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马云三次高考励志故事_马云三次高考

tamoadmin 2024-08-01 人已围观

简介1.马云在没有创办阿里巴巴之前,他的生活处境是怎样的?2.阿里巴巴马云创业史3.为什么马云当年学习不好,但是依旧要上大学?4.马云高考只考一分,是因为他太笨?翻出当年的试卷,结果怎样了5.马云曾经三次高考,数学成绩分别是多少淳朴的大学梦奔腾着动人的浪花,马云向往着象牙塔的那一片净土。但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更具悲剧性的是,马云考过三 次大学,两次落榜。

1.马云在没有创办阿里巴巴之前,他的生活处境是怎样的?

2.阿里巴巴马云创业史

3.为什么马云当年学习不好,但是依旧要上大学?

4.马云高考只考一分,是因为他太笨?翻出当年的试卷,结果怎样了

5.马云曾经三次高考,数学成绩分别是多少

马云三次高考励志故事_马云三次高考

淳朴的大学梦奔腾着动人的浪花,马云向往着象牙塔的那一片净土。但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更具悲剧性的是,马云考过三

次大学,两次落榜。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马云蹬过三轮车,跑过小生意,还曾去酒店应聘服务生(因身高问题被拒)。如此几经辗转之后,马云才重新参加高考,学的是外语。

“士穷则弘毅”,“君子修道,不因穷困而改志”,“志立则气盛”。经历了风风雨雨的马云,最终还是看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绚丽的彩虹。成名之后的马云从不回避失败,相反还总喜欢拿当年三次高考自我调侃说“可以帮助成绩不好的人找回信心”。

第一次高考滑铁卢

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人生,而非被动地等待结束。

马云坦诚地说过:“我实在是笨得很,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

马云由初中考高中时考了两次,其中一次数学只得了31分。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好,然而在中国所秉行的“木桶理论”教育方针下,马云依然无法用最出色的成绩证明他的学业。因为根据木桶原理,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马云短板的长度已经短到足以将他的整桶水漏光,这块短板就是数学。马云最头疼的,也莫过于数学。

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全军败北。他垂头丧气,准备去做临时工。他和又高又帅的表弟去一家宾馆应聘,结果宾馆录用了表弟,而他却遭到拒绝。

之后马云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工作,后来通过父亲的关系,马云到《山海经》、《东海》、《江南》杂志社蹬三轮送书。他踩着三轮车帮人家把书刊扎在一起,25本成一包,踩10公里路通过火车渠道转发到其他地方。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浙江舞蹈家协会,为协会抄写文件。就是在舞蹈家协会,他第一次读到了路遥的代表作《人生》。这本书的出现,也许就是冥冥中命运的安排吧!这本书犹如一个引导者,它在很短的时间里改变了马云的思想,进而改变了马云的未来人生之路。

正如路遥之后的《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几乎所有20世纪70年代生人一样,《人生》也影响了许多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也包括马云在内)的那一代。读过《人生》这部或者看过同名影片的人不会无所感受。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的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理想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他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暗暗体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遇事不惊,克服一切困难,以自己的勇敢去笑对人生,用自己的热情去创造人生!

于是,就在那一刻,马云开始下定决心:参加第二次高考。

第二次高考失利

所有成功的人,最初都是从一个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暗下决心的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生活。那年的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然而之神并没有在第二次高考中眷顾马云。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处在高考失意阶段的马云,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有点冷清,有点寂寞,那时候耳边会传来《排球女将》欢快的主题曲,在夜色中,少年马云有些沉醉。

《排球女将》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片中主要角色小鹿纯子甜美的微笑。那时候的中国,尚处在黑白电视阶段,电视节目也非常贫乏,一部从日本引进的《排球女将》,使得各大小城市万人空巷,这部电视剧深入人心——无论是五六岁天真烂漫的小孩子,还是七八十岁步履蹒跚的老爷爷和老奶奶。

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也许小鹿纯子是那个时代的第一个偶像——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应该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

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

也因为小鹿纯子的笑容和执著对马云的激励,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每周日,马云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马云在没有创办阿里巴巴之前,他的生活处境是怎样的?

