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散文韩江_2019高考散文阅读
tamoadmin 2024-05-23 人已围观
简介1.名人作家写桥的片段。。3段100字以上。。。最好写出出处反映了王恭为官清廉。附原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àn,竹席),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jiàn,草垫)。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了解)恭,恭作人无长物(多余之物)。”茅盾
1.名人作家写桥的片段。。3段100字以上。。。最好写出出处
反映了王恭为官清廉。
附原文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àn,竹席),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jiàn,草垫)。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了解)恭,恭作人无长物(多余之物)。”
茅盾的散文《归途杂拾?韩江船》中用了“身无长物”这个成语。
名人作家写桥的片段。。3段100字以上。。。最好写出出处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下面是我整理的风门古径探幽散文,一起来看看吧。
风门古径探幽散文 篇1“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时令刚立夏,虽只是夏之初,气温已明显进入季节,“消暑好去处”的话题不时被我们谈论着,便有朋友推荐:炮台的“风门古径”不失是一个好去处。风门古径位于揭阳地都,属桑浦山脉。
周日,风和日丽。一家人沐风而行,追随着夏天的脚步。小车行驶在平坦的206国道上,不过半个多钟头,便入揭阳地都界。一块蓝底白字路标指向“风门古径”。这是一个富于想象的景名,风之门,古之径,一种天然古意先已占踞了心中的好感。大凡风景胜地多依山傍水,山水灵气相依托,相得益彰,风门古径也不例外。
近山麓,遂见一石牌坊山门,背有八角凉亭翼然立于高处,其下流泉淙淙,形成一片小的瀑布。注入了亭下的圆形小池,水清冽见底,有三两小孩卷了裤管,在里头张望着抓鱼虾。我们则穿过山门,踏上蹬道,层层递进,直探胜景幽处。
山腰平台,有何野云庙,石鼓、古井、石廊、九龙柱,榕荫蔽日,茗香缕缕。
前望茂林深处,有龙颈水库,一如天池逶迤,飞鸟鉴影。行至此处,众人已是热汗涔涔。我们在古庙前石井边流连,久违的石井,清冽沁心,令人心生亲切感。遂上前探看,只见幽深的石井,水盈盈可作镜,几株藻类植物从坚硬潮湿的缝隙里探出头来,翠绿了一井的风光。小孩不曾打过井水,央着大人让出球桶,“呯”的一声扔下去,吊上来的水总未及桶的三分之一。女儿跟着打了几次,都没打及一半,有点气馁。我跟女儿说,打井水也是要讲究技巧的,不是人人都能打满桶,如何用索去引领桶,使桶整个汆入水中,使之翻转过来时,满载而上。她胡乱应着,心已跑到别的兴趣去了。
古庙左侧有一老榕,茂密如盖,相传为民间常传的“蚤母仙”所植,蚤母仙的故事在潮汕民间流传甚广,俯拾便能道出曾从老辈人口中传将下来的一两则故事,据说“蚤母仙”为元末山中道人,原名何野云,年青时习天文、地理、土木建筑,后来受挫云游四海,浪迹江湖,除恶安良,就像人们所熟知的济公一样,做了不少好事,造福民间。因其身上衣服破烂邋遢,常有蚤母跳动,外人便称其为蚤母仙,真名反而忘了。我们几人团坐于古庙旁边果林下石凳上,摆茶具、煮泉水、品凤凰山茶,神聊海侃。古庙中善男信女进进出出,虔诚地焚香细祷心内事,缕缕檀香幽香缭绕回旋,扑鼻而来。混合着头上密匝匝的龙眼花香,分不清风从哪边来,又到哪边去?
