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政策历史_高考制度历史

tamoadmin 2024-07-25 人已围观

简介1.2023年高考政策最新规定2.高考历史知识要点3.2023高考新政策是什么4.新高考政策和以前有什么区别5.2025年高考政策24年高考新政策如下:2024年高考新政策实行“3+1+2”模式,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为1门首选科目和2门再选科目。其中,首选科目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

1.2023年高考政策最新规定

2.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3.2023高考新政策是什么

4.新高考政策和以前有什么区别

5.2025年高考政策

高考政策历史_高考制度历史

24年高考新政策如下:

2024年高考新政策实行“3+1+2”模式,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为1门首选科目和2门再选科目。其中,首选科目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成。

背景介绍:

高考是中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每个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高考改革的目标:

高考改革的目标是提高高考的公平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好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通过改革,希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注重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期高考改革内容:

近年来,高考改革主要集中在试卷设置、科目选择、录取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例如,在某些地区已经实施了文理不分科的高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科目。

未来可能的高考改革方向:

尽管尚未出台具体的24年高考新政策,但可以预测一些可能的改革方向。例如,高考科目的组合可能会有所调整,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注重综合素质评价:

未来的高考改革有望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不仅仅看重分数,还会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可能引入更多的面试、实践考核或项目评估等方式。

促进个性化发展:

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展示和认可。

高考改革的挑战与机遇:

高考改革既面临着挑战,也蕴含着机遇。一方面,改革需要解决教育分配不均、评价方法不全面等问题;另一方面,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和个人发展的机会。

2023年高考政策最新规定

其他信息:

新高考选历史对应专业有考古学、民族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地理学科、政治学科、世界历史、文物保护技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等。 新高考选历史能报什么专业 历史选科对应专业 1、考古学 2、历史学 3、民族学 4、世界历史 5、汉语言文学 6、文物保护技术 7、地理学科 8、政治学科 9、中国***历史、马克思主义研究等 新高考选历史吃亏吗 新高考政策,选择历史科目是不会吃亏的,如果大家对往年发布出的简章中的专业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就会发现,在一部分高校发布的专业科目要求当中,被立为首选科目的往往是物理以及历史。其次才会对其他科目,比如生物化学学科进行要求,所以想要进入理想的高等院校,不论是理工科专业,还是人文社科专业,历史都是不会吃亏的。在考虑选科时,首要的是考虑自己的兴趣。新高考相比于之前的选科模式,在选择科目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因此可以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以后再进行选科。 除此之外,在新高考政策下,如果选择历史科目,那么在一些高校自主招生当中,都是一种加分项目。比如清华北大自招当中就会要求考生必须选择历史科目,从哪个方面来看新高考选择历史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在选择科目时,不能够只用单一的标准去选择,而是应该结合多方面因素去考虑,如果选择的科目都是文科,将来选大学会有很多弊端。建议文科生选择最少一项理科科目,但最好不要选择物理。 如果仅仅是对一门学科感兴趣,但是自己并不擅长这门科目,在多次的考试中这门科目并不能成为自己的优势反而是自己的短板,那么在选科的时候这门科目应该慎重考虑。可以考虑尽量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这样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总体成绩。 物理属于纯理科科目,如果本身就缺乏理科思维,想要精通学习物理是非常困难的,很难在物理学科当中获得较高的分数,甚至会成为我们无法取得高分数致命点。随着高考的改革,我们要学会适应各种各样的改革,要学会主动出击,这样才能够在新政策下把握住机会,如果你本身历史成绩不错,如果你本身对历史的兴趣会更高一些,选择历史一定不会吃亏的。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一、2023年高考政策最新规定如下:

1、不再具有三大专项报考资格

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包括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三项,由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大学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学生投放专门的招生指标。

对此,各地也有相关报考规定,如甘肃提到,此类考生必须回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国家专项及高校专项的考生户籍、学籍及实际就读地实施区域同一县(市、区)的“三统一”政策。云南也在报考通知中要求,申报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资格的考生必须确保其户籍、学籍、报名、实际就读地均在实施区域的同一县(市、区)。