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读书的时候真的不是一个好学生,他的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说实话,马云是很灰心丧气的,他认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学那块料,于是他开始四处打零工谋生计。他每天踩着一辆装满货物的笨重的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驶。18岁的马云常常望着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当这样一个踩三轮的“骆驼祥子”?他不甘心,他当然不甘心! 有一次,马云踩着三轮去给一家文化单位运书,在金华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他捡到了一本书——作家路遥的中篇《人生》。《人生》里高加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之路,不仅是漫长的,更是充满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将经历一番磨炼。 在经过一番深入思考之后,他决定再战高考。他开始了勤奋地学习。1983年,19岁的马云第二次参加了高考。这一次,他满怀信心。但是老天偏偏喜欢跟他开玩笑,他再次惨败,数学只考了19分。 成绩出来之后,父母都对他不再抱什么希望,认为这孩子注定不是考大学的料,劝他安安心心学点手艺,当个临时工,混口饭吃。 但是马云却仍不甘心,他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个临时工,他要考大学,他明白只有考大学才能改变他的命运。由于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学,所以他只有边打工边复习。他那时常常跑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去学习。在浙江大学,他认识了5个落榜生,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着他们的抱负和理想。他们对着天空肆无忌惮地振臂高呼: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 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马云记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对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马云的表现让余老师大跌眼镜。考数学的时候,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结果这一套,居然套出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这个分数在马云的数学考试史上,绝对是破天荒的伟大成就。马云非常地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成为外语系的一名本科生。 孟亦凡: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高大帅气的形象,没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没有聪明睿智的头脑。他靠的对一定要成功的坚定执著的信念。所以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马云来到他当年一手创立的海博翻译社,题下了四个大字:永不放弃。这四个字,如今在海博翻译社的网站首页上赫然在立。它传达着这样一种精神:做任何事情,你可能会碰到很多很多的挫折与失败,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永不放弃,那么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永不放弃,是马云终生的信仰所在,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在座的所有同学在中考的这条路上共同的信念。 读书时,他的成绩从没进过前三名。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他只上了杭州师院,还是个专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19分。 马云后来常说自己的创业经历至少可以证明:“如果我马云能够创业成功,那么我相信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创业成功。”· 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倒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噩梦般的讨债之旅结束了,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个疯狂的念头。成为“阿里巴巴”马云的想法是,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马云相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找了个学自动化的“拍档”,加上妻子,一共三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创业了。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在早期的海外留学生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商业信息网站,正是“中国黄页”。所以国外媒体称马云为中国的mr.inter 请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阿里巴巴马云创业史

早期的马云,数学这科极差,曾3次参加高考,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第二次高考,数学考了19分,仍然没有成功。马云的第三次高考成绩出来后,数学虽然破天荒地考了79分(那时,数学一科满分是120分),但他的总分仍然属于专科线,离本科线还差5分。

马云的数学虽然极差,英语却奇好。最后因英语优异破格收入杭州师范学院,后稳坐外语系前五名,并当选学生会,还担任了俩届杭州市学联。

毕业后担任英文讲师,大学教师不用坐班,不甘寂寞的他利用工作之余,找了不少兼职:在西湖边成立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当导游;创建“海博翻译社”;到义乌批发小商品……闯荡了几年后,钱没赚多少,超强的活动能力却为马云带来了不小的名气,他甚至还带上了“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的光荣称号。

后来是一家与外商有合作项目的中国公司找到马云,聘他为翻译到美国帮助收账。正是这次美国之行,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不过,在美国,他先是经历了一次“恐怖”:美商想赖帐,将马云禁闭在一个房间里,两天后才把他放出来。接着,惊恐不安的马云到西雅图找到一个朋友,在朋友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意儿值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能赔得起吗?”

