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零和博弈,零和博弈作文800字高三

tamoadmin 2024-07-12 人已围观

简介1.美国的教育制度,美国教育的内卷2.工业设计大神凭什么年薪百万?(叁:以终为始 )3.大龄高考是在浪费资源吗? 文/爱知君 “机构抱团”是最近的一个热词,在我们资本市场特有的文化里,吃瓜群众一直都盼着抱团瓦解,作鸟兽散,顺便舔嗜一下“带血的馒头”,但这类股票往往只是一个假动作,让无辜群众一再被打脸,反而巩固了抱团上涨的预期。最近爱知君也在思考这个大问题: 为什么有的股票抱团抱得紧,以年为

1.美国的教育制度,美国教育的内卷

2.工业设计大神凭什么年薪百万?(叁:以终为始 )

3.大龄高考是在浪费资源吗?

高考零和博弈,零和博弈作文800字高三

文/爱知君

“机构抱团”是最近的一个热词,在我们资本市场特有的文化里,吃瓜群众一直都盼着抱团瓦解,作鸟兽散,顺便舔嗜一下“带血的馒头”,但这类股票往往只是一个假动作,让无辜群众一再被打脸,反而巩固了抱团上涨的预期。最近爱知君也在思考这个大问题: 为什么有的股票抱团抱得紧,以年为单位,数年如一日;有的以季度为单位,跟定期报告的频率一致,抱个一年半载就差不多了,最后往往以闪崩收场;还有的抱团是以月累计,跟热恋时荷尔蒙的迭代速度差不多 ,属于只是“耍朋友不领证”那种;再往下可能就不叫抱团了,“短期博傻”,“For one night”,你叫神马都行,考验的是零和博弈厮杀的功力,这点爱知君确实不太擅长。

当你重仓一个长期抱团票,你可能觉得买到了一个假股票,比如茅台、五粮液、爱尔眼科、恒力液压等,躺赢就行,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别人说什么股市八卦你都突然听不懂了,好像买到了一个每年分红30%的AAA级债券一样,就理解了麦道夫基金所承诺的“如时钟一样精准”。

以上是一段抱团凡尔赛,下面进入正题。

首先,爱知君在这里定义一下什么叫做“抱团”,这个是我自己的定义,非喜勿喷。“抱团”是指在一个股票的走势中,众多机构投资者长期控盘,不惧指数长短期调整,走势独立,稳步向上,绝大部分股票与之相比都相形见绌。这里机构投资者包括但不限于社保基金、公募私募基金、保险、QFII、北向资金、纯外资、山寨外资、牛散(牛散不算散户)等。但这些股票对于散户来说充其量只是一顿流动的盛宴而已,但对于机构那就是真吃饭的碗了。在抱团股里面是所谓流水的散户,铁打的机构。

所以研究抱团,本质上是站在高阶上研究机构的决策行为,如果爱知君开门课就叫机构的决策行为学(如何坐好庄),那么机构如何决策呢?爱知君这里只说核心,就三个字—— 确定性,业绩增长的确定性,业绩长期稳定增长的确定性 。如果一个在机构干过的投资者没有把这三个字挂在嘴边,刻在心头,印在脑中,那么他基本连投资的门都没有触碰过。

接下来就说确定性,机构眼中的确定性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重境界是报表的确定性,或者说是报表上数字的确定性 。报表上的数字就是个Number,数字是会骗人的,在我大A股摸石头过河的初期,有些上市公司,你投资人想看什么数字,我就披露什么数字,审计师,那就是来签个字的,当然老外也这样干过,前面说的麦道夫简直要成了一个可以名垂史的专有名词了。不过随着现在审计的规范,会好一点,但如果年报的数字精准增长而业务又是你以高考水平绞尽脑汁也弄不明白的,就得小心一点了。

举个栗子,曾经的创业板抱团第一股,三聚环保知道伐,过来了解一下。这个曾经的创业板市值龙头,一度风光无两,从2011年的一块多涨到2018年的近三十块, 抱团时间之长,走势之稳,也可以算是曾经的业界良心之最了,传说中的公募一哥也曾是它的铁粉(锁仓), 虽然不乏看空资金和报告,但在这漫长的七八年中这些看空人只剩下怀疑人生。爱知君有熟悉内幕的朋友,一发工资就买,当定期存款一样,零存整取,最后不知道取出来没有。

这个公司的灵魂人物刘雷,爱知君也曾觥筹交错过,每次都要讲一遍它的化工原理,好像爱知君是化工专业的一样,什么悬浮床加氢之类术语,你听不懂就对了,最终它还是倒下了,但为毛抱团时间能这么长呢?其实就是增长逻辑的确定性,我们暂不谈技术靠不靠谱,当年这是个地方政府的参股公司,依靠国资引荐其他地方政府,提供低成本资金和场地, 让地方政府参股,不断复制其节能环保产线,依靠自己的保理等供应链公司做出营收闭环,让每一次业绩都better,划出美丽的业绩增长曲线,向机构投喂确定性,慢慢饲养,最后稳稳坐庄。还真有点像to B的“银广夏”了。 最终由于融资成本攀升,技术不过硬,也是轰然崩盘,从18年开始一年多时间回到了起涨点,十年一梦方觉醒。所以落在报表纸面的确定性是最容易被证伪的,且不谈财务,其背后业务及产业的变化,甚至货币政策的风吹草动都会对数字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这种抱团一般坚持个一年就不错了,三聚环保这种也实属罕见。

然后再说一个所谓正面的例子,爱尔眼科,其实很多爱尔粉可能都不知道,爱尔眼科在上市公司的体系之外还有一个爱尔眼科,甚至比爱尔眼科上市体系内的诊所还多。对于表外孵化的这些医院,引用一些pe或保险的资金来投资,盈利成熟后一家一家装到上市公司体系内,所以可以看到上市公司这么多年都有非常稳定的增长, 同样划出一条美丽的业绩增长曲线,让各种机构,特别是外资机构竞折腰。所以爱尔的信仰一直不倒,只要下跌就有接盘侠,背后是基于以上业绩增长的确定性。 当然与三聚环保相比,底层的原因还是一个业务躺着赚钱,一个业务不那么赚钱,你想想屏幕面前过度用眼的你,就是在为爱尔创造潜在的需求。

第二层境界是产业和政策的确定性。投资有句的老话叫精确的错误不如模糊的正确,模糊的正确用现在流行的术语说就是押对了赛道。要押对赛道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产业和政策的风向标,做一头在风口都会飞的猪。 爱知君铁粉都知道,年初我一直在强调龙头越来越集中,采用龙头战法,这个就是产业趋势。吃透这一条的,那么你选择龙头股就不会错,神马医药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造纸的博汇纸业,机械中的恒力液压,茅台等高端白酒,连新上市的金龙鱼,农夫山泉不也就是这个逻辑吗?

