充沛的热情与信念”走下去,告诉自己,“自己是有着无限可能性与希望的自我。”愿与你共勉。祝你,高考顺利。2021.6.22补充:朱昊鲲的争议比较多,但这和2840这一套书到底好不好用是两回事。金考卷、小猿、必刷题、试题调研等教辅上也有很多话宣传自己系列的书、讲学习方法,2840和这些书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教辅。对2840,我的评价是:真题2000>疾风40>决胜800为什么反而把疾风40放在第二位?不就是个拆分了的高考卷合集吗?不是的,疾风40的精髓有且仅有鲲哥在这本书里讲的拆分卷子的方法,40+40+40是个基础配置,你大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改!比如我,就是20+40+60。不过,买不买疾风40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方法,直接用高考卷子来练这方法一样可以。决胜800是这3本书里我用得最多的,也是我觉得跟鲲哥宣传的效果差距最大的一本。基础很差的话,把2000刷完,但不是把整本书一刷二刷三刷,做好标记第二次做错题,第三次再做第二次的错题就好了……它就是一个高考题精选练习册而已,你要用它来夯实基础,而不是让它支配你的想法。决胜800,有余力的话,从自己最薄弱的板块开始做起,不按书本顺序来做。可以先跳过5个辣椒的题。它也只是一个高考题精选练习册,不可能把2000吃透就有100分,800吃透就150分。高考的所有考法不可能都写在2000和800上。再次强调,模拟题不要瞎做,要精选。高考真题/百强校or省内顶尖学校模拟题/大型省市区考试模拟题>自己学校老师选的模拟题(如果你不是百强中学or省内顶尖学校的学生的话)>普通的教辅上的模拟题。

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一轮复习要事:把握节奏

01现状

02把握节奏

独家秘籍:小纸片法!

