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高考虚词整理,高考虚词复习

tamoadmin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一、而1.连词(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②图穷而匕首见。(《史记·荆轲刺秦王》)(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假设,可译为“如

高考虚词整理,高考虚词复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②图穷而匕首见。(《史记·荆轲刺秦王》)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

婉贞》)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②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做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音节助词

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2.代词

(1)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

①豫州今欲何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3.复音虚词

“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做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舒缓语气,可不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介词,相当于“于”

①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比)吾。(《师说》)

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3.用于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词

(1)表示顺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左传·曹刿论战》)

(2)表示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限制或条件,可译为“才”“仅”等。

臣乃敢上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2.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五、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做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做宾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做主语)(《师说》)

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做宾语)(《芙蕖》)

(3)第一人称代词。可用做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做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大概)(《师说》)

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难道)(《游褒禅山记》)

③汝其勿悲!(表婉商,可要)(《与妻书》)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一定)(《伶官传序》)

⑤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烛之武退秦师》)

3.连词

做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表假设)(《送东阳马生序》)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或反诘,难道)(《马说》)

六、且

1.连词

(1)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又”。

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①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七、若

1.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2.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复音虚词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①若夫*雨霏霏。(《岳阳楼记》)

②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八、所

1.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

后序》)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

3.复音虚词

“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示原因)(《出师表》)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示手段或凭借的方法)(《师说》)

九、为

1.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鸿门宴》)

(2)可译为“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史记·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可译为“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鸿门宴》)

2.介词

(1)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表示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②公为我献之。(《史记·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6)表示被动。读“wéi”,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结构。

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3.助词

读“wéi”,常用于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十、焉

1.语气助词

(1)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予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用在形容词、副词词尾,起附加作用,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

(1)相当于人称代词“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3.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是”。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③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在这件事情上)(《五人墓碑记》)

十一、也

1.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判断。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2)表肯定。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表疑问。“也”表示疑问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4)表感叹。“也”表示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表商量。可译为“吧”。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送东阳马生序》)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十二、以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①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问:“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④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①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

(1)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承接,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等。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因果,可译为“因为”。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5)表修饰,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6)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助词

(1)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4.动词

可译为“认为,以为”“用”“行”等。

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5.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十三、因

1.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实施的根据、前提。可译为“根据”“依据”“按照”等。

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凭借、依靠、依赖的事物或条件。可译为“凭借”“依赖”“依靠”“凭(着)”等。

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借助的时机、条件。可译为“乘”“趁着”“趁”“顺着”等。

不如因善遇之。(《史记·鸿门宴》)

(4)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或实施某一动作行为。可译为“通过”“由”等。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2.副词

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3.连词

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时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4.动词

沿袭。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十四、于

1.介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①得复见将军于此。(在)(《史记·鸿门宴》)

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墨子·公输》)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出师表》)

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⑤故燕王欲结于君。(跟、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对于)(《师说》)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①良曰:“长于臣。”(《史记·鸿门宴》)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复音虚词

“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十五、与

1.介词

(1)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史记·鸿门宴》)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连词

和,跟,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3.动词

(1)给予,授予。

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鸿门宴》)

(2)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

(4)赞许,同意。

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十六、则

1.连词

(1)表承接,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史记·鸿门宴》)

(2)表假设,相当于“假使”“如果”或“那么”“就”。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并列,这种用法都是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转折、让步,可译为“可是”“却”,或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2.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七、者

1.代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表示“……的”,“……的(人、东西、事情)”。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鸿门宴》)

2.助词

(1)语气词,用于词、词组之后,表示提顿、说明与判断。经常与“也”配合,组成“……者,……也”这一文言典型判断句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与“如”“似”“若”等相呼应,表示同类事物或类似事物的关系,可译为“……的样子”“……似的”。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十八、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她(们)、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作《师说》以贻之。(代人,做宾语)(《师说》)

② 使之然也。(代物,做兼语)

(《劝学》)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做复指性定语。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

为“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于倒置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6)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意义,译时应省去。

翻泽这一文言文虚词成现代汉语语法开展较为,看是不是译成同一个词。先了解翻泽学过课文内容中的虚词,再较为语段中的虚词。联络语句的总体实际意义和前后文的实际意义,留意辫别前后文的关联。依靠句子的构造,看几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做的化学成分是不是同样。虚词较为:每一组中运用得出的高初中过的另一句子来推论原文中词句的虚词使用方法。认清题型规定,一字一词地揣摩。挑选出一两句不一致的,清除一部分选择项。呼应前后文,一般创作者议论性得话不可以做为选择项,他人称赞得话可考虑到。性情主要表现题答题技巧:先找不可以主要表现题目中规定的每日任务性情的选择项,用排除法挑选。需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先读最终一道题型,掌握大概信息和关键事情。(此题假如规定“挑选准确的一项”则以外),随后带上“谁人?”“何地做什么事?”“结论如何?”“为什么?”等问题对语段认真地默读文章内容,以“事情”为根据对文章内容分层次,梳理文章内容构思。碰到确实不明白的词语,无须心急,与此同时务必用?或别的标记来提醒自身放放先读下面,或许之后联络前后文开展推论当然能搞清楚,或是可以到题型中去寻找答案。

要学好圈圈点点,把人物、关键事情划一划。要先读文言文的最终一题即具体内容的归纳分析题。 这一题本质上可称之为“文言文的白话文译文翻译”。它对人物、对原文具体内容、对新闻事件的剖析都十分清晰一目了然。 要依靠全文推论多义词。文言文的翻泽要首先看此句前边的文本寓意,由于前后文是较好的提醒。除开常用的文言实词以外,还需要在临考看一看教材中注解的别的文言实词,只看注解就可以。文言文虚词要在“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等常用词语上再备考一下。

要多读。仅有多读,才可以产生英语语感,跟英文一样,多读以后,就了解文言文的表达形式,那麼是十分有利于了解文章内容的。要掌握中文的句法结构。最根本的主谓宾,定语、状语的具体位置和词性,文言文中常常会发生倒装句和词类活用,假如不可以掌握句子结构,翻泽的过程中也会困窘。句子结构在网上过多解读,这儿不赘述。翻泽时犹豫不决,画出独特专有名词(人名字、地名大全、官称等),掌握这一语句所在的自然环境,即阐述行为主体的真实身份、影响力、自然环境等,有益于确实不容易的词可以猜。多累积。高考考试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文虚词,这种词全是必须熟练掌握的,不愿死记硬背的,那么就仅有多读文言文。

文章标签: # 可译 # 表示 #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