这层境界中更高阶的是政策的确定性 ,这一点大家今年深有体会吧,比如光伏,这一点爱知君今年也是特别强调过吧,隆基、上机数控有木有搞,为什么选光伏呢?还不是政策和产业拐点叠加啊,我们承诺的碳中和作业要不要交,下面干活的要不要玩命,平价上网拐点美不美,对这些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对于机构决策更加重要。另外还有新能源 汽车 ,这里就不说了,可以写篇论文了,比亚迪那个call的准不准?最后再举个熟悉的抱团例子,博汇纸业,薅过这个羊毛的有不少人吧,其实投这个也要看政策,一是限塑令对于塑料制品的替代要求,二是纸业并购反垄断的放行,君不知在博汇反垄断通过后,多少机构连夜加仓,而且那还是从低点涨了几倍的位置,照样眼睛一闭买买买,为什么?还是因为不确定性被打消了嘛。这和高瓴高位加仓隆基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三层境界是人性的确定性。抱团最核心的底层逻辑就在这第三层境界中。投资最核心的确定性是满足人类底层需求,这类公司基业长青,具有奠基性和稳定性,它们是真正的时间的朋友,一般会活的比你长。 巴老爷子作业中最有名的可口可乐就是它们中的翘楚,可口可乐其实前生可是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毒品),其中的咖啡因和糖直达神经中枢,让人产生莫名的愉悦。同样最近长得好的酒类、食品饮料等也都是这个逻辑,所以赢得了机构的宠幸。此外爱之君还瞅了瞅其他几个满足人类底层需求公司的情况,如澳门的业 银河 ,永利澳门 在疫情前也是常年抱团走高。满足人们另一个世界需求的 福寿园 也是上市后股价一路抱团走高,只是机构一般都不大想去现场调研。但另外澳洲的一家叫Daily Planet(自行搜索)的公司相信大家都想去现场调研,上市后确实表现如其名,日进斗金。爱知君相信如果教会上市,一定是全世界最大的抱团股,因为它解决了西方大部分人对于生存意义的需求。可惜一度听说要上市的普陀山还没有消息,要不爱知君也一定会长期持有。

再说说爱知君最近去看的永辉超市,且不谈业绩,就说说一般分析师压根不会想到的底层人性。去超市购物一定不能忽略人性中选择权的因素, 人类天生就是需要通过挑选获得满足,生鲜要挑最好的,把不好的留下,俗点说就是占便宜,这三个一万年不会变 。社区团购且不说政策影响,就它完全剥夺了人的选择权,能长久吗?你想想在超市挑到不好的番茄,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团购送十个不好的西红柿,就要骂的狗血淋头,所以研究生意, 研究抱团,最根本的是要研究人性本身,要在有复利效应的关乎人性的生意上下功夫。

除了研究上市公司产品消费者的人性,也要看看经营管理者的人性,激励是不是到位,中低层员工有没有股权激励,生意是不是像茅台一样无需技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一样能够躺赢。这些也是需要全面考虑的人性的一部分,只有两端都兼顾那才是完美的确定性抱团标的。

当然这三层境界的确定性在一家股票上的往往是交织体现的,有的确定性靠短期的财务报表支撑,有的靠投资者的想象力支撑, 般来说产业和政策的确定性不如人性底层的确定性那么硬气,我们在投资中就是要找到直插人性底层的好公司,把筹码更有效率的投向人类基因的最深处。

团的研究市面上太多浮于表面,最后反而被结果打脸,最后爱知君还要提一本书《科学革命的结构》,作者库恩可能是最早系统研究机构抱团的哲学家了,但他研究的机构是科学共同体,研究科学家怎么抱团产生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范式,这点让我深受启发。库恩认为:“ 科学是科学共同体的 社会 实践活动,而不是像波普尔认为的纯粹的逻辑理性的认知活动,科学总会受到科学家的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心理特点及文化 社会 因素的影响,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事业。”这里把“科学活动”成“投资研究”,把“科学共同体“换成”机构投资者“同样适用,吃透了机构投资的范式,投资就毫不费力的打开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了。

美国的教育制度,美国教育的内卷

从发明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再到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导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促进社会进步。未来10年,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那些产业能够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

十年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当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互联网作为新产业从1995年网景上市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信息门户、电子商务、搜索、社交及共享经济等几个里程碑性的产品阶段,雅虎、亚马逊、谷歌、FaceBook、Uber等标杆企业不断将产业推向高点。未来,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往深度精度发展,比如从满足用户的普遍性需求开始向个性化需求延伸。另一方面,“互联网+各行业”成为共识,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推动“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

未来10年,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那些产业能够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下文将细数我们认为的最具投资价值的十余个新兴产业。

1

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不是零和博弈;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OA、CRM、市场营销、B2B大宗商品采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2

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该领域的投资策略为: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3

虚拟现实

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该领域的投资策略为: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4

人工智能

根据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内,未来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5

3D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投资热点,包括: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6

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该领域可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百度、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我们重点侧重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2、无人机领域,我们将重点挖掘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7

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我们认为助老和医用的服务型机器人将领先发展。

8

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事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9

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1、石墨烯的柔性、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特性与目前现有材料相比整体有明显优势,未来应用行业横跨电子、生物医疗、军工、精密制造业、化工等;2、碳纤维是应用相对成熟的新兴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品质好,重量轻,未来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继续努力;3、新型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4、生物基材料,用于齿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10

医疗服务

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投资策略:1、符合医院利益诉求、以医为本的商业模式,比如康复医疗、检验领域,以及高端医学影像领域;2、具有一定门槛的连锁专科医院如妇儿、辅助生殖、眼科、骨科、医疗美容等;3、连锁第三方服务如健康管理、第三方诊断等;4、一线城市的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家资源的高端医院。

11

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1、先进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公司;2、技术驱动型生物制剂公司;3、与基因测序解读、个体化给药相结合的精准医疗公司;4、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新型生物治疗方式,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

12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1、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器械;2、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3、智能家用医疗器械;4、现有成熟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产品。

13

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1、医药类电商平台;2、医疗大数据分析公司;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线平台;4、智能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14

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将挖掘投资机会:1、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

15

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_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NFL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等。因此,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可以关注如下领域:1、体育各个细分领域拥有优质体育赛事IP的运营公司;2、冲击传统体育的电竞行业,包括内容方和直播平台;3、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导流到健康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4、聚焦大众健身的互联网健身上下游公司。

16

文化

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

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可以关注以下细分领域:1、拥有优质IP内容(生产或购买)和强大IP运营能力的公司;2、有海量用户及盈利能力的自媒体和新媒体;3、文化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公司;4、二次元内容聚合社区;5、泛直播平台等。