01 现状各位同学,你的一轮复习,是怎样的?上高三前,满怀雄心壮志,下定决心努力一年,逆风翻盘——乾坤未定,你我都是黑马!于是,你定下,在一轮复习完成学校任务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查漏补缺、刷题总结。可现实给了你的一击——明明只有三个半小时的晚自习,各科老师却觉得每科都有一个小时,疯狂布置作业;明明课间已经很短了,老师还爱拖堂、在刚打预备铃时就上课点到;明明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被时间“拖”着走……无奈之下,熬夜写作业成了常态,可自己的学习仍然寸步难行。可偏偏你身边的同学,两天加练一套理综题者有之,每天加练理综选择题者有之,每周组队定时刷理综者有之……你看着自己不见起色甚至下滑的成绩,很慌张,很迷茫,也很绝望。你知道把握自己的节奏很重要,但你看着自己一点点失去对学习的掌控,就像看着自己一点点溺水。这是我曾经真实经历的高三。我的一轮复习的最开始是怎样的?写完作业还有时间总结、还可以推进数物化生的高考真题分类训练同步练习。正式上高三以后,随着作业越来越又多又难、清北班的课程和作业任务对完成作业造成了影响,以至于后来基本就变成了平时熬夜写作业、周末写作业+上数学课+补觉,几乎没有时间总结,更没有时间拓展练习。可我从来都不是刷题流。在我的学习策略体系中,套卷是用来“体检”的,“体检”完干嘛?该“吃药”啊!“吃药”指的是针对性的复习的训练。我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兼顾学校的作业、数学化学双科清北班学习(每周两个晚自习的课,以及每天一小时左右的作业)和自主学习——连每周周考这场体检以后的“吃药”都无法完成,更遑论套卷加练,我也不是能熬夜拼时间的体质——第二天会非常困,脑子一片浆糊。而无法完成“吃药”步骤对我来说,远比没时间刷题致命得多:明知自己生了病,却没有办法解决,只能等着它恶化或者自愈。于是我退出了清北班,给数学和化学清北班授课老师各写了一封千字的申请书。我彷徨过、犹豫过,但我最终选择了给自己更多自我奋斗的空间、对自己负责、靠自己奋力一搏,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弱点,学习才最有针对性。02 把握节奏我用来把握节奏的秘籍是——抢碎片化时间,从而给晚自习黄金时段留出自己的时间。怎么去抢碎片化时间呢?运用“全流程优化”思想,优化课堂、课间复习、课后检测、课后复习四个环节。了解全流程优化思想,可阅读知乎策略师@叶修 的文章。独家秘籍——小纸片法!原理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从课堂上偷时间、重复多次记忆、运用提问式学习法,帮助我们强行在记忆时“提取”信息,加深记忆 符合大脑构建长期记忆的生理过程1.课堂:①用康奈尔笔记法+方格纸的方式记课堂笔记。知识点就记在课堂笔记正文上,关键词的书写(用于回忆)写在侧边栏、底栏总结部分放上课本和教辅上对课堂笔记有补充的内容,如果底栏总结部分写不下,就贴便利贴。②上课时拿几张小纸片出来,一边记笔记,一边在纸片上写出针对重要考点的提问,可以用符号简记,如果上课的时候实在来不及,尽量在课间10分钟搞定它。比如:铝热反应:现象?铝热剂?引燃剂?助燃剂?Mg条注意点?氧化铁粉末注意点?铝粉注意点?氧化铁与镁的比例及其作用?漏斗重叠注意点及作用?细沙注意点及作用?装置应远离什么?原理的应用有三点?引发操作是什么?铝与水反应电子转移?铝的用途两点。氧化铝的用途两点。既能与氢离子反应,又能与氢氧根反应的物质,6点。以Al、HCl、NaOH为原料制备Al的三种方案。哪种最好?为什么?不能与铝离子共存的离子,4类6种。不能与偏铝酸根共存的离子4种。向明矾中加氢氧化钡,沉淀质量最大时,沉淀物质量最大时?③评讲试卷、练习时,能在课堂上整理的笔记就在课堂上整理好。推荐使用巴掌大的可撕小本子——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小纸片。以化学为例,化学的细碎知识点非常多,需要积累:答题体系(结构化答题套路)、大题表述(一开始提炼不出模板就抄,同类的题放在一起,见得多了就看出区别了,如果不明白的话,在保留题目信息的情况下,可以问老师:“为什么这道题不写这个?为什么那道题又要写这个?”)、易错点、小知识点(不要怕抄重了,如果你以前抄了,竟然抄重复了,说明这个知识点考得多而且你忘了,积累在小本本上多复习是值得的)。在小本子上人工划分区域——可以折角、可以贴标签,你自己能分开就行——答题体系、大题表述、易错点、小知识点分开记录。