小憩一番后,我们又动身往新辟的山径直上山巅野云岩。野云岩藏身茂林深处,远眺如鸟巢搭在林间绿波里,行走山径间,闻鸟声相啼,忽隐忽现的山光水色,偶尔在视野中露出冰山一角,让人放飞想象。脚下的路似乎变得更加有情趣了。
山顶上石洞、石室为至高点。然而到达至高点,反而没有在途中的美妙感觉。人在途中,有想象、有期待、有盼头,登山也如人生呀!站在山头,任拂面轻风吹呀吹,或撩起披肩的长发,或吹皱轻柔的夏衣,凉爽至极,教人浮想翩翩,若有所悟。
风门古径探幽散文 篇2一条弯弯曲曲的山径,在山中来回地蠕动。躲藏于山中的石桥、凉亭和瀑布,都被这逶迤的山径搅碎了应有的安谧。在万绿之中露出斑斑靓影,犹如一张巨大的毛茸地毯,围绕着一圈银灰色的花框,点缀着点点绚丽的色彩。
难道,还有什么比信步于风门古径更富有情趣吗?由于树木的遮掩,广阔的天空变成了狭窄的“一线天”。偶尔一两只飞鸟横掠而过,在天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踏足于石桥之上,穿梭于林荫小道之中,歇腿于凉亭之内,品味忘身于自然的味道。
我曾经到过冬天的风门古径。一片灰绿的树木静静地矗立。阳光穿破云层,把树的轮廓倒映着。这里是枝,那里是杈;游客一走过,枝杈便折断了,但游客刚刚走开,枝杈又生出来了。不过,那只是倒影罢了。至于瀑布,虽没有春天像网一样直泻而下,但在干燥的冬天还是给了我们滋润之感。
最近一次到风门古径,时值夏天。凉风习习,太阳尚未升起。周围的岑寂,带给我的是和以往夏季景色所不同的感觉。用光溜溜的碎石板拼凑而成的石径,远眺如藏族的哈达。碧绿色的草地上,一朵朵鲜花朝着天空骄傲地绽放开了花蕾。远处的石门上,“风门古径”四字正栩栩如生。
拾阶而上,与太阳竞赛,因为远处开始射出了红色的光芒。我要在太阳出来之前,登到山顶,观看旭日东升。沿途,我奋勇向上。到达顶峰时,我大汗淋漓,但我可以以胜利者的姿态观看日出的景色。你看,远处的山脉横卧朝霞之间,阳光已经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照耀在山下湖中,红得那么刺眼,红得那么鲜艳。片刻之后,太阳憋足了劲,一鼓作气地从山谷里蹦了出来。一瞬间,山上、山下都红了。太阳那涨红了的脸告诉我们新一天的开始。山顶的大榕树,长须垂到了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伞盖,为游客提供绿荫。一眼古井老实地蹲在伞盖之下,细细地与老榕树叙说着历史。远处山下小湖与山体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山水画的秀丽。
风门古径,她的古老历史,美丽景色已经渗透我们的每一个心灵。
风门古径探幽散文 篇3揭阳风门古径,“古径”很好理解,何谓“风门”却是颇为外地人所费解,原来该古径地处桑浦山脉南端的大尖峰与石龟峰之间的天然山谷,站在谷口,你可以感受到猛烈的风呼呼而来,也许这就是“风门”得名的由来。据地方史志记载,古径就隐匿在谷中的林木深处,它曾经担任着潮州与揭阳、潮阳的交通重任,也就是说,在潮州设为府城之后,这条路就成为揭阳、潮阳两地官民上府城潮州的必经之路了。
风门古径景区位于揭阳市空港区炮台镇境内,在若干年前已经被列为揭阳新八景之一。驱车沿着山坡修建起来的水泥盘山公路可以直抵谷口,下车时,迎接你的就是随意撩拨你衣角裙裾的朔风。站在谷口高处,你可以看到两峰之间夹着山谷,谷中为一水库,名曰:“南陇”。赶上汛期,南陇水库水域开阔,烟波浩渺,铺向远山,与蓝天融为一体,十分壮观。古径便绕着水库边上的山脉斗折蛇行,伸延在树林掩映的山坡上。