此外,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从2023年高考起,往年被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上述三项专项报考资格。

2、特殊类型招生迎新变化

长期以来,艺术类、体育类等特殊类型招生备受关注。近年来,高校特殊类型招生出现不少新变化。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进一步减少艺术类校考专业范围,逐步提高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根据教育部规定,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而是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也就是说,2023年高考,将是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最后一年从高校招生环节中选拔。

2021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还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

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

其中,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

2023高考新政策是什么

在文科综合里面,历史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想在高考的时候取得好成绩,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目录▼▼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历代经济政策

●?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1.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

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军功授爵: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皇帝制:

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嬴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隋朝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7.行省制:

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八股取士:

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

●?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文化 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 历代经济政策

1.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3.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4.清朝: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古代的对外贸易

1.西汉时,由于西域交通的沟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运到西亚大秦。

2.唐代对外贸易兴盛。唐都长安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对外贸易经陆路和海路与亚洲、欧洲各国往来。唐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贸易的重点是亚洲,交往对象主要是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

3.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明朝海上贸易的发展。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古代对外贸易开始进入萧条时期。

古代交通

1.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人工运河。

2.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

秦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西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3.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时期

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中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

明代出现造船高峰,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相关 文章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

★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整理

★ 高考历史必考重点知识

★ 高考历史考纲知识点整理

★ 高考历史重要的知识点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要点汇总2020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

★ 高考历史重点必备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s://hm.baidu/hm.js?fff14745aca9358ff875ff9aca1296b3";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新高考政策和以前有什么区别

2023高考新政策如下:

2023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为“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

以前高考将普通高中生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两类,数学试题也是文科理科不同。现在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将依据个人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和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选择确定等级考科目,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

和现行方案相比,新方案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选择性科目由学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以及中学的办学条件和特色。

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高考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心态。充分了解高考有关政策和注意事项,熟悉答题规范性要求,以良好心态参加考试。

2、牢记考场安排。我省高考取“3+1+2”方式,考试期间需要变换考场。请牢记各科目考试时间和考场更换情况,以免迟到和走错考场。

3、带齐考试用品。考生凭准考证、有效件参加考试。提前准备好考试文具,装在透明文具盒(袋)中。严禁携带手机等各种无线通讯工具、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手表等进入考点。考生进入考场时将核验身份并进行安全检查。

2025年高考政策

新高考政策和以前的区别如下:

新高考政策和以前的区别主要是以前的高考是文理分科,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可

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

在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

1.新高考政策和以前考试科目不同。

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在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2”为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择两门。

2.新高考政策和以前考试分值不同。

新高考方案中六门学科均以分数形式呈现,均计入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选一在物理或历史中选一门分值为100分,选二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两门,每门分值100分。总分750分。

3.新高考政策和以前考试试卷不同。

原高考是文理不同卷;新高考方案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不分文理。

4.新高考政策和以前选科组合更多。

选科组合更多,有利于高复考生扬长避短,选择优势科目。在降低语文、数学计分份额的同时,实现取长补短、提升总分。

2025年正式实施新高考模式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新高考模式用3+1+2模式,不分文理科。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

12025年新高考政策 “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中选择。

由于2019年、2020年报考人数的增加,本科录取率有所下降,跌至50%以下,对应出生年份后续几年人口数量基本持平,变化不剧烈,因此,预计本科录取率也将维持在50%左右。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及2035愿景目标纲要》,至“十四五”期末,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60%。这里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之比。适龄人口是指在18岁-22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数。

因为2025年新高考的录取率是不会变的。只要自己保持住全省排名的名次,新高考的难度是不需要考虑的。高考对任何一个高中生来说都必须全力以赴的去应对。每一个高考生想在高考中取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所谓新高考,区别于老高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院或者由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文章标签: # 高考 # 历史 # 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