二、一轮复习正确思维

01 总论

02 思维

03 实践刷题与错题01 总论总而言之,四点:第一:打好基础,形成知识体系(良好总结习惯);第二:查漏补缺,反思练习(良好反思习惯);第三:合理规划,稳定理综(良好考试策略);第四:长期坚持,稳定策略(良好学习心态)。以物理为例第一点:知识体系就是通常说的框架。你要把所有的公式、公式的用途与适用条件、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推论,二级结论等等联系起来,分板块建立清晰的框架。这样说起来好像很复杂、很多,但其实物理的知识点是六科中最少的。第二点:一轮复习,打好(巩固)基础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避免盲目刷题。一轮复习需要查漏补缺,每一次面对自己薄弱的板块,要投入时间去思考,定向突破、精准刷题并总结反思。盲目的题海战术,消耗体力、毁灭信心。在考试之后更是需要复盘!第三点:在理综卷中,我的做题顺序是:生物选修+选择题全部+物理单科+生物大题+化学大题。无论你自己怎么安排,最好在做生物和化学的大题之前做掉物理——千万不能把物理放在最后一科,除非你对你的物理非常有信心。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物理学科在卷子中的放置顺序如此,频繁翻卷容易看漏题、看错题、无形中制造慌张情绪。其次,物理的时间一定要留够。什么叫留够呢?至少你不会出现连最后一道大题都没有读完的情况。物理的题大多数是成体系的,一般来讲,大题第一问做不起,第二问可能做得题,第三问就很恼火了,因为它需要你一个连贯的思路。化学的大题,也常常需要连贯地读懂,是一个道理。但是,物理你真的是没有思路,就很难得分。化学还可以猜一猜,填几个空。物理想要有思路,除了平时积累以外,考试的时间不能不够。理综的时间规划,需要自己去权衡和考虑。一开始的时候,不要着急。起初没有把握好时间是正常的,只要不断地去总结经验,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策略。第四点:选择一个较为合适的长期策略后,不能因为一两次成绩波动,就开始怀疑自己、心态爆炸、对策略做出大的变动(微调是可以的)。如果你想着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才开始,那你永远都无法开始。情绪不好是正常的,但你能允许自己被情绪影响的时间应当逐次递减,在情绪控制方面,和自己比较起来有进步就好。02 思维建立知识体系?不,你需要建立答题体系首先,我需要点明一个问题:其实你真正需要建立的不是知识体系,而是答题体系。以化学为例知识点,当然需要记忆,但并不是像背下一个思维导图一样,在看到某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的所有考点——包括所有常用方程式和其各种形式的物化性质、相互转换等——都默写出来,一个不差。梳理出这样的思维导图以后,还要尽量按照遗忘曲线复习,才能保证记住。请问,你能做到吗?就连我身边清北复交浙的,也没一个是这样干的。建立答题体系和建立知识体系有什么不同?建立答题体系,是指,你在看到题目之后,可以立刻想出这道题可能的答题方向、立刻想出这道题可能的坑。比如:工业流程:温度高的好处有:①加快反应速率②吸热反应平衡移动③恒容条件增大压强平衡移动④促进水解生成沉淀,胶体聚沉⑤增大溶解度(洗涤时热水/溶解时煮沸)温度低的好处有:抑制水解(尤其金属)①平衡移动②防分解(NH4HCO3,H2O2等)③防挥发/增大气体溶解度(NH3,CO2,Br2,HBr不用)④降低固体溶解度分离杂质/析出产物(冷水洗涤,结晶析出)⑤使SO3,NO2,NH3等易液化产物液化……这一切,都需要你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中积累。拿一个小本本,按化学试卷题型顺序记录答题体系,记得给每道题留下足够的空白。用小本子,既方便你在碎片时间背诵,也方便你在上课的时候随手记。03 实践刷题与错题1.刷题对于刷题,需要明确:现在是否需要刷题?刷什么题?怎么刷题?Q1:是否需要刷题?套卷或是选择题/实验题/主观题专练的用途是:检测出你不会的地方、练习考试节奏、提高熟练度。