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2007北京高考语文答案_2007北京高考语文答案详解
tamoadmin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1.北京高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2.求06 、07、08年北京语文高考满分作文3.怎样才能免费下到历年(1952年起)语文高考题4.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5.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答案:A(A zhì yì zhuó B yíng/yún pàn bǎi C mǔ/móu jiǎo qiǎ D lì nài/nà yè )2、答案:B(红字为错别字,正确的分别为
1.北京高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求06 、07、08年北京语文高考满分作文
3.怎样才能免费下到历年(1952年起)语文高考题
4.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5.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答案:A(A zhì yì zhuó B yíng/yún pàn bǎi C mǔ/móu jiǎo qiǎ D lì nài/nà yè )
2、答案:B(红字为错别字,正确的分别为:罗 诵 炼)
3、答案:A(僧多粥少:比喻不够分配之意。此处应改为“供大于求”)
4、答案:D(A语意重复累赘,去掉“比较合适” B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C 介词缺失,“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
二、(9分,每小题3分)
5、答案:B(解析: A项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价格上涨”错,可见第二段;C项中“可以避免”错,同时瓦斯的开发不是为了“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见第五段;D项中“促进我国解决煤矿的气权、矿权分置问题”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瓦斯,条件与结果关系颠倒,见第六、七段。)
6、答案:D(解析:A“煤矿企业可以采气却无法采煤的情形”说法错误,应为可采煤却无法采气。见第六段;B“人们所能观测到的90%以上的温度上升”与原文“观测到的大部分温度上升”不吻合,见第四段;C“对外合作权”错。见第六段。)
7、答案:C(解析:“就能够”太绝对化)
三、(9分,每小题3分)
8、答案:D(占数量,居半,有一半)
9、答案:D(A连词,来/表修饰的连词,相当于“而”;B于是,连词/竟然,副词;C代词/表祈使语气D读音wèi,介词,替。)
10、答案:B(“他最终未接受”错,原文“辞不许”的意思是贺仁杰推辞而皇帝不许,最终他收下了并拿回去告诉了他的母亲,然后将这笔钱财分给了宗族之人)
北京高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很全的文学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高中语文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第二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第三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第四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第五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第六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考文学常识专题测试及答案
文学名著多项选择题强化训练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小检测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文学体裁常识复习大全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1-33)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34-44)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45-49)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50-80)
高考文学常识训练精编版
高中文学常识之作家作品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精讲精练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小检测
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
与教学大纲规定背诵篇目相关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资料
识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外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文学体裁常识
高考文学常识复习中的三大盲点
文学作品“三部曲”
第一册文学常识
第二册文学常识
第三册文学常识
第四册文学常识
第五册文学常识
第六册文学常识
文学流派
古书之最
名人别号
名家散文的特点
文学常识巧记忆
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近20年文学和文化常识高考题选
高考文学常识专题测试及答案
高考文学常识重要考点精编
高考语文教材文学常识经典试题40道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题汇编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它也称《诗》或《诗三百》。《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骚体诗”(积极浪漫主义)创始人。著有《离骚》《九歌》《九章》等二十五篇,收在西汉刘向编的《楚辞》里。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列子,战国前期郑人,名寇,又名御寇。《列子》相传是列子所作,原书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湛辑注的,内容驳杂,其中保存了一些先秦优秀的寓言和神话传说。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为墨家经典之作。
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韩非(?-公元前233),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为法家重要著作。
吕不韦(?-前235),战国时秦相。《吕氏春秋》相传是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的,一名《吕览》,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班固在其父班彪所著《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历时二十余年修成的。全书一百二十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原作散失,有干宝辑录本。干宝,字令升,东晋蔡(今河南新蔡)人。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著作《三国志》是一部国别体纪传断代史。
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
范晔(398-445)南北朝时南朝宋的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人。《后汉书》纪、传的作者。
刘义庆(403-444),南朝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又名《世说》《世说新书》。
刘勰(约465-约532),南朝梁代文艺理论家,著作《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有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水经注》。
钟嵘,南朝梁文学批评家。著作《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
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唐初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作品有《王右丞集》,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诗人,有“诗仙”之称。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著有《李太白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诗作有“诗史”美称,其诗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著有《杜少陵集》。
岑参(约715-770),唐边塞诗代表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有《刘梦得文集》。被时人称为“诗豪”。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人,唐代文学家。著有《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杜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著有《樊川文集》。代表作《阿房宫赋》《泊秦淮》等。
李朝威,其作品《柳毅传》是唐传奇名作。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
罗隐(833-909),晚唐文学家。诗歌、杂文在晚唐独树一帜,鲁迅对其评价很高。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以清丽精炼的语言,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词成为抒情言志的新体诗,对后世词坛影响极大。著有《南唐二主词》(包括其父李璟的词)。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屯田”“柳郎中”。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有《乐章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坛领袖。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实。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朝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东坡全集》。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宋朝词人。以文学受知于苏轼,他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人。著名的女词人。有《漱玉词》传世。其词婉约清新,被称为“易安体”。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诗人,平生作诗近万首。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人,南宋理学家。主张“文以载道”,用形象的诗歌来阐说抽象的理学和人生哲学。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名的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为主,词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朝词人。与周邦彦并称“周姜”,两人都精于音律,自创新调,是格律词派的代表。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有《文山先生全集》。