初夏走在小径上,重峰叠翠,荔枝新叶婆娑,龙眼嫩芽惹眼,各种野花发而幽香;阳光还不猛烈,清风早已徐来。走累了,你可以在路边的树阴下歇息,一刹那白居易的“清泉石上流”就映入眼帘,无声的泉眼从石缝里渗出的潺潺细流让你想掬一捧送往嘴边,品尝一下那割断了人间烟火污染的'清纯。偶尔也有枯藤老树,只是没有昏鸦,有小桥流水却无人家,有古道西风飞扬,却没有瘦马断肠人的愁苦。一不小心还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走着走着,我忽然羡慕起古人来,他们的生活是多么惬意啊,连路也走得这么充满诗意。假如有钱的话,花一点银子,雇一台小轿,晃晃悠悠,一路倾听莺啼鸟鸣,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如今,我们只能够用休息日,来此放松身心,品尝休闲的生活滋味。
而风门古径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那就是号称虱母仙的何野云在这里修仙,我没有考证,峰上有个野云岩,后来有人在附近建了庙宇。还有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堵文化墙,墙上刻着揭阳本土文化人的一些楹联或是书法家书写的诗词作品。我没有记住上面的内容是什么,倒是同行的当地朋友背出来的一首诗引起了我的注意,随记了下来,我没有问及此诗为何人所作,名为《咏风门古径》:“一谷蜿蜓去,双峰傍地来。清风亦解意,长使径门开。”诗中对风门古径的地理形状的概括描写高度准确,融情入景,是地方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缘何落选?,无暇考究,还是看山去吧。
当地朋友说,风门古径最怡人的时刻是在下午四时之后,日落之前,清风点翠怡人眼,满目红霞映青山。我去得不是时候,看来还要找找时间再去看看罢。
风门古径探幽散文 篇4风门古径,慕名而来,未入古径,一路引人注目的火焰花,如火如荼引领着我们前进。一树树繁华,惹得停车近前观赏,镶着**外缘的橙色花朵,细长的花径,花形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飘动的花粉更像火药似的飞散着,甚是美艳。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火焰花,每一朵都热烈奔放,随风舞动婀娜多姿,如热情的姑娘,欢迎远方来客。这种深具南国风味的花,**和橙色的组合,给人朝气蓬勃、晴朗新鲜的感觉,很有温馨感,真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境界。
风门古径,位于桑浦山将军峰一尖峰与二尖峰之间的山峡,桑浦山是潮汕第一名山,而风门古径在古代是出入桑浦山、沟通闽粤的重要通道,韩江和榕江二江环绕而过,江水依依又因“昔时同南滨海,北麓遍植桑树”而得名。向往已久,乘着草长莺飞好时节,风门古径访古探幽,放飞心情。
春风细,叶冒绿,柳絮轻,远远便望见石碑坊式的山门,古朴牌匾“风门古径”、两旁是“风调”与“雨顺”,通过风门古径牌坊望上去,一条石阶构成的古道两旁绿树夹道通向幽远。我们顺着石阶拾级而上,只因初春,树木开始冒绿抽新叶,四处浮动着花草的芳香和清澈水润的空气,仿如随手拧一把就能轻柔的攥出氧离子般。
在晨曦中,阳光、露珠、花草、树木,融化了一切,生态与生命不分你我的灵动化为一体,不时从远空中传来一二声鸟鸣,在这片土地上,一切是那么的和谐、空灵和美好。