专题训练的用途是:定向练习,定点突破。你是否需要用它们来刷题?把这段时间用来复习错题、总结解题技巧或易错点、复习解题技巧或易错点是不是更好?Q2:刷什么题?一是高考真题。除非你真的能把每道真题完全吃透——不仅仅只是完全做对题目,还有在这道题的背景中挖掘考点、自编题目。二是老师精挑细选的模拟题、百强名校的模拟题、省市区大型考试的模拟题。这些模拟题才是高质量的,如果自己随便买一本教辅不加甄别地做模拟题,很容易被低质量模拟题误导。Q3:怎么刷题?定时训练,且比考试时定时少。比如,考试时,你完成理综选择题要40分钟,那你就定时35分钟完成。刷题后总结。提炼题型+解题技巧+题目典型特征+例题。例题不用背,只是记在活页(方便添加)笔记本里,用于刻意练习和复习。不能照抄教辅,别人总结的是不能在你的小脑瓜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等你上了高考考场,你完全可能紧张得什么都忘了,只靠本能。你甚至不需要局限于“思维导图”的形式,列清单,也是很好的方式。关键在于,你需要重复、需要用高考题刻意练习,让你总结的“题型+解题技巧+题目典型特征”形成本能,让你不再需要刻意去回想你总结的框架,而是能直接通过题目典型特征,识别出你需要使用的解题技巧,并解决题目。以数学为例三视图还原:两个或两个以上视图的就是椎体(一般以不为三角形的底面去还原就可以了)三个三角形:三棱锥(找到四个点就可以了)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圆锥一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四棱锥(五个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为长方形的就是柱体(只要外面的轮廓像的就是行,有八字型的一般为割体)三个长方形:长方体两个长方形+圆:圆柱两个长方形+三角形:三棱柱….这样的总结方式主要适用于语文、数学和物理。而全科都需要积累。刷题后,需要积累全科的答题体系(大题表述、易错点、常考点、结构化思维答题)。2.错题①第一步:分析错题原因如果确实不会,进入下一步。如果过程不严谨,就练习书写标准过程。(可跳过后文的步骤。)如果过失丢分多,就用一个小本子碎片化记录自己的过失丢分,包括但不限于:思维上的误区、思维过程的疏漏之处、计算错误、审题具体哪里不仔细、某个数字看错或抄错(如“3与5”“2与7”)、算式写得太长以至于在草稿纸上写着写着就算漏了、符号抄错……其中,很多是可以通过草稿纸对折分区以及添加适当的箭头符号来避免的。容易抄错的数字,就修改某个数字的写法,练上几十遍,养成习惯,让它们更容易区分。还有一些,需要你利用碎片化时间、利用考前的最后一点时间,专门复习这个小本本上的错误。考试时,适当在草稿纸上提醒自己——比如每次考理综,我都会在考试开始的时候,在草稿纸上写上很大的两个字,还加感叹号:“矢量!!!”(可跳过后文的步骤。)②第二步:分析题目难度一张正常的高考试卷题目比例是7:2:1(简单:中等:难)。你认为题简单,除了遇到真正的简单题以外,还有另一种可能是:它其实是一道中档题或者难题,只是因为你看了标准答案/听了老师或同学讲解/看到许多同学都做对了,你才觉得它简单。如果它是一道真正的简单题,你学不会,一定不是因为你的智商有什么缺陷,而是你在某一个甚至某几个知识板块中有重要的疏漏。你可以先分析答案(可以找同学老师求助),找到这道题考察的所有知识点,通过教材、笔记、教辅书、同学或老师讲解等形式,把知识点学会,再来做这道题,并通过高考真题进行巩固练习。(数学推荐朱昊鲲《真题全刷基础2000题》,有高考题精选分板块分难度讲解与训练。)如果它其实是一道中档题或者难题,我有两条建议。第一条建议是,你在有稳定解决中档题的能力之前(十道会八道),可以把解决难题的事情放一放。第二条建议是,学会它的流程分为5步:解剖答案、复原答案、当天重做、刻意练习、后续复习。第一步,解剖答案,是指,你需要搞清楚答案中(你不能在几秒之内想到的)每一步的逻辑——为什么选择这样做?知识点依据和方法依据是什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另外的方法?并批注出来