17

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to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重点关注如下领域:1、顺应高考改革而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质线下培训机构;2、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职业经验分享平台;3、(性价比高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硬件+软件+内容);4、专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优质IP内容生产者。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不便,请联系告知。

点击““咨询””,有商标品牌需求,召唤八戒顾问。

工业设计大神凭什么年薪百万?(叁:以终为始 )

本文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郭凯的一篇读书笔记。通过探讨《贤能暴政》和《贤能陷阱》这两本聚焦“贤能制”来讨论美国教育的书,作者对“内卷”和“鸡娃”等时下大热的社会话题作出思考。

“贤能制”指的是一个社会不问出身,任人唯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自身的才能、努力和成绩,而不是其家庭的财富、阶层或者种族。

“内卷”描述的是一种在微观尺度上不断演化改进看似有进展,但在宏观尺度上处于停滞的状态,所有微观的演化改进从宏观尺度看来类似于零和博弈。

但在美国,当贤能制遇到内卷,就成了一个有毒组合,突出体现在教育上。

《贤能暴政》和《贤能陷阱》都反映了:贤能制看似可以让所有人只要努力就能成才,但这在分化的社会下其实是个假象。随着过去40多年美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社会分化,贤能制看似公平,但反而成了固化阶层和优势的工具。美国家长们的焦虑并非怕孩子受不到好的教育,怕的是社会分层。

两本书开出药方的指向高度重合——改革教育和重塑工作。但在郭凯看来,两本书对贤能制弊端的揭露远超过这一药方,因为问题的根源似乎在于美国社会的分化,而社会分化的根源要远比两位作者主要关注的教育和工作更加复杂。

对子女教育的焦虑似乎也是很多中国家长的状态。郭凯强调,中国如果要避免美国遭遇的“贤能暴政”或者“贤能陷阱”,就需要始终保持一个公平、公正、具有流动性和安全感的社会。

美国教育的内卷——两本反思贤能制的书

文 | 郭凯

图 / 摄图网

贤能制(Meritocracy),也叫优绩制,指的是一个社会不问出身,任人唯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自身的才能、努力和成绩,而不是其家庭的财富、阶层或者种族。

在很大意义上,中国的高考可以算是一种贤能制,考卷面前人人平等,高考能否成功取决于考生自身的才能、努力和成绩,而不是其家庭的财富、阶层或者种族。

内卷(Involution),描述的是一种在微观尺度上不断演化改进看似有进展,但在宏观尺度上处于停滞的状态,所有微观的演化改进从宏观尺度看来类似于零和博弈。

有观点认为,中国一些学生的高考模式就是内卷,学生在应试的准备上越发精益求精,高考的成绩越来越高,针对高考的竞争越来越提前,但最后能被“985”“双一流”“211”高校录取的学生还是那么多。

所以,贤能制和内卷有什么关系?关系就在教育。当贤能制遇到内卷,就成了一个有毒组合,突出体现在教育上。这是我最近读了《贤能暴政》和《贤能陷阱》两本书后得到的印象。

前一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网红教授”迈克尔_桑德尔,他在哈佛大学给本科生开设的“公正”课一段时间在国内也很流行。后一本书的作者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丹尼尔_马尔科维茨教授。两位教授都是美国顶尖大学的教授,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学生都是典型的贤能制的赢家,却不约而同地用“暴政”和“陷阱”这样负面的词汇来描述贤能制。

当然,他们讨论的都是美国的教育,与中国并不相关,但他们指出的问题值得重视。

现象:美国社会对教育的焦虑

桑德尔的《贤能暴政》从2019年震惊全美的大学入学舞弊案说起。事情大致如此:

一个叫威廉·辛格的人从一些富裕家庭收费(几万到百万美元不等),其中不乏社会名流和好莱坞明星,比如出演过《绝望主妇》的艾美奖获得者菲丽西提·霍夫曼,以及出演过《欢乐满屋》的洛莉·路格林,然后辛格通过买通监考官(从而帮助学生在SAT考试中获得高分),或者贿赂体育教练(从而帮助学生获得体育特长生的资格)等各种不法方式,帮助这些家庭的子女被耶鲁、斯坦福等名校录取,美其名曰“走侧门”。威廉·辛格生意做了8年多,生意的收入为2500万美元。

桑德尔举这个例子的含义是多重的,它体现了美国名校录取的激烈,它体现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它更体现了美国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焦虑,以至于为了进入名校可以不择手段。

马尔科维茨的《贤能陷阱》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曼哈顿有个幼儿园,这个幼儿园的学费高达每年5万美元以上,但家长们还是趋之若鹜,使得这个幼儿园的录取率不到5%,比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录取率还低。因此,多数家庭为了提高录取的概率,还得雇“教育顾问”,这些顾问的价格可能高达6000美元,帮助设计方案。通常这些顾问会建议一个家庭申请10个幼儿园,向首选的3个在提供正常的申请材料的基础上还要额外写“情书”,仔细分析这3个幼儿园的特点,从而使得申请的材料和“情书”能够给幼儿园留下深印象。读到这里,美国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立刻跃然纸上。

为什么美国的家长会如此焦虑?以至于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开始激烈争夺,甚至不惜冒违法的危险帮助孩子被好的大学录取。如果仅仅是为了孩子能受到好的教育,似乎很难解释的通,毕竟美国的教育资源很丰富,好学校也不少,竞争的激烈程度似乎不应该那么高。

原因:社会分化下的贤能制导致美国阶层固化和教育内卷

美国的常春藤大学本是等级森严的地方。在二战之前的很长时间,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基本是按家庭出身录取学生的,穷人很少,犹太人很少,有色人种更少,男女还要分开。

在那个时候,哈佛、耶鲁校园里的学生,大概率他们的父母也是哈佛、耶鲁毕业,他们多半毕业于少数几个可以被称为“坑校”的高中,他们中的不少成绩可能并不出众,但他们几乎都有好的出身。

换句话说,二战以前这些常春藤大学的招生有着浓重的贵族制和世袭制的痕迹(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有一些痕迹)。

从两本书的记述看,美国后来大学招生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是缘起于这两所大学。

桑德尔在书中介绍,二战的爆发让国家之间在科技等领域的竞争变得无比激烈,哈佛历史上的传奇校长詹姆士_柯南特(1933-1953年任校长)认为大学需要改变按出身招生的做法,而是应该不问出身,选拔那些最优秀的学生加以培养,他从1939年开始逐步开启了哈佛转向目前的贤能制的招生模式,也就是主要按照学生能力和成绩招生的模式。现在的美国“高考”SAT最早就是哈佛招生时参考的考试,后来慢慢成为全美各类大学录取时均会参考的考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就是第一批得益于这一改革才有机会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平民子弟。

耶鲁大学随后也迎来了自己的传奇校长金曼_布鲁斯特(1963-1977年任校长),布鲁斯特在任上也将耶鲁贵族制的招生模式转向贤能制的招生模式。

哈佛和耶鲁的转变,带动了整个美国高等教育转向贤能制,现在顶尖大学招收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高中生中的佼佼者。