“秋高风自疾,庭野月来幽”走过绿荫古道,绕过亭台楼阁、穿过奇岩怪石,领略一路无限清幽,顺着石阶古道,到达风格独特的风门古庙,庙虽不大在周边名气却不小,但见这里香火兴旺。古庙旁,一棵数百年的古榕树,树枝见证一路的风雨,多少春夏秋冬的轮回在年轮中盘绕,小树长成古树,古树上爬满了老藤,藤蔓上长满翠绿的叶子,老干参天。古榕静静地守候着古庙,望蓝天白云缥缈,看榕树下人来人往,时间融化了界限,把古往今来都连接在一起。
古榕树前的仙泉井,近观井中之水甚为清澈,据说常年不竭、清洌甘甜。仙泉井右侧是“桑浦山文化陈列馆”,下方是“腾龙溅玉”大石柱,石龙栩栩如生朝着中间大龙柱,柱前托起的大石珠珠水涌现,甚为美观。古庙左侧兴建的碑廊,海内外名家墨宝琳琅满目,为风门古径增添传统又新鲜的文化氛围。古道、古庙、老榕、清泉、碑廊、石刻、龙柱……融汇成一体,形成一处优美的自然景观。
“云霞映岳见仙踪,野岭连天留圣迹”到达古径仙踪,遥望宽广平静的江面,就像一条飘带,蜿蜒奔向时光深处……一切经典且美好的事物终需经岁月的沉淀,包括古迹。过了仙踪牌坊,穿穴隙过石涧抵达神庙。一路向上,奇峰、怪石、异洞、清泉随处可见,领略游走于地道式石洞之雅趣,这里还有很多民间传说,古代名人墓碑,人文胜迹荟萃。
平稳的山顶、静寂的古径、独特的岩石,草木清明,真是一处悠闲的好地方。攀石壁登岩顶,眺望远山,层层叠叠,仪态怪异的巨石更是交错架砌蔚为奇观,宛如一幅美妙绝色的山水画。
高陂桥
张胜友
故乡,多么温馨的字眼,而故乡的桥,则引起我更多的思情与眷恋。
每当我从喧闹的大都市回到故乡,踏上故乡桥,乡情的呼唤,童年的回忆,便涌上我的胸间。故乡福建永定,毗邻粤境,系客家祖地,一座座圆土楼散落山涧,点缀着一幅画山绣水——双峰对峙,夹一湾碧水,一泓流泉,绕盘盘绿树;清清的水,有如优美的抒情诗,长长的桥,又似淡雅的水墨画。孩提时代,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溪边戏水,在桥下捉鱼,于是,一道道竹桥、木桥、石板桥,便在我们的梦幻里,织成了春日的歌、七彩的虹。而梦牵魂萦给我留下最多神奇传说的,则莫过于故乡的高陂桥。
高陂桥坐落于永定河坡高路险、悬崖峭壁之间(永定河流注汀江,尔后汇入韩江奔向南海),故得名高陂桥。这是一座单孔石砌廊桥,桥面长百余米,由七十二块石板铺成,两边垒石柱三十六根,桥上盖有一座青砖压面的凉亭,远观如一篷篷船,或泊于江中,或行于浪上,独具风韵;整座桥仅一个拱洞,半轮隐入水中,半轮跃出水面,高二十余丈,结构雄奇,蔚为壮观。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只有一座简陋的木桥。那年端午,洪水猛涨,一怀孕**行至河边,水已漫上桥面;其时,河边聚集一群行者,见水势汹汹,个个面有难色,裹足不前。**因归家心切,毫不犹豫踏上桥去,众人见了,也都壮起胆尾随其后;他们每走过一个桥墩,“哗啦”一声,洪水便冲垮一段桥板,待他们走到对岸,洪水也恰巧将整座木桥冲得荡然无存。众人回望滔滔洪峰,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此刻,一群大雁掠空飞过,雁声嘹亮,听来分明直呼:“王大人——王大人——”行人中一秀才恍然顿悟,大喜道:“敢问列位诸君,哪位姓王?”众人频频摇首。秀才转向**:“敢问夫家尊姓?”答曰:“亡夫小姓王”。
众人听罢,一齐朝**长揖到地:“恭喜大嫂,今日全托贵公子洪福。贵公子将来一定前程无量!”**慌忙跪下还礼:“倘若果有他日时,一定在此造一石桥,答谢父老乡亲!”