第二步,复原答案,是指,你需要在脑海中闭上眼睛回忆整个答案的关键步骤——不需要记忆数字,而是记忆关键技巧(如,“韦达定理整体代换”,“把xx换元为x并注意取值范围”),不要死记硬背,而是根据你刚刚做的批注,理解它。如果实在想不起来,可以看看批注——但只看这一步,然后再从头回忆答案。直至你能够完整地把答案在脑海中复原出来。第三步,当天重做,是指,在复原答案以后,或者在当天晚自习等空闲时间,把这道题重做,卡住就看“解剖答案”所写的关键步骤,直至能够顺利做出。第四步,刻意练习,是指,在当天或者当中寻找与它相似的题目——最好是高考题,进行练习。第五步,后续复习,是指,尽量按照艾宾浩斯曲线的建议去复习。但如果复习频次没法那么高,就本周末复习一次,月考前再复习一次。直到你在复习时能一遍做对它。如果是第1次这样“学会答案”可能会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甚至更久,但越用会越熟练的。第三条建议是,如果它不是一道高考题,或者起码市级统考的题目,那么,除非老师要求,否则没有必要与它纠缠。只完成“解剖答案”这一步,根据你解剖出的关键技巧,寻找对应的高考题来完成学会题目的五个步骤。③第三步:收录错题不是所有题都是需要归进错题本及时复习的。高考真题的错题需要复习,学校大型考试(月考之类的)题目质量还行需要复习,平时作业一定是重要的题才复习。(如果老师有硬性要求所有错题加入错题本,没关系,你把自己需要复习的题做上标记就好。)数学物理可能需要复习的题更多,但也需要答题体系的积累。化学稍微少一些,主要还是积累答题体系(大题表述、易错点、常考点、结构化思维答题)。语文英语生物基本就是积累的问题,错的题不是重点,你从错题中积累的东西才是重点。三、一轮复习速成技巧——全科01 理论基础02 实践01 理论基础首先,我们理解一下经济学中三个重要的“成本”概念: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时,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边际成本就是每新增一个单位产品,所要新增的成本;边际收入是多卖一个产品,你能够新增的收入;边际产量是你多增加一份投入,所能够多获得的产量;边际效用是你多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的享受。新增带来的新增就叫边际。简单地说边际成本逻辑:大致来说(数字不准不重要,对比的效果才重要),如果你要考一本,你需要付出500个小时的有效努力。如果你要稳稳地考985大学,你要付出2000小时的有效努力。如果你要稳稳地考top10的大学,你要付出5000小时的有效努力。如果你要把成绩稳定在清华北大录取线上,你要付出10000小时的有效努力。也就是说,你的努力的边际效用,在递减。你画一个xy函数图,x表示的是你的学习时间,y表示的是你的能力分值。你会发现,你最终画出的能力增长曲线,在x轴的0-20 的阶段特别陡,而在80-100的阶段就越来越平缓。现在,你有没有意识到,最划算的学习是什么?就是每一科,先学好这个“0-20”。什么是法则?法则意思是,二成的部分,决定了八成的效果。那么,什么是学习上的法则?就是我们要用二成的努力,学好那决定了八成的效果的部分。你看这个逻辑对应关系:我们花了二成的时间和精力,学到了二成的知识,但是却相当于掌握一个领域的八成。表面上看,我们是二成努力,学到八成。但其实我们不过是二成努力学到二成知识。也就是说,速成本质上依然一点都不快。只不过我们学得更精准。02 实践明白了怎样精准学习,你就明白了速成。而精准学习,需要你深度钻研至少五年本卷的高考真题。市面上教辅总结的五年考点考频只能作为工具。你要想真正明白高考考什么,必须得自己去研究高考真题。每一科高考真题的研究方法是有区别的。在这里回答化学。高考真题和大型诊断考试的试题,都值得你这样做。就像图里一样。对于第7题,搞清楚每个选项在书本上的来源,并复习相关知识。对于其他题,搞清楚并记录每一个你觉得不熟悉的、模糊的考点,记录每一个你写错的大题表述的标准答案、你踩进去了或者差点踩进去了的坑、每一个可以增加进“答题体系”小本子的积累点。比如,我当时实验比较差,我就把第8题的c选项石蜡油分解实验和第11题的每一个实验都标注出了书上的页码,并标注了许多个问题——这些,其实都是我在分析考点的时候,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你看到这个题,它考了这个点,但是它考的只是这一个实验/这一个化合物/这一个工艺流程里面很小的一个部分,它下次可能会考别的,你需要重新看书/看笔记,自己提问并解答。