由此可以看到马云当时对互联网的一种未知的恐惧。?

回国,毅然辞掉了敬慕的大学教师的职务,借了2000美元,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站“中国黄页”。从此开始发家。?

为什么马云当年学习不好,但是依旧要上大学?

马云创业史马云1964年出生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一个普通家庭。

1982年18岁的马云第一次高考失败下学谋生,先后当作秘书、做过搬运工,后来给杂志社蹬三轮送书。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云在帮浙江舞蹈家协会抄文件的时候接触到路遥的代表作《人生》,这本书迅速改变了马云的思想,马云从书中体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几步”遂下定决心,参加二次高考。

1983年19岁的马云二次高考依然失利,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但受《排球女将》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因为家人反对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但决心永不放弃。

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高考艰难过关。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后因马云同专业招生不满,马云被调配到外语本科专业,捡了个便宜,跌跌撞撞、摇摇晃晃进入杭州师范学院本科。

1988年24岁的马云大学毕业后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

1988年—1995年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期间业余时间在杭州一家夜校兼职教英语,同时帮助别人从事英语翻译。1995年辞去大学教师工作。

1994年30岁而立之年的马云开始创业,创立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

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31岁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却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 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开始设想回国建立一个公司,专门做互联网。马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他立即决定和西雅图的朋友合作,一个全球首创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就这样开始有了创意。并起名中国黄页(chiinapage)。

回国当晚,马云约了24个朋友做外贸的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义上的学生,给他们介绍,结果23人反对,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试。马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还是决定干,哪怕24人都反对,他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调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马云提起当初,赞赏的是自己的勇气而不是眼光。

1995年4月,31岁的马云投入7000元,又联合妹妹、妹夫、父母等亲戚凑了两万元,创建了“海博网络”,“海博网络”从此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产品就是 “中国黄页”。

1996年,32岁的马云艰难的推广自己的中国黄页,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1996年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

1996年3月因为杭州电信的实力悬殊的竞争,最后马云不得已和杭州电信合作,马云的中国黄页资产折成60万,占30%股份,杭州电信投入140万人民币,占70%股份。后因经营观念不同,马云和杭州电信分道扬镳,放弃了自己的中国黄页,并将自己拥有的21%的中国黄页股份,全数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

这年是19年,这是马云创业生涯第一次的失败,这年马云33岁。

19年,马云离开中国黄页后,受外经贸部邀请,加盟外经贸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股份,参与开发了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ob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阿里巴巴。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语打开的那个山洞。

1999年,35岁的马云受够了在企业做事条条框框的束缚、磕绊与畏首畏尾,不甘心受制于人的马云推辞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请决心南归杭州创业,团队成员全部放弃其他机会决心跟随。这年1999年,这是马云遭逢的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失败。

1999年1月15日,马云和他的团队悄然南归。

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家园马云的家中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18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神情肃穆地围绕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快速而疯狂地发表洋溢的演讲“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在这次“起事”的会议上,马云和伙伴共筹了50万元本钱。并按照惯例进行了全程录像,马云坚信这将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在这次会议上马云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从这天开始,马云开始铁下心来做电子商务。

尽管只有50万创业资金,但马云首先花了1万美元从一个加拿大人手里购买了阿里巴巴的域名,并细心注册了alimama和alibaby。他们没有租写字楼,就在马云家里办公,最多的时候一个房间里坐了35个人。他们每天16-18个小时野兽一般在马云家里疯狂工作,日夜不停的设计网页,讨论网页和构思,困了就席地而卧。马云不断的鼓动员工,“***一响,你可不能有时间去看对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诫员工“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阿拉巴巴就这样孕育、诞生在马云家中。1999年3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直至逐渐为媒体、风险投资者关注,并在拒绝了38家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投资商之后于1999年8月家接受了以高盛基金为主的500万美元投资、于2000年第一季度接受了软银的2000万美元的投入,从而由横空出世、锋芒初露,到气贯长虹、势不可挡。直至成为全球最大网上贸易市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并逐步发展壮大为阿里巴巴集团 成就了阿里巴巴帝国。

