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高考易错文言常识及答案_高考易错文言常识
tamoadmin 2024-05-16 人已围观
简介考点简说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1)大纲规定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而又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到的文言实词,特别是《语文》课本课后练习题目中强调的实词。“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虽然有的实词是课本中尚未出
考点简说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1)大纲规定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而又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到的文言实词,特别是《语文》课本课后练习题目中强调的实词。“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虽然有的实词是课本中尚未出现的,但都是可以通过整体语境推断来理解其含义的。
考查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点。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文言实词的主要类别和主要特点
复习时,重点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具体内容见:(1)《语文高考导练》P119页;(2)《高考语文基础教程》P123页;(3)《名师手把手》“备考资料博览”部分。要求学生在复习课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整理。)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同形异义;
4、一词多义; 5、偏义复词; 6、词类活用。
学法建议
1、注重积累
A、充分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B、重视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的积累;
C、从过去十年高考题中积累,最好独立做一遍;
D、加强文言文的课文朗读,整理归纳出常考和易错的实词。
2、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A、掌握常见实词的常见义;
B、对单纯历史文化意义或作专有名来用的实词义可以忽略;
C、不细究涉及较深专业知识的词义;
D、实词义与活用的区别;
E、注意实词“在文中(语境)的意思”。
方法指导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这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
八、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
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晋崤之战》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阿房宫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种树郭橐驼传》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书博鸡者事》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适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
③哪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赋》
④怎么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庶人安得共之 《黄州快哉亭记》
⑤安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容
京中安不得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