四、高三四大巨坑——心智损耗的无底洞01 抱怨02 对答案03 自我否定04 畏难情绪“心智损耗”(详细了解可参考知乎策略师@叶修 的文章),是你提高学习效率和效能的最大敌人。抱怨、对答案、自我否定和畏难情绪堪称心智损耗四大无底洞,它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甚至可以在一个场景中全部出现。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次月考结束了,可月考题目有一些偏、难、怪题,甚至还有出错的题目,老师更正很晚导致你在那道题上卡了很久。考完试,你的同桌开始抱怨:“这是什么鬼题?怪就不说了,还有错题!简直浪费我们时间!”你的后桌接上:“就是就是!难道老师们出题之前都不知道检查一下的吗?”你一听,忍不住也加入了他们:“老师怕不是随便在网上找的一张卷子哦!”你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等你反应过来你应该学习时,你猛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十分钟了!这时,你同桌又开始跟你对答案,你发现你俩答案不一样,心头一紧,赶紧文后桌,发现三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于是你更慌了,四处找人对答案,等你几乎把整张卷子你觉得拿不准的题都对完答案以后,你发现自己错了很多,一阵绝望涌上心头,再抬头看钟——半小时过去了!你更绝望了,拿起书却发现自己学不进去。此时,同桌偏偏又问你考得怎么样。你痛心地说你考得非常差,同桌满脸写着不相信,你俩打赌,谁分数低谁是爷爷!等到你终于安静地拿起书,已经过去了四十分钟了。你后悔自己又一次陷入了无意义的讨论和对答案中,心烦意乱。你做了几道题,明明看起来很简单,却一卡一卡的,甚至根本做不出来。你想到差得无法入眼的成绩,想到出成绩后老师的责罚、家长的失望和同学的嘲弄,心中思绪更是纷乱。你再看着这几道题,“我无论怎样都学不会啊!这么简单的题都还要错,难的题又不会做,中档题学了就忘……”你放下书,你拿起你的物理错题本,磕磕绊绊地读了一道题的题目,头昏脑涨,看那些符号就像鬼画符,无力地放弃了:“物理真是太难了,不是我能学会的……”你陷入了颓丧,整个晚自习的学习效率都很低。抱怨、对答案、自我否定和畏难情绪,便同时出现在了这个场景里。或许这有点夸张,但你一定抱怨过、听到过或自己对过答案、自我否定过、畏难不愿思考过……怎么解决呢?答案是:复盘。复盘和总结的区别在于,复盘是动态的,是对曾经发生的事情的推演,是思考并写下解决方案的过程。比如,你对考试复盘,需要对着试卷,揣摩和回忆自己的考试过程、老师讲评的思路,不断和自己对话:整张卷子遇到了哪些问题?在什么地方犹豫了?为什么犹豫?这一处你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当你做到这一题的时候,你在想什么?你应该想什么?你应该怎么想?……你需要写考试日记,在试卷上做各种标注。你的思路需要不断地被还原,被修正,以期达到更加接近正确的道路。你对于心智损耗的复盘也是如此。当你遇见心智损耗时,用一个专门的小本子写下你的动态复盘,将场景和解决方案记下来,尽量每天晚上睡前浏览一遍——不需要记,只是看。不必强求自己犯过一次错,下次就不再犯了。哪怕比上次提早醒悟一分钟,也是进步,也值得高兴。感谢你,阅读至结尾。我是肘子,一个高考经验分享者。我们都有一些“习得性无助”的时刻,会觉得无力、焦虑、恐惧或害怕,甚至是到了觉得怎么努力都无法取得一点进步的、就要放弃自己的时刻。但这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一定不是未来的全部,这不是在预示着高考的滑铁卢,这恰恰是在预示高考胜利的开始。那么,带着“充沛的热情与信念”走下去,告诉自己,“自己是有着无限可能性与希望的自我。”愿与你共勉。祝你,高考顺利。2021.6.22补充:朱昊鲲的争议比较多,但这和2840这一套书到底好不好用是两回事。金考卷、小猿、必刷题、试题调研等教辅上也有很多话宣传自己系列的书、讲学习方法,2840和这些书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教辅。对2840,我的评价是:真题2000>疾风40>决胜800为什么反而把疾风40放在第二位?不就是个拆分了的高考卷合集吗?不是的,疾风40的精髓有且仅有鲲哥在这本书里讲的拆分卷子的方法,40+40+40是个基础配置,你大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改!比如我,就是20+40+60。不过,买不买疾风40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方法,直接用高考卷子来练这方法一样可以。决胜800是这3本书里我用得最多的,也是我觉得跟鲲哥宣传的效果差距最大的一本。基础很差的话,把2000刷完,但不是把整本书一刷二刷三刷,做好标记第二次做错题,第三次再做第二次的错题就好了……它就是一个高考题精选练习册而已,你要用它来夯实基础,而不是让它支配你的想法。决胜800,有余力的话,从自己最薄弱的板块开始做起,不按书本顺序来做。可以先跳过5个辣椒的题。它也只是一个高考题精选练习册,不可能把2000吃透就有100分,800吃透就150分。高考的所有考法不可能都写在2000和800上。再次强调,模拟题不要瞎做,要精选。高考真题/百强校or省内顶尖学校模拟题/大型省市区考试模拟题>自己学校老师选的模拟题(如果你不是百强中学or省内顶尖学校的学生的话)>普通的教辅上的模拟题。