从1995年接触网络到1999年阿里巴巴问世,马云用了5年的时间,经历了2次失败才获得了第一阶段的成功。从马云的第一阶段创业里程我们可以看出马云的这样几大品格。

1、 不甘落后、永不放弃,三次高考,二次失败只是更加激励

马云坚持不懈,必须成功的信念。

2、 反应敏锐、思路清晰,善于发现和把握网络发展规律。从

中国黄页到阿里巴巴到淘宝到支付宝到阿里妈妈都验证了这一点。

3、 胆大心细、一往无前。先是作为杭州十佳教师辞职下海,

然后离开和杭州电信合作的中国黄页、离开和外经贸部合作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一是大胆,一往无前、不留退路,二是心细,虽然离开其实心中已经酝酿了一盘更大的棋局。

4、 四射、魅力服人。马云先后离开与杭州电信和外经贸

部合作的公司,手下员工都愿意放弃更好条件甘愿吃苦受累追随马云重新创业,当年创业的18个人至今仍然追随马云发展。更能通过个人魅力和吸引某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的亚洲代表蔡崇信放弃工作追随,六分钟搞定软银孙正义投入2000千万美元的风投。

5、 相信自己,理智分析。马云对自己有超级的自信,在阿里巴巴创业的第一次会议上马云就预告了未来,要求全程摄影,以此作为历史见证。很多人说马云狂妄,但马云说过自己创立海博网络的时候靠的是勇气而眼光。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要求合作伙伴“用闲钱投资,不允许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马云很狂很自信,但相信这是他基于理智分析的结果。一个人成功一次是偶然,但马云99年自阿里巴巴创业成功至今的不断发展,我们不能说马云只有大胆和自信,这里面肯定还包含了智慧和理智。

马云的成功绝非单单因为他比我们早创业10年!也许你认为马云恰逢时运,你生不逢时;也许你认为马云资金雄厚,你身无分文;也许你认为马云运气高照,你霉字当头,但你不要忘了马云二次高考落榜,做过搬运、蹬过三轮、当过小贩;你不要忘了阿里巴巴创业之始35个人挤在一个房间,大家要集资才能创业,马云要靠借贷才能发工资;你不要忘了马云身高1米62,体重仅100出头,中国黄页推出之初很多人说他是骗子。马云的创业成功绝非偶然,那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晶,那是信心与实干的结果,那是领袖与团队无间结合。

马云给我们的意义更在于马云说过“如果马云能够成功,我相信中国80%的人都能成功”,如果你能像马云一样敢思、敢想、敢说、敢做、敢为天下先,那你也可能实现自己的阿里巴巴帝国

马云高考只考一分,是因为他太笨?翻出当年的试卷,结果怎样了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这是改革开放至今一直倡导的。很多农村孩子都通过了高考走出了大山,迈向了成功。也有很多农村孩子走出大山后,一直碌碌无为,过着赚一分钱花两分钱的日子。

马云很多人都认识,百度一搜大把关于他的信息。很多人和他都很像,可是唯一缺的就是他那种坚持,不放弃的精神。

马云三次参加高考,每次数学考试都不及格。

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数学只得了1分。我搜了一下当年的考卷,满分120分,没有选择题,只有填空题、高分值的解析题还有附加题。

现在高考,很多老师都会给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一个建议,后面的大题,附加题啥的,如果你不会,写上解,再把题目抄下来,改卷的老师看了都会给一两分。我想,马云这一分,估计也是老师给的感情分吧。

现在,也许很多人看到自己的这个成绩,早早就放弃读书,和同村一样落榜的小伙伴,背上行囊就去打工了。马云当时也一样,他跟他的表弟到一家酒店应聘服务生,结果表弟被录用,自己惨遭拒绝,老板给出的理由是马云又瘦又矮,长相不好。后来马云做过秘书、搬运工人。

他的父亲马来法见他高考落榜后意志消沉,让他蹬三轮给杂志社送书。

各种打击,让一个人自信心受挫自然是免不了的,但是如何在打击中让自己越挫越勇?