根据能力而不是出身录取学生毫无疑问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也给了普通人通过努力求学而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有很多的人确实改变了命运。前面提到的托宾就是一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等也都是如此,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数不胜数。

但是桑德尔和马尔科维茨都指出,随着过去40多年美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社会分化,贤能制看似公平,看似给了底层人民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实际上只是用另一种不同于贵族制或者世袭制的方式来固化阶层并造成教育内卷。

两本书都提到这么一个事实: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样的顶尖高校,来自收入最高的1%家庭的学生数量要比所有来自收入处于50%和以下的家庭的学生数量加在一起还要多。常春藤大学中2/3的学生来自于收入处于头部20%的家庭。贤能制从结果上看并没有让太多底层的人有翻身的机会。

马尔科维茨的书写得更加激烈。他说,这种不平等从婚姻的选择就开始了,竞争的起跑线根本不是幼儿园,孩子连受精卵都还不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差距了。

2010年时,美国有25%的夫妻双方都有大学学历,而美国的成人人口中有大学学历的比例为30%,这意味着什么?基本是上过大学的跟上过大学的结婚,没上过大学的跟没上过大学的结婚,孩子在出生前家庭的收入和教育水平就会存在巨大差距。

这种差距在孩子随后的成长过程中会越来越拉大,上过大学的父母平均每天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会比只上过高中的父母多一个小时,会更多地给孩子读书,带他们去参观展览、画廊和上艺术课。

到三岁的时候,一个孩子如果父母是职业人士,这个孩子听到的词汇会比父母不是职业人士的同龄孩子多2000万个,认识的词多49%。

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打孩子都打得少,研究生学历父母打孩子的概率只有大学学历父母的一半,是高中学历父母的三分之一,这会让孩子更加开朗、自信和自律。

收入高教育好的家庭会送孩子去更好的幼儿园,受更多的学前教育,到五岁的时候,美国最顶层10%家庭的孩子会比最底层10%家庭的孩子相当于多学37个月的数学,25个月的阅读和29个月的科学。这些还只是在上小学之前的差距。

上了小学以后,教育上的差距会更加拉大。富人的孩子可以选择私立学校,或者住在好的学区上好的公立学校,而穷人的选择则要少得多。

马尔科维茨在书中列了这么一组数据:一个生活在穷州穷学区的穷孩子,平均每年得到的教育大约可以折算成8000美元。一个生活在中等州中等学区的中产孩子,平均每年得到的教育可以折算成12000美元。一个富州的中产孩子,平均每年得到的教育可以折算成18000美元。一个富州的富家孩子,平均每年得到的教育经费可以折算成27000美元。一个非常富裕家庭的孩子如果上的是一个好的私立学校,平均每年得到的教育可以折算成75000美元。这些还只是学校教育上的差距。

校外的各种艺术、科学培训,各种常春藤大学招生时会考虑的昂贵体育项目,还有价格不菲的一对一辅导,富人家庭和穷人家庭之间的差距更大,看看那些练冰球、击剑、马术和到国外游学、搞慈善的有几个是穷人家的孩子就知道了,常春藤大学申请书上的履历中的每一条可能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所以,桑德尔和马尔科维茨都认为,贤能制看似可以让所有人只要努力就能人尽其才,但在一个分化的社会下这其实是个假象,贤能制反而成了固化阶层和优势的工具。

所谓“美国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一切皆有可能,穷人也能白手起家。但事实上,美国的社会流动性不仅远远不如中国这样快速增长的国家,甚至在发达国家中也并不高,反而是像丹麦这样收入分配比较平等的国家社会流动性更好,也就是一个人的成就更少受其出身影响。

桑德尔的书中列举了这样一组数字,一个人如果出生时属于美国收入最低的20%,那么他/她只有4%的几率在成年时进入美国收入最高的20%,但他/她有高达43%的几率在成年时继续处于收入最低的20%。白手起家并非不可能,但在中国或者丹麦白手起家成功的几率要高过美国。

社会分化加上贤能制,就使得教育不只是教书育人,同时也异化成了用来进行社会分层的工具。教书育人的教育可以让每个人变得更好,社会分层的教育则会变成零和博弈,所以就有了教育的内卷。

美国家长们的焦虑哪里是怕孩子受不到好的教育,怕的是社会分层。只是那些为教育而焦虑的父母恐怕还是社会中佼佼者,更多的人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绝望表现为了“绝望之死”(即死于自杀、酗酒和毒品),他们的愤怒成就了特朗普和英国脱欧。特朗普在一次竞选演讲中向他的支持者高呼:我热爱没受过好教育的人!这不仅是在迎合他的选民,也是直接在嘲讽贤能制。

结果:美国自负而焦虑的精英和愤怒而绝望的底层

《贤能暴政》和《贤能陷阱》的区别其实挺大,从思想性上说,个人感觉《贤能暴政》要高于《贤能陷阱》。桑德尔是个哲学教授,天天给学生讲康德、边沁和罗尔斯的人,写的书更有思想性也正常。

桑德尔在《贤能暴政》一书中有一个非常反直觉,但又非常有力的观点:贤能制对社会造成的撕裂比世袭制或者贵族制还要更严重。逻辑是这样的:

世袭制或者贵族制下,上层社会的人占尽便宜,但是心里明白,自己能够享受这些是因为出身好,并非因为自己更努力或者更聪明。下层社会的人虽然屡遭盘剥,无法改变命运,但是心里也明白,自己如此受苦只是因为出身不好,并非因为自己不努力或者不聪明。这样的制度安排下,虽然不公,上层社会的人不会觉得一切都是应得的,下层社会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贤能制就不一样了,贤能制的实质虽然仍是社会分层,也是阶层固化,但贤能制的叙事却是一个奋发图强,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贤能制下,赢者会觉得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自己是因为聪明、努力才能够成功,靠得都是自己,你不能像我一样成功是因为你还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输者不仅要接受失败的结果,还要接受一个无情的事实,就是自己的失败与人无关,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不够努力才会如此,失败也是自己应得的。

所以,在贤能制的叙事下,赢者会变得自负而不知感恩能让自己取得成功的社会、环境、制度和运气,输者则只能愤怒和绝望,因为贤能制下英雄不问出处,自己没能成功就是因为自己不行,这下连安慰自己的借口都没有了。

桑德尔进一步指出,在社会分化的大背景下,政府是不能指望在墙上画一个贤能制的饼来解决问题的。他觉得那些走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家们(克林顿、布莱尔、和希拉里)深陷贤能制的叙事之中,以为提供更多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就能解决整个社会的分配不公,把复杂的政治社会问题寄希望于靠常春藤的优秀毕业生来找到技术性的解决方案,他认为这都是误入歧途。