求高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技巧!!!

#高三# 导语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 高三频道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助你金榜题名!

1.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资本主义时代,或者叫做手工工场时代。包括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又称为原始积累时代。

 1、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途径和影响(瓦解封建制度、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促使阶级分化、推动新兴资产阶级展开反封建的斗争:文艺复兴,促使自然科学的突破)。

 2、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三大航海家和三条航线,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后对西、葡,英、法、荷、意大利、欧洲、东方、世界的不同影响。

 3、文艺复兴:自然科学的突破,和日心说有关的科学家的贡献。艺术和文学的人物及贡献。

 说明: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取了宗教异端形式取决于当时资封的力量对比。

 4、理解圈地运动对英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5、熟练掌握革命前英国的经济,阶级,政治,宗教状况,对比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对英国资本主义的不同影响。

 6、如何重新正确理解和辨证评价英国革命的保守性(是必然)。并从经济、阶级、思想、旧势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7、掌握君主立宪制、两党制在英国的形成。

 8、从经济,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革命领导的革命性,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思想发动、国际环境等方面理解法国*比之于英国革命彻底的原因。并正确评价之。

 9、熟练掌握法国*中三个派别的活动贡献和垮台原因。正确评价雅各宾派及其恐怖政策的两面性。

 10、结合史实正确评价拿破仑的内外活动。(内外活动均具有阶段性和两面性)

 11、启蒙思想家提出了那些政治学说,这些政治学说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1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以*封建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任务,早期资产阶级联合人民大众,表现了相当的革命性,经过较为曲折反复的斗争以暴力形式*封建统治,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对后来影响极大。

 13、理解《宣言》,《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的意义和局限。

2.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3.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XX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4.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洛克

 1.主要思想:(“天赋”学说、自由、法治、分权学说)

 ①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学说,即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

 ②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③为防止XX,他提出分权学说(国家大权分为立法权、行和对外权,权力为立法权,属于议会;行属于国王;对外权也为国王所行使)——权力一分为三,彼此制约平衡,就有效地防止了个人的专权。

 2.贡献:

 洛克是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学说的创始人,他的自由、法治、分权学说理论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改造,发展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相对独立、彼此制约的政治理论,对18世纪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组织的基本原则。

 二.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主要思想(人民主权说;平等;社会契约论)

 ①“主权在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天赋(人民是国家的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起来*当权的统治者,夺回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因此人们以暴力*封建暴君的XX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②平等是卢梭追求的首要目标;

 ③为了实现平等的社会,主张通过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契约,建立起人民主权的。

 2.意义

 ①成为法国《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练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②为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依据。

5.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XX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XX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5、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1、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3、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4、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XX

 (3)焚书坑儒

 5、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6、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XX历代都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一、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一)审题方法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包括时间、地点、空间、人物、设问角度 。

如’第20题,“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其中出现“原因”是答题项,主干语是指“转变”(即由分散的抗英斗争到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7世纪到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分联合一致)。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从近四年历史高考选择题看, 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1/3。因此,抓住限定语,无疑是正确作 答的一个前提。

第三,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二)解题方法

1、直选答案。即直接根据掌握教材知识及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可谓“一击即中”。

2、最佳选项

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例:前期的主要功绩在于 :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解析:

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项可以排除;

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是的矛头所向,而不是把矛头主要指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以排除B项。

C项迷惑性最大,因为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前期的功绩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绩,排除C项。

正是前期,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绩,因此,最佳选项是D项。

答案:D

3、因果选择题 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 ,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

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

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例: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解析:本题通过辛亥革命中列强调整对华政策的史实,考查分析历史现象与现象间因果关系及辨别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能力。如掌握好史实,ABD项都能排除。 答案:C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根本原因

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 。

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

②从阶级本质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所在的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不仅有深刻的影响,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③从影响历史事物主要矛盾来分析。每一历史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或主要矛盾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例1: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

例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适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

例3、“府院之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B.总统与总理之间的矛盾 C.军阀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

4、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例:中国***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中,不包括 A.没收官僚资本 B.完成土地改革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解析:本题主要从时间上进行判断,没收官僚资本是在中提出和解放以后人民实行的,发生在1950年6月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由此可判断A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A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5、推理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例:

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D.皇室

解析:如果考生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一系列自上而下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此题就不难选出答案A。

6、排序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做此类题型时可用排除法!!