后来,**生一子,取名王见川。见川自幼勤奋攻读,学业精进;三十而立,金榜题名,被录为翰林学士。年复一年,王母视儿廉洁奉公,亦喜亦忧——喜则见川官声日隆,不负众望;忧则孩儿虽身居显位,却无半点积蓄;临终之日,只能含泪将当年许下的诺言告知见川。
王翰林得悉此事,遂辞官返乡,在永定河畔办起一座太平学馆,并创办“汲古文会”,广招四方弟子,编志讲学。一日黄昏,落霞飞彩,秋风习习,王翰林信步走到河边,见断桥残墩独立江中,转身问众弟子:“天有缺,炼石以补之。补天者谁?”众曰:“女娲氏也!”又问:“地有陷,架桥以渡之。架桥者谁?”众皆愕然,无以对答。王翰林折下一截柳枝,俯身大书四字:“吾辈诸君!”
于是,众弟子慷慨解囊,八方乐助;永定河畔锤声叮当,大兴土木,翌年建成了这座驰誉闽粤的高陂桥。高陂桥落成之日,车水马龙,四乡同庆,王翰林欣欣然题写了一副楹联:“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乡亲们都汇集高陂桥上,举行闹龙灯盛会——双龙戏珠,百鸟朝凤,孔雀开屏,采茶扑蝶,狮子滚绣球……组成了火树银花的夜世界。据闻,有一年一盏荷花灯不慎从桥上飘落下去,直至端午祭屈原龙舟竞渡,少男少女击鼓举桡,从桥下拱洞穿过时,才恰巧接住。这些美丽的传说,寄托了故乡人们和睦相处、耕读传家、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景。
此刻,我漫步在高陂桥上,犹如翻阅一部乡村典籍,在我眼前铺展开曼妙的画页。举目四顾,“丹桂宫中”一幢幢新楼鳞次栉比,袅袅炊烟,泱泱旭日,为故乡大地抹上一层绯红的色泽,分外妩媚诱人……
(刊于《闽西日报》2011年6月14日第八版“山茶花”,责任编辑:刘少雄)
笔架山与文学双峰
廖文茂
永定,周时属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汉初属闽越国;唐初属晋安郡。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龙岩县属下堡(今永定湖雷)置上杭场,永定地属上杭场管辖。南唐保大十二年(公元954年)徙上杭场于秇梓堡(今永定高陂)。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上杭场升格为上杭县,县治就设在秇梓堡(今永定高陂)。公元1478年,永定置县,从上杭县析出。今屈指算来,高陂古邑已是一个经历唐宋元明清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场县两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了。
笔架山位于永定北部高陂,中峰高耸,翼峰拱秀,三峰鼎立,像古代书房案几上的笔架,笔架山缘此得名。笔架山因其文化情缘,为本邑士人所景仰,视为永定客家文化之图腾象征。永定之所以能出科举状元林大钦,就是因为林大钦居住的客家土楼与笔架山遥遥相对,林大钦天天心仪笔架山的结果。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林大钦钦点状元,皇帝恩准赐建文塔,民间爱状元,俗称状元塔。公元2006年,状元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架山下有一条河,名曰永定河。永定河上有一座石拱桥,名曰高陂桥,建于清乾隆年间,列为闽西八景。相传,为募捐修桥,秀才苏挺秀立了头功,别出心裁地作了一篇《桥赋》曰:“天有缺,炼石以补之;地有陷,架桥以渡之。炼石者谁?女娲氏也;架桥者谁?芳名如下。”主事王见川称之为“绝赋”,曰实难添减一字,命张贴于桥头。建桥与女娲齐名,流芳万代,不论大户人家,还是过往路人,无不解囊襄助,大桥得以建成。高陂桥落建之日,翰林王见川作了一副《桥联》曰:“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对联境界深邃,描摹形象,后人称之为“绝对”。一座高陂桥,为何会出现珠联璧合式的“文学双峰”现象?士人揣摩说高陂桥眺望笔架山的位置最佳,所以妙笔生花。
笔架山,状元塔,高陂桥,三点连一线,对影成风景。难怪永定士人说:攀登笔架,问鼎文峰。心仪笔架,摘桂状元。