而他们所在的党因为拥抱贤能制而放弃了传统的为普通劳动者代言的角色,助长了而不是减弱了社会的进一步分化,以至于希拉里在输给了特朗普之后还在说:我赢的地方GDP占到美国的2/3,所以我赢的地方是乐观、多元、活力和向前进的地方。桑德尔话快到嘴边了:这才是你输掉总统选举的原因,因为你只有精英的自负,眼里根本没有那些愤怒和绝望的普通人,特朗普比你更懂那些人。

马尔科维茨的《贤能陷阱》则认为,无论是赢者还是输者,都是贤能制的牺牲品。

马尔科维茨做了这么一个有趣的观察,贤能制之前,有钱阶层也是有闲阶层,生活悠然自得,身份和家产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辛苦工作的都是穷人,因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将就糊口。

贤能制之后,事情就完全颠倒过来了。精英们从小到大都是在极端紧张和高度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下学习和工作,精英的资产不再是过去的土地或者资本,而是自身的劳动力。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既是精英证明自己的方式,也是靠出卖劳动力挣钱的人的命运。而且,因为劳动力不能传给后代,努力也不能传给后代,而且贤能制在道义上也不允许地位的“世袭”,精英们必须非常高强度地培养后代,才能让后代保住精英的地位,这就造成了极大的焦虑。

非精英们在贤能制下反而变得无所事事,但他们的无所事事不是自愿的,不是有尊严的,而是他们的工作不再被需要也不再被尊重,他们也打不起精神重振旗鼓,因为似乎什么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工作究竟是被谁抢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生活的体面,剩下的只有愤怒和绝望。

《贤能暴政》和《贤能陷阱》都引用了普林斯顿经济学家安格斯_迪顿和安妮_凯斯的书《绝望之死》,因为那些死于自杀、酗酒和毒品的人高度集中于没有上过大学的白人,绝望之死带来的死亡率上升导致了美国的预期寿命在2014-2017年三年之内连续下降,这是100多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况。2016年,美国死于毒品过量的人数要超过美国死于整个越南战争的人数。每两周死于“绝望之死”的人数要超过美国在18年的阿富汗战争中死亡的人数。2017年,美国有15.8万人死于“绝望之死”,相当于每天有三架满载的波音737客机坠毁。

“绝望之死”是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也正因为极端,才表明不是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白人不够努力所以才选择自暴自弃。

出路:改革教育和重塑工作

《贤能暴政》和《贤能陷阱》开出药方的指向高度重合,就是改革教育和重塑工作,虽然两本书具体用的药差别非常大。

对于教育,桑德尔提了一个打破贤能制下教育分层和精英自负的办法:在满足一定标准的基础上,抓阄上顶尖大学。

桑德尔的理由很简单:首先,学生之间差别没那么大。他觉得申请哈佛、耶鲁的高中生中,如果在前30%的学生中随机录取,选出来的学生不会有太大差别。

第二,这样可以减少申请大学的“军备竞赛”,因为现在的情况是一个高中生必须打造一个非常完美和有特点的履历才有机会上最好的大学,结果层层传导,最后竞争的起跑线前移到幼儿园甚至更早。按照他的方案,一个高中生只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就有被录取的希望,而且是随机录取,这样很多过度的“军备竞赛”就不必要了。

第三,他觉得这样才能打破精英们的一种错觉,就是成功全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运气。事实上,顶尖大学录取的过程充满了随机性,能否被顶尖大学录取运气的成分很大,人生中的各种成功其实多少也要靠一点运气。如果精英的成功中有运气的成分,那就不应该那么自负,也没有理由看不起那些不太成功的人。

马尔科维茨的方案则聚焦于取消学校的免税地位。马尔科维茨认为,由于在美国学校自身和向学校捐钱都免税,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巨大税收优惠和补贴。但这种税收优惠非常不成比例地流向了好学校,特别是好大学,最终补贴的不是穷人而是富人,结果是加剧了阶层和教育的分化。好学校的钱越来越多,招的学生也以富家子弟为主,这些人毕业以后收入也高,会继续给好学校捐钱。差学校却因为经费不足而无法改善教育质量,而这些学校的学生以平民子弟为主。

对于工作,桑德尔认为应该重塑工作的尊严,特别是普通工作的尊严。桑德尔指出,过去支持全球化的视角存在很大问题,主要是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全球化让生产更有效率,商品变得更便宜,从消费的角度衡量,同样的钱可以买更多更好的东西,所以得出多数人是受益的。即使那些因为全球化而失去工作的人,通常的看法是可以补偿这些全球化的输家。

桑德尔说,首先从来没有真正的补偿全球化的输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纯粹从消费的视角来看全球化忽略了工作对人的重要性,忽略了人作为生产者的意义。那些失去工作的人失去的远远不止是收入,失去的实际上是尊严,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绝望之死”。

所以,要重塑工作的尊严,哪怕做一份普通的工作也很自豪。桑德尔引用了马丁_路德_金在被刺杀之前的一段讲话:如果这个社会要生存下去,我们的社会终将尊重环卫工人,因为说到底那些拾垃圾的人和医生们一样重要,如果环卫工人不工作,疾病将疯狂蔓延。所有的劳动都有尊严。

马尔科维茨的方案则是认为应该创造更多中等技能的工作。他觉得目前美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两种工作: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从事的光鲜的工作和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从事的无望的工作。他认为政府应该想办法,特别是运用税收杠杆,来多创造中产阶级的工作。

他主要的建议是应该取消薪资税(Payroll Tax)的上限(书中说,年工资收入超过13.29万美元的部分不用再交13.4%的薪资税)。理由是,这种税收制度是高度累退的,从事光鲜工作的人收入很高,而且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不用交薪资税。中产阶级的税收负担反而很重。这样不利于创造中产阶级的工作。同时,取消上限后额外的税收收入,可以花在创造更多中产阶级的工作上。有了更多中产阶级的工作,就不至于找不到光鲜的工作,就只能面对无望的工作。

个人觉得,《贤能暴政》和《贤能陷阱》对贤能制弊端的揭露远超过两个作者开出的药方,因为问题的根源似乎在于社会分化,而社会分化的根源要远比两位作者主要关注的教育和工作更加复杂。但不管怎样,改革教育和重塑工作都是应有之义。

对子女教育的焦虑似乎也是很多中国家长的状态。一个简单的解释是,中国人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现在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又有能力更多的对教育投入,而中国高质量的教育供给仍然存在瓶颈,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人不断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和高质量教育的供给尚不匹配,所以才出现了很多有能力的家庭和学生争夺有限的优质学位的情况,进而导致了焦虑。

从这两本书来看,上面的解释还是简单地把教育看成是教书育人,没有考虑到教育还可以进行社会分层。因为担心社会分层而引发的焦虑,无法简单通过增加优质教育的供给来消除。教育如果有内卷,只是更大意义上的社会分层的一种体现。

所有的家庭都“鸡娃”,最后剥夺的是孩子的童年,破坏的是正常的学习规律,结果还是“零和博弈”,从社会的角度说绝对是巨大的浪费和对下一代的伤害。

所以,中国如果要避免美国遭遇的“贤能暴政”或者“贤能陷阱”,就需要始终保持一个公平、公正、具有流动性和安全感的社会

大龄高考是在浪费资源吗?