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数学提高到了19分。从1分到19分,如果是一个小孩子,估计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或许他们的父母还会各种鼓励他,让他好好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但是当时马云的已经连续两次落榜高考了,他的父母劝他死了上大学的心,好好学门手艺。尽管马云又开始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穿梭于杭州的大街小巷,但是他的内心还是没有放弃过高考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用在这里应该也是合适的吧。

年,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而这次他的数学竟然考了89分。是他对梦想的不抛弃不放弃让他有了这么大的进步,从一开始的1分到现在的89分,虽然他的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是他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许多。而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来了呢。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马云从小就喜欢英语,他的外语成绩也是最好的。这次由于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部分英语优异者获得升本机会,马云也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

进入大学后,马云变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凭借出色的英语稳坐外语系前五名。之后马云当选学生会,后来还担任了两届杭州市学联。

其实,他的经历和很多农村孩子都很像。为了考上大学,走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放弃任何机会。喜欢就去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马云在大学期间成了学校里面最好的学生,工作之后成了杭州市里最优秀的青年教师,还在翻译界闯了一番名堂。

当时的翻译还是很稀缺的,所以也越来越多的人来找到他翻译,正是这个契机,让他成立海博翻译社。

知足常乐虽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不等于可以安于现状。马云当时的工作就是我们所说的铁饭碗,加上他的翻译社在八九十年代里,他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了。可是他并没有安于现状,他还要做得更好。

翻译社其中一名来自西雅图的外教比尔和马云聊互联网,当时的中国,很多地方都还没普及互联网,于是马云开始寻找机会决定创业。

我们这一刻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只有把现在的事情做到最好,才能让以后变得更容易。

马云辞职后,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而当时只有三名员工,马云夫妇还有何一兵。

95年成立的公司年马玉就把自己的股份卖了,用这一笔钱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网站。

99年,他辞去了公职,创立了阿里。每一次的成功,都源自最开始的努力。

如果他一开始就放弃了高考,就没有当时的优秀学生;如果他放弃了翻译社,就没有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如果他放弃了互联网公司就没有那一系列的网站;如果他放弃了他之前所做的一切的努力只是安于现状,那就不会有今天的阿里,更不会有亚洲首富马云。

很多时候,人总会给自己借口,做不到的,做了也不会有结果的,放弃吧。一次又一次地放弃,意味着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你可以放弃,但请你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的时候再选择放弃,而不是还没做就已经放弃这件事。

马云曾经三次高考,数学成绩分别是多少

很多人对马云宣称的“我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表示质疑,但同样也有很多人以此为噱头大加宣扬“学习无用论”。

但实际上,我们只需对1982年的数学(文科)试题稍作分析,就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马云当年除非是数学考试期间心态崩了主动放弃了,否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只考1分的。

马云三次高考两次都是数学拖后腿

很多人只知道马云的毕业母校是杭州师范大学,却不知道马云并非以应届高中生的身份升学的,因为其实早在迈进杭师范的校门之前,马云总共参加过三次高考。

其中两次都是数学拖了后腿。

比如马云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82年,数学只考了1分,这次失利对他造成的打击非常大。

之后的一年里,他先后应聘过酒店服务生、秘书、搬运工人、蹬三轮工人等各种岗位,因为屡碰钉子屡受白眼,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

并且我个人还认为,很可能也正是这一年的经历,让马云更加坚定了要靠读书找到出路的决心。

1983年,马云参加第二次高考,这次比上次有进步,数学考了19分,但总分距离他想报考的大学分数线,依旧望尘莫及。

第二次高考失利后,父母再三奉劝马云“你不是读书那块料,别再浪费时间了”,可马云忍住煎熬,在年毅然再度参加了第三次高考。

第三次他数学考了89分,虽然总分距离本科线还差5分,仅仅只是专科的分数,但由于当年杭州师范的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所以马云被破格升入了外语本科专业。