(刊于《闽西日报》2011年6月4日第三版“人文”,责任编辑:钟德彪)
桥文化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王贵垣
在福建省永定县高陂镇境内与坎市镇交接之处,至今屹立着一座古老的石拱桥——高陂桥。当年桥上镌刻着劝募建桥的一篇序文和建成后的一副对联。几百年来,这一序一联广为传诵,哺育了永定客家人民,堪称桥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清康熙年间,永定乡贤王见川翰林的母亲从金丰里回到太平里走亲戚,当时正怀着王见川七八个月光景。返程时,遇发大水,河水涨至高陂桥桥面。王母极其惊险地走过了那摇摇晃晃的木桥。到了桥了那一头,惊神未定的王母暗暗立下一个誓言:他日生儿,定教我儿发奋攻读,金榜题名后,我要叫他在此修桥,造福于民。
不久,王母果然生下了王见川。雍正十年(1732)王见川中举,次年(1733)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参加殿试,被录为翰林,一时名声大震。
乾隆十七年(1752),王见川在高陂太平里文馆从事讲学、编纂县志。讲学编志之余,创建“汲古文会”,从课程上物质上帮助学子进修学业。又见馆侧龙岩至永定的交通要道上的高陂桥年久失修,想起母亲遗愿,乃于公元1755年(乾隆二十年)县志完稿之日发起重建高陂桥。秀才苏挺有感于王见川的义举,极力帮助,挥笔写下一篇序文:
天有缺,炼石以补之;地有陷,架桥以渡之。炼石者何人,女娲氏也;架桥者何人,芳名如下:……(下列捐款者名单及金额)
过往行人,见此佳文,纷纷称赞写得好,言简意赅,精悍有力,而又极富文采。不禁纷纷慷慨解囊。不多久,捐得白银三千两,建起了一座至今仍为永定名胜的宏伟壮观的石拱阴桥——高陂桥。桥成之日,王见川心情激动,诗兴大发,题下一副对联:
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
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此联以河的下游为观察点,极赞桥之高、桥之美。构思精巧,格律严谨,词句美妙。(联中或许还含有希冀麾下弟子,能够借助某种神奇力量,直上青云,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意思,在此不与详细表述。)
当地文人西陂林雅韵更是锦上添花,题以“长桥永泰”的横额,既赞桥之结实稳固,永如泰山,又采用谐音点明桥之地址在永定太平里,同时还寓有国泰民安的意思。真正叫人拍案叫绝,叹服“画龙点睛”之功效。
这一堪称完璧的楹联,与苏秀才的序文,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字字珠玑,成为我国桥文化史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百多年来,永定籍学子莫不以此为荣,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为国家为家乡建功立业。远的不说,单以当代为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高陂镇先后出了六位大作家,即: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张胜友,原《文艺报》编辑、今《中国人才》杂志专刊部主任温金海,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局长、原《闽西日报》副总编张耀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炎荣,著名散文诗作家张肇煌以及永定作协主席廖文茂。他们六人谈及自己的成功之路时,无不说自己或多或少地受了这高陂桥一序一联的影响。高陂人历来重视教育,每年高考的上线率雄踞全县全市各乡镇之首,被人称为“高陂教育现象”,业内外人士广为研究、探秘,我想,也莫不与此有关。这正是:
百年百里传佳话
一序一联育后人
(刊于《文化闽西》2011年第一期,责任编辑:唐宝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