上一部分我们站在一个宏观的层面,从整个设计市场职位供给的基本逻辑出发,在设计财富的生态地图中定位了财大气粗的公司类型。下一步,我们就讨论一下设计师如何提高自己在地图中的定位向大神靠拢。

有些朋友看完之前的文章后特别悲伤,向我求助,因为他发现自己身处的公司没有在最好的生态位,甚至有人发现自己所在的公司在“又没销量,又便宜”的区间,感觉自己没机会了。我现在看来大可不必那么悲观,其实这种无望的感觉一方面来源于你感受到了自身和目标之间的鸿沟,另一方面看,更多的是你不知道该做什么来改变现状。下面我就针对这两点简单谈一下:

1,你的目标足够清晰吗?

达成目标的最快方法就是:以终为始。通俗点说,找到目标,然后才找方法,进而行动才是最有效的。 但相对应的如果目标找错了,损失也是惨重的。

大家都梦想成为设计大神,我曾经上学的时候也无数次意*过未来。梦想过自己的设计打上大牌Logo被人夸奖,梦想过自己站在世界的设计领奖台上的荣耀,梦想过年少有为有车有房有美女登上人生巅峰。梦想固然美丽其重要,是你奋斗的终极目标,可以源源不断的给人创造动力,但梦想并无法直接让大学生的变成大神,更不能指导你下一步该怎么办。而我说的目标,是达成梦想的一步步阶梯。

没有章法,无头苍蝇式的奋斗最终会让你的梦想实现变成极小概率事件。要想改变现状,我们必须把遥远的梦想这个终极目标分解,分解成具体且可执行的明确阶段性目标。那么一系列具体的问题来了:你心中理想的状态是什么职位?在哪家公司?收入多少?你需要需要完成什么样的跳跃才能接近理想状态?跳跃几次?你未来一次跳跃要去哪里?

我建议各位花时间把自己的情形带想一下这些问题。人的事业发展离不开实力和运气。如果你对上面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越模糊,那么你的事业中运气的成分就越多,梦想实现概率就越小。相反,如果你的的回答很清晰,你事业发展中实力的因素就有可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你距离梦想也就越近。

2,职业路线可规划,也需要规划。

前一篇文章介绍过,设计职场中,公司生态位决定了公司对设计的投入力度,以及给不同生态位对应的公司做了简单的画像:屌丝公司,小康公司,土豪公司。这些不同类型的公司虽然给人感官上差别很大,低生态位的设计师往往对高位的公司望而却步,求职无门,就像我当年在设计公司的时候完全不能像想到可以跳槽去诺基亚。但是随着多年工作观察发现,不同生态位的公司之间虽有门槛,但实际上是有内在关联和晋升阶梯的,找到规律后,是可以规划的。

作为中国ID实际上还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中国制造业的规模红利,老祖宗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跳槽晋升是咱们职业发展的天然优势。相比于新加坡,制造业已经外迁很多年,全岛只留下少数几个竞争力强的制造业企业,基本两个手就数的过来,而全岛ID设计师加起来可能还没中国一家大公司多,跳槽的选择少的可怜。所以在这里的职业发展路线主要靠内部晋升,而且很多时候一个萝卜一个坑,设计师想晋升,就算老板支持,也必须等前面的位置空出来,加上偶尔有外国优秀设计师空降过来填补空缺(笑:比如我),本地设计师的职业发展越发的艰难。这个现象其实不光在新加坡,很多欧洲工业国家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在这些国家已经洗牌结束,只有成熟的硬件公司才得以留存,而ID也随之变得固化。而我国的就业情况就显得丰富多了,其中最重要的优势有两个:

公司多,找个工作还是容易的。(问题是找好工作需要竞争)

公司分层丰富,屌丝公司到土豪公司机会多多,设计师成长以后能力可以通过跳槽快速兑现,不必非在一家公司里面等前辈空出位置。

所以说,在中国ID圈子里,还是有丰富的选择和发展路径摆在面前的。而也正是因为选择太多,反而不知道怎么选,甚至走错一步导致步步错,所以有必要做好规划才走下一步。当然,如果你事业线特别粗,总是有鸿运当头,关键时刻总贵人提携,就不用听我瞎BB了。

3,天花板

如上面所说,中国市场大机会多。在我仅有的几次找工作的过程中,都面临多个选项做权衡选择的情况,就算是有经验的设计师也难免会有选择恐惧症,毕竟选择错了很可能要搭进去未来几年的奋斗,失败成本颇高。所以要想在不同生态公司之间做出合适的选择,就要先了解不同生态位公司对设计师的职业发展的影响。是不是公司不给力就一定没发展?是不是抱了土豪公司大腿就能平步青云?公司给不给力跟设计师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关系?

我曾经跟跟许多设计师的探讨以上问题,多数人认为公司的生态位对设计师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天花板的高度差别。什么是天花板呢?

有很多人把职业发展简单的理解为“去好公司-做好职位-赚大钱”的循环,这是游戏里的上帝视角,逻辑上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职业发展是公司和设计师个人交互才能完成的过程,你能一次次进入公司的上升循环有个前提,就是你也要匹配相应的能力等级。所以, 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是设计师的能力在不停的提升,以促成这一次又一次的循环。而在这个逻辑下有个问题,设计师提升了,公司没有相应的职位怎么办?这种情况,我们称设计师在公司遇到了发展的天花板。 而这个天花板有三个不同维度:

职位: 很好理解,屌丝司一共几个设计师升职两三次就到头了,要么跳槽,要么转行;土豪公司设计团队大,分工不同,策略,前端,后端,不同品类等等需要大量设计师和设计管理人才,设计师就有很多级别,上面还有经理,总监,VP,CDO什么的,够你打拼很多年。

薪水: 屌丝公司的话员工报酬是公司一笔可观开销,设计师跟公司是零和博弈,你拿的多,公司拿的就少,所以公司就玩命压。土豪公司,设计对公司来说更多像是投资,投资的合理,收益可能成比例放大,所以有能力支付设计团队相对满意的报酬,而且对新人来说有丰富的增长空间。

能力: 也跟职位对应,生态位越高的公司整个团队能力越多样化,越前瞻,能供设计师学习提高的空间就越高。这个话题很大,之后我会专门展开。

尽管每家公司天花板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在此就职的设计师的发展。但如果看整个行业,天花板的高度还是很高的(即使是在国内),对于大多数设计师来说,发展空间是充分的。实际上,最终阻止大多数设计师继续上升的远不是企业们的天花板,而是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