对当年的马云来说,这次破格录取的经历,几乎有着“鲤鱼跃龙门”般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后,他凭借优异的英语成绩,一跃成为了当年名震外语系的学霸,还陆续当选了学生会和杭州市的学联。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虽然马云的三次高考中,两次都是数学拖了后腿,但第三次高达89分的数学成绩却有力地向我们证明,马云之前并不是脑子不够用学不好数学,而更可能是“没开窍”,或者懒得学。

马云首次高考疑似因数学难度太大而心态炸裂

站在外界的角度来看,马云的三次高考经历中,无疑当属第三次最为,毕竟“专科的成绩被破格录取为本科名额”这种事情,确实还是比较少见的。

但对马云自己而言,或许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的经历,才是他回忆中最不可磨灭的吧。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了。

虽然很多人说,马云第一次数学之所以只考了1分,完全是因为当年题出得太难了,但实际上我们只需对题卷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并不靠谱。

因为那年的数学题目其实没那么难。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数学考卷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但在1982年,数学试卷的第一大题是填表题,大致上和填空题差不多,只是又有些细微的差异。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如果我们找到1982年的数学(文科)试卷,可以一眼就看到,第一个大题的前两个小题,完全就是简单得不用动脑子的送分题。

而要知道,第一个大题一共8分,4个小题,也就是说,只需答对这两个小题,就保底也能得4分。

而除此之外,7分的画图题中也有一个送分题,就算1小题的椭圆我们不要求吧,但是2小题的直线图——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几乎所有高中生都能闭着眼睛答对这个题!

因为这仅仅只涉及了最基本的概念类知识,如果连这道题都答不出来,那你高中三年都在干什么,可想而知……

画图题的两个小题按3分算的话,再加上填表题的4分,那么1982年数学考试中可以保证拿到手的保底分,也是7分。

但马云当年却连这7分都没有拿到手——

个人估计他当年很可能是只答了画图题里的那个“直线”,拿到了1分。

或许对1982年的马云来说,那年的数学题确实很难,但如果连这7分都没拿到手,那就说明这绝对不是难度和能力的问题了,而是一个态度问题。

而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连最基本的保底分都懒得拿了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态炸裂的情况下,当你其他科目都考砸了,而眼前正在考的数学,难度又挺大,如此一来,还考个什么呢?

所以我认为,当年马云随便写了个“直线”拿了个1分,估计都算是给考官天大的面子了。

三、以马云为例论证学习无用论是偷换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云虽然第一次高考时数学只考了1分,但他总共参加了三次高考,并且第三次高考时数学考了89分的高分。

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只比本科线低5分的高考总分,其实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成绩了。

所以总的来说,马云仍旧以一个“准学霸”式的分数升入大学的

所以正因如此,当我看到有人以“马云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来论证“学习无用论”的时候,我真的是产生了一种“惊为天人”的震惊——

真是神一样的逻辑啊……

结语

马云在公开场合宣称的“我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其实是为了告诉大家,正是第一次高考失利后的一系列窘境遭遇,才让他坚定了要自己闯出一条路的决心。

而他第三次高考时高达89分的数学成绩,也有力地证明了,他当年不是学不好数学,只是没有发力而已。

所以说,对于那些“马云当年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如今还这么牛”之类的毒鸡汤,大家还是不要轻信为妙!

马云曾经三次高考,数学成绩分别是1分、19分、89分。

马云,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谷来镇,?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

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担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8年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

扩展资料: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杭州创立。

阿里巴巴集团旨在赋能企业改变营销、销售和经营的方式,并提升企业效率。我们为商家、品牌及其他企业提供基本的科技基础设施以及营销平台,让其可借助新技术的力量与用户和客户互动,以更具效率的形式开展运营。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

文章标签: # 马云 # 高考 #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