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议会组建“新模范军”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④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解析:如果考生能记住最先发生的是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可以确定A 两项可能正确,从而排除了BC两项;然后,再分析A对两项的差别,会发现最后的结束,A项是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D项是④查理一世被送上台,据此,可用直接推断法或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A。

7、比较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解析:本题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两个重要文件有关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考查对社会经济主张的理解和评价。两个文献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质思想却大相径庭,一方面是封建性的,另一面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在对两部文献的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作出客观评价后,不难得出结论,既不能“互为补充”,也难以“大同小异”,更不是“完全一致”,而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答案:A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例:“我们让奥地利和法国的这场战争僵持下去,然后我们出动全部兵力挥师南下。”说这句话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 B.加富尔 C.俾斯麦 D.尼古拉 解析:本材料选自1859年5月俾斯麦(时任普鲁土驻彼得堡公使)写给阿文斯勒伯爵的信。通过提取材料提供的奥、法及言论者的信息,再联系当时的历史及地理知识和所列人物,先判断出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的战争,再据“南下”这一指示语而做出判断。答案:C 解题方法:分三步进行:

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二、材料解析题解答

读——是解答的前提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②读懂、读透材料。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 找——是解答的关键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2.从材料与课本(回到教材)的关联——找取相似点。比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这里的关联

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

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

答——是解答的落点 1.注意答好第一问 。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

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

3.注意设问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层次性。

材料题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如何,直接决定着得分差别。

如:19年第46题“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只答出掠夺印第安人或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给1分;两方面都答出的,给2分;答出两方面并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是主导方面的,给3分。由此可以看出,对材料的解析要力求完整深入。

5.注意史学观点的运用。如“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

6.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

三、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

一、审准题目。

准确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因此,审题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试题结构。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

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一题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主干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 主干语又称"中心语"。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

答项语就是求答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通常是原因、影响、异同点、特点、性质、结局、意义之类。

提示语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常用的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等等。

限定语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规定答案要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位于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的前面 。题目的限定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人物、设问角度等,要找出这些要素,将答题范围明确界定出来。

如:"简要评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活动。"一题中带着重号的词语就属于限定语。其中"简要"是对提示语从程度方面进行的限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对主干语从时间范围上进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对答项语从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

当然,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有的是一题多问。有的虽然是只有一问,但问题的各组成部分却不是一目了然。

如98年高考试题第49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

题中的主干语是"这种现象"即"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答项语是"原因",提示语是"说明",限定语是"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

第二,推敲关键词语。

审题中最易于出错的是限定语。对组成限定语的各词语的推敲,往往决定着考生能否按照命题者限定的范围答题。

第三,推测命题意图。只有认识到了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才能算是真正“到位”。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切合题意。

二、找齐材料 “材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与题目有关的基本史实,二是:答题所需的历史基本理论和基本认识。

“收集”当然是指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 三、理清思路 。

1.理清答案的基本结构,筛选要点。设计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相关要点如何组合?等等。 2.研究试题的分值分布,确定答题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分值较高的问项,理所当然是解答的重点。 3.理清试题本身并未明确指出思考方向的问项的解答思路,突破难点。

这些问题虽然难以把握,但它们往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原因"、"评价"、"体会"等等。

①“原因”。 从各个方面阐述此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②“评价”。一般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 消极方面,应从“危害”、“局限”、“不足”等几个角度思考。积极方面,通常又称之为“意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

③“体会”(启发、启示、反映出什么、想到了什么?等等)。

四、规范作答 1.答题格式规范。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2.语言规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 ,用最简捷的语言,最准确地表达考生的思想 。

文章标签: # 知识 # 历史 #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