4,ID天梯

天花板的概念很好理解,不同规模的公司天花板高度有别也是常识。不过天花板都是在设计圈站稳脚跟的设计师们追求的目标, 相对于还在奋斗爬坡的设计师来说,公司的“地板”则显得更有意义。地板在这里指的是ID最低级职位 ,之所以地板也重要,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进入任何公司,无论这家公司天花板多么高,我们都是从地处往上爬,到达地板的最低要求才能进入一家公司,进而谈能不能做这家公司的CDO才有意义。

不同公司天花板不同,相对应的,地板也是不一样的,头部的土豪企业对人才对优先选择权,所以地板较高。选拔剩下的人才流向下一级公司,以此类推直到专业缺口被填满。所以, 每家公司在ID生态中从地板到天花板就占据一段刻度,而该公司的设计师就在这一小段刻度上爬升,直到跳槽到其他公司的刻度上。

而要想规划自己的未来,了解不同公司之间“刻度”的相对关系尤为重要。否则,就有可能浪费大量精力在不对的公司争取永远得不到的东西,而错过整个职业提升的最佳时期。

如果我们将所以ID行业中不同公司的“刻度”串起来,就会形成ID行业的天梯,然后我们就可以清晰的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时机和方式。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根据经验绘制了一个宏观尺度的天梯图:

(强调一下,是根据工作经验利用业余时间良心绘制,仅仅比靠瞎猜靠谱一点点,如果希望数据精确,欢迎赞助专业调研统计公司数据)

ID职业天梯示意

如何读懂这张图呢?

行业结构: 如所有行业一样,高职位高收入永远是少数人,所以天梯构架是金字塔型,靠近顶端的收入高,相对人数较少。

职位数量: 土豪公司(Top Class Company)是少数叫得上名字的企业在行业顶层,每家公司都有很多设计职位,但因为公司少,提供的职位总体较少;小康公司(Middle Class Company)是众多提供中产ID职位的企业,总体人数高于前者;屌丝公司(Lower Class Company)则是众多设计公司和以设计职位为核心外围的公司,可以吸收大量新毕业人口,人数众多。色块面积体现了就业人口的数量(不明白公司分类细节请参考前一篇文章)

天花板: 每种色块的顶端代表该类公司的天花板,公司商业规模扁平,设计需求通常是短平快,天花板较低。小康公司是行业内站稳脚跟且盈利稳定的企业,设计专业化能得到不错的发挥,相应的天花板有不小的提升。土豪公司是产业领头羊,设计部门每天想着怎么样变成世界第一或者保持世界第一,设计是公司的强大驱动力之一,天花板几乎是整个ID行业的天花板。

地板: 色块下限是公司的最低员工标准,三种类型公司都会收新毕业的学生作为初级设计力量培养(Junior Staff),但上层公司因为具有发展和收入的优势具有毕业生的优先选择权,而底层公司因为人力成本较低可以吸收大量的毕业生。好学校的优势一般就在这里体现,除了好学校能教授给你的知识和能力以外,名校学位,校友人脉,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时候也是强有力的优势。

收入: 图标最左侧暗金字体代表收入,基本上土豪公司初级的技术职位收入是接近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019年为例,北京上海月收入大概1W),而行业最底层收入肯定是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高收入人口主要集中在蓝色和红色企业区域(一个$大概代表一个社均工资,图示肯定不准,但也不夸张,仅供参考)。

专业深度: 最右侧的,初级,中级,资深,高管四个级别。有朋友肯能认为这个不合理,因为公司不分大小都有资深设计师,但显然一般小公司的资深设计师和Apple的资深设计师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所以我的这个分类是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进行划分的,你可以把这个分类简单理解为把设计师像高考一样按照收入考核排行,强行分出高低。虽然粗暴,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个人的收入在某种层面也代表了他能产生的价值(不然,收入高却不能产出效益,公司不开除你才怪)。另外一方面,从公司商业规模来说,顶层公司通常每年发布新产品数以百计,款款都是行业里面拿得出的成功设计,设计的管理资源要能支撑覆盖所有产品,多些也合高级职位也合理。

其他: 这是专业天梯,主要讨论ID专业职位的就业,顶端在去年(2019年)是Apple的J.Ive。各种设计公司的老板们可能超脱于这个天梯之外,拿来对比未必合适。

以这个天梯作为框架,ID可以更直观的观察自己所在位置。虽然我把所有公司高度概括为3个种类,但依照此模型,理论上是可以把所有有ID的公司放在一起排列出真正的天梯的,只不过我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做这些事,我所做的是为了方便说明之后的观点。但作为读者的你,可以把你知道的几家公司套用这个模型看一下,也许会有新的收获。

4,好目标在跳一下就可以摸到幸福的高度

宏观来看,行业天花板不算低,但头部职位就那么几十人,在ID就业人口中是极小比例,对于刚入行一脸蒙圈的朋友们来说,想出人头地成为ID圈子里的头部设计师是小概率事件。就像你妈在你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要你去清华是一个意思。

所以,目标放在行业肩部胸部更为切实可行,如果能在小康的设计公司做到团队的负责人,或者在巨头能做设计专家,年薪大概可以到三倍于一线城市平均公司到达40W+(2019年北京上海标准),我认为就已经可以很好的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了,再努力一把60W+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人人都想做CDO不现实,全世界也只有几个公司真正配得上CDO而已(小公司就一个人也可以称自己为CDO,咱就不玩文字游戏了)。

那么, 同样是年薪60W的话,你是希望去小康公司做老板号令团队,还是愿意去土豪公司做专家钻研顶尖设计 ,又或是其他什么位置?选择哪个,就要看你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了,这也是你要花时间思考的问题。我的浅见是:兴趣所在未必是能力所在,把自己的能力安放在正确的职位,才是最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式。我见过做管理做到心力憔悴主动选择做回设计师的大神,也见过年纪轻轻雄心勃勃登上设计管理者的大牛,大家用不同的形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功方式,这些经验让我知道,成功远不止是做CDO这一个独木桥(虽然我不介意做CDO,笑)。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之前在诺基亚时候有位前辈跟我说的话, 一份工作你要不要继续做下去,你要问自己三个问题:1收入是不是让你满意,2工作你是否开心有成就感,3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是否让你满意。 这三个问题也同样适用于帮助我们把“成功”的目标勾勒得更清晰一点。

在你40岁的时候?你希望自己在什么样的公司?做什么样的职位?拿什么样的收入?做着什么样的设计日常工作?创意?研发?量产?策略?项目管理?团队管理?商业管理?而同时也不要忘了考虑,在你40岁的时候,你是否希望每天回家是否有人关心你,你是否希望有人依赖你, 你是否幸福?

