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高考语文2017河北-2017河北高考语文答案

tamoadmin 2024-09-24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用法:“微”的用法2.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2作文怎么写3.2017浙江语文高考诡异的光是什么 高考诡异的光是什么梗4.2017浙江高考语文中的一条鱼引热议,阅读理解到底该怎么做2017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用法:“微”的用法“微”的用法①隐匿,引申为悄悄地,偷偷地引入,微指左公处(《左忠毅公逸事》)②不浅露,深奥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③小,微小今臣亡

1.2017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用法:“微”的用法

2.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2作文怎么写

3.2017浙江语文高考诡异的光是什么 高考诡异的光是什么梗

4.2017浙江高考语文中的一条鱼引热议,阅读理解到底该怎么做

2017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用法:“微”的用法

高考语文2017河北-2017河北高考语文答案

“微”的用法

①隐匿,引申为悄悄地,偷偷地

引入,微指左公处(《左忠毅公逸事》)

②不浅露,深奥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

③小,微小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

听臣微志(《陈情表》)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石钟山记》)

④地位低下,卑微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⑤轻微,轻

动刀甚微(《庖丁解牛》)

⑥稍微,略微

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⑦(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微太子言(《荆轲刺秦王》)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⑧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

○附微茫:景象模糊不清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附微行:微服出行

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2作文怎么写

一、题目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等于是一篇好作文的开端,题目要新颖,与众不同才能引人注目!

二、开头、结尾

文章的开头是龙头,结尾则是凤尾。开头多种多样,一旦想出好开头,笔头的文思就会源源流出。常见开头有以下几种:1、开门见山。2、提问引人关注。3、概括揭示。4、描写环境。5、倒叙,制造悬念。这样,才会制造一个好开头,才是一篇好文章的开端。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文章中的结尾也是其文章精华之处,有的结尾发人深思,有的结尾自然收笔,有的结尾刁钻古怪,耐人回味,还有的结尾,要挑选一种比较与文章相配的结尾来写,收笔也美观大方。

2017浙江语文高考诡异的光是什么 高考诡异的光是什么梗

今年浙江高考语文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青年作家巩高峰的短篇小说《一种美味》。文章的写作背景置于物质匮乏的年代,描写了主人公6岁时,一家人第一次喝鱼汤的记忆。文章最后写道,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而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正是要求考生对“诡异的光”进行理解。

考试结束后,这套阅读理解题遭遇不少浙江考生“喊难”,而伴随着考生一头雾水,“诡异的光”以及文章原作者巩高峰随即走热。巩高峰在微博回复一名网友的提问时称“本来是搞笑的,谁知道有这么一出”,随即被理解为“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并被指其批判试卷出题人。自6月7日起,“诡异的光”、“巩高峰”和“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相继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而巩高峰也在微博上被众多考生“围观”,向其寻求他的“标准答案”。

6月8日,该文章作者巩高峰作客扬州高校,首次公开回应称,“诡异的光”没有意义,每个人理解不同,考题影响了考生分数,他向考生表示歉意。

2017浙江高考语文中的一条鱼引热议,阅读理解到底该怎么做

巩高峰: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描写苦难,用的是反讽的方式,其实是很隐晦。结尾这一句突然逆转,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一层是鱼的美味本身,另一层是通过这种鱼未入锅的结局,揭示一种在浅层次“美味”之外的思考。

文章标签: # 高考 # 语文 # 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