5,下一步的最佳时机

很多时候我们有了目标,但发觉已经浪费了一些时间,甚至在起步上已经有点落后了,怎么办?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提升职业发展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差距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被拉开的。不同类型公司的天花板差别巨大,已经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但加入土豪公司并不能直接让你出任CDO登上人生巅峰。事实上就算你进了土豪公司,也不是直升老板,也还是要从较为初阶的设计师做起,毕竟CDO也是从大学毕业一点点走到那个位置的,所以其实对于大多数入行不久的设计师朋友们来说,大家的起点公司虽有好坏之分,但差距反而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举个例子,就像Dell的初级设计师(2-3年经验),设计综合实力并不比国内设计公司的设计师要厉害(真实的故事,排除英语因素)。 所以在工作初期(大概5年内吧),是一个设计师提升所属生态位的最佳窗口期,因为大家在工作初期能力还没有能拉开巨大差距,通过快速学习和努力还是有很大机会改善自身发展方向的,具体来说这个窗口期就是的能力还没有被更高平台竞争对手甩开的这段时间 。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设计师经验的成长,屌丝公司的设计师们开始逐渐接近天花板,能力提升变得迟缓。这时土豪公司的设计师就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跟初阶设计师拉开差距。这导致很多设计师会在这个时期感觉无力,开始转行。所以,对于还希望做ID的设计师来说, 关键要把握在差距拉开之前的窗口期尽提升能力,争取在天花板到达前移动到更好的平台 。

当然实际情况中,不只有屌丝公司和土豪公司,还有这大量中间状态的公司,从屌丝公司直接跳槽到土豪公司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更多的情况是大家一点一点往上走,从屌丝公司,先跳槽到小康公司,这样可以有效的拉高自己职业的天花板,学到新的能力,为跳槽去更好的平台延长窗口期。比如我有个朋友毕业后进入设计公司,磨练了几年基本功,然后跳去知名代工厂有磨练了一段时间流程和工艺知识等等方面经验,其间也升职加薪,后来成功跳槽到Dell,跳过初级成为资深ID。

在此,我也建议你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结合上面的天梯模型考虑一下自己跟目标之间还差多远?需要跳几次?你还有多少时间?

如果没有能赶在窗口期跳槽更好的平台,也并不是代表就没有机会了,而是你跳槽的阻力更高,阻力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你可能要克服自身压力,降低内心对职业的期望值,就像小设计公司的总监跟土豪公司需要的能力不完全兼容,曾经号令团队的你在新公司可能要重新学过其他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从设计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两个水平相当的设计师相比,也会偏向较年轻的设计师,因为年轻的设计师更好培养和管理。

最后要强调的是,以上窗口期的概念只适用于跳槽,但不适用转行,因为转行很多时候意味着从零开始,也就没有这个所谓的窗口期。就像是从ID转行做会计,那肯定是越早越好,因为做ID的经验对做会计来说基本没有任何帮助。就算是转相接近的行业比如结构或者UX等等,也是越早越好。

6,积跬步以至千里

如果你5年后的事业目标有了,也对下一步该怎么走有想法了,那么咱们该谈谈当下如何行动了。

当下该做什么?当然是盯着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了,目标明确了,但能力才是敲门砖。但现在是个人人都努力的年代,你努力,总有人更努力,所以仅仅靠努力是不足以让人脱颖而出的。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必然是在正确的方向上面做了正确的努力。之前的内容主要描述了“正确的方向”,而什么是“正确的努力”呢?我所说的努力指的是大家通过有意识地学习提升自己技能付出的努力。而正确的努力,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提升合适能力”。这句听起来像是废话,但做起来其实不容易,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思想实验。

大家都知道大神厉害,有很多新手不具备的能力,假设把这些能力罗列出来有10层,而且明确知道掌握了这10层能力也能成为大神,又假设一种能力需要1年学习,10年学成必成大神。那么问题来了,你先学哪一个后学哪一个呢?在理想世界里,我们闭关10不吃不喝学成出来封神。但在现实世界中是我们要边生存边学习,如果一个人把第一层的基本功留到第十年学,基本上你之前可能因为前九年没有找到工作就饿死了。另外,现实世界的职业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CDO的能力也是从毕业生打拼积累而来,非要跳过基础磨练学习怎么做CDO也不太现实。所以,职业发展有其自身节奏的,想让自己快速的成长,你所培养的能力就要顺应这个节奏。 如果你总是可以把眼下有限的时间用来提升未来一两步所需要的能力,让你每次的“下一步”都以最快的速度提升,你就能达成总体职业发展的加速。

那么,更深一层的问题出现了,ID的职业从初级到资深发展的节奏是什么样的?对应什么样的不同的能力?将在下一篇讨论,也是此系列的重点。

请点赞,转发,评论。谢谢

个人认为,大龄参加高考不应该认定为是在浪费资源。国家从2001年就取消了高考对年龄上的限制要求,也就是说,只要符合高考要求的人都是可以参加高考的,而没有最高年龄上的限制。

高考一向是被认为可以改变命运的分水岭。一旦通过参加高考考上大学,那么就认为一个人的一生从此有了目标和方向,大学生的身份那就是天之骄子,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也是找一份体面工作的通关卡,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大都是跟脑力劳动相关的工作,不仅社会地位普遍高于体力劳动者,也是在收入待遇上也是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的。正是因为这种社会的现实,才让人们对高考的认识上升到空前的高度,每年一度的高考也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于是社会上也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群体现象:大龄高考生。也不知从哪一年起,就不断有新闻报道出来,某某大龄考生今年已经是第几次参加高考了。

曾23次参加高考的梁实53岁还在坚持

虽然分数没有上线,或者是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决定继续备战来年的高考。这种本来就存在争议的人物自然就会受到关注,受到舆论的评价,有羡慕的,有点赞支持的,更多的则是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在浪费青春,浪费资源,已经屡考不中了,该干点啥就干点啥吧。何必非得一根筋参加高考不可呢,干点啥不比这样强,要是能考上大学早该考上了。

其实看似大家说的有道理,也是为他们好,但是不要忘了,你不是他们,他们也不是你。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你觉得人家浪费资源,可是人家这也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好吗。人的追求不同只要人家在努力我们就没必要说三道四,指责人家的高考行为,毕竟这就是人家定的人生目标之一。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在追求人生理想的时候,别人也对你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你是会继续坚持,还是会受到打击影响选择放弃呢?恐怕你也是会跟他们一样选择继续坚持下去,因为在你心中认为,理想终有实现的一天。就算不会实现,也会认为我坚持自己的理想我有什么错。这样一想,也就理解了这些大龄高考生,人家也是在追求自己的高考梦想,他们又何错之有呢!

文章标签: # 公司 # 一个 # 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