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
王实甫,元戏曲作家。著作《西厢记》是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在元杂剧中有“天下夺魁”的艺术成就。
马致远(1250-1323),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家和散曲作家。代表作《汉宫秋》《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合称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今湖北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曾为文反对复古,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著有《袁中郎全集》。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家。《西游记》是长篇神话小说,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归有光(1507-1571),人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古文家、散文家。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代表作《项脊轩志》。有《震川文集》。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杂剧家。《牡丹亭》是一部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爱情故事的杂剧,它与《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编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张溥(1602-1641),明代文学家,复社领袖。著有《七录斋集》。
黄宗羲(1610-约1695),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著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前集》等。
李渔(1611-约1680),字笠鸿,号笠翁。清戏曲理论家。著有《李笠翁一家言》。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金上海松江)人。南明诗人、抗清将领。有《夏完淳集》。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方苞(1668-1749),字灵皋,号望溪,清安徽桐城人。他与刘大魁、姚鼐合称“桐城三祖”,为桐城派代表作家。
彭端淑(1699-1779),清代四川人。著有《白鹤堂文集》。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为批判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讽刺小说。
李汝珍(约1763-约1830),清小说家。长篇小说《镜花缘》通过叙述唐敖等游历海外的见闻和唐闺臣等100个才女的故事,批男尊女卑,赞女子才能。
洪升 ,清戏剧家。戏剧《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
孔尚任,清戏曲家。戏剧《桃花扇》,借写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
曹雪芹(?—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我国古代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灭亡的历史趋势。
求06 、07、08年北京语文高考满分作文
1. 200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文言文翻译
新浪教育,语文原卷
二、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
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①。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②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
①肄:学习、练习 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直至……终了
翻译给你了,呵呵
2. 跪求高中语文阅读 文言文答题技巧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萌萌教育 最全文言文答题技巧,帮你整理好了一、预备知识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预备知识三:其他高频词汇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二、如何答好每一道题1.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
3. 急(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
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
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后汉书》卷三十一)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 B.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 C.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 D.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守梁统深相敬待 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 B.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C.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3.下列各句补出的省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常迎(孔奋)于大门,引入见母。 B.如何今去,(我等)不共报德! C.吏民感(孔奋)义,莫不倍用命焉。
D.冀当退却,而(贼)击之愈厉。4.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 ) 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③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④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⑥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
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6.(1)把第二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斜线为下面语段划线部分断句。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君 子 之 学 也 人 于 耳 藏 于 心 行 之 以 身 君 子 之 治 也 始 于 不 足 见 终 于 不 可 及 也参考答案1.D(句中的“退却”古今都指畏难后退;其余三项,“扰乱”,现在有搅拌,使混乱不堪的意思,在文中是指政局不稳,纷扰混乱;“通货”,现在指货币,在文中指通商贸易,做买卖;“清洁”,现在指没有尘土污垢,在文中指清正廉洁)2.B(两个“既”字,都是副词,相当于“已经”“……之后”。
其余三项,A项前一个“相”字,在这里都偏指一方,可译为“他”;后一个表“互相”。C项两个“而”字,前一个是连词,可译为“并且”或者不译;后一个是转折连词,译为“但是”。
D项的两个“以”字,前一个是介词,译为“把……”;后一个是介词,译为“因为”。3.D(句中省略的是“孔奋”)4.C(①句是说其他到这里来做官的人,与孔奋无关;④句是当地百姓的行为;⑥句表彰的是他守城的功绩,而非廉洁。)
5.A(“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是说他年轻时跟刘歆学习《左传》,不是给刘歆讲授)6.(1)孔奋在作府丞的时候,就已经被大家敬重,等到他被任命为太守后,全郡的人没有不改变自己的操守的,(向他学习的)。(“见敬重”应该译为“被敬重”,“拜太守”应该译为“被拜为太守”,“改操”应译为“改变自己的操守”。)
(2)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臧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参考译文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年轻时。
怎样才能免费下到历年(1952年起)语文高考题
他们
我在美国纽约结识他们——父与子,纯属偶然。
那是在纽约街头,居然有一位导游手举着一面五星红旗,为游客带队,引来众多美国人的注目。
美国仿佛是星条旗的海洋。在美国很多高楼大厦顶上,一年到头飘扬着星条旗。很多美国人在家门口挂起星条旗,在集贸市场的小摊上挂起星条旗,就连轿车的车尾也贴着一面星条旗……在如此众多的星条旗之中,难得一见五星红旗。我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顶上以及纽约联合国大厦前面的广场上,见到五星红旗。正因为这样,他在车水马龙的纽约街头高举五星红旗,理所当然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他四十多岁,中等个头,穿一件鲜红的滑雪衫,在美国旅游社里担任“纽约一日游”的华语导游。我到过纽约。这一回,再度来到纽约,为了能在短时间内重游纽约的主要景点,参加了“纽约一日游”,结识了这位手举五星红旗的导游。
他说,现在中国强大了,从中国大陆前来美国、前来纽约的朋友越来越多。中国朋友们到了纽约,总想好好认识一下这座世界超级大城市。打起五星红旗导游,使中国朋友感到特别自豪。再说,用鲜艳的五星红旗带队,也便于让旅客们在万头攒动的纽约市区找到导游。
美国旅游社的人员精干,导游兼司机于一身。他熟悉纽约的大街小巷,驾车在车流似潮水的纽约,如鱼入水。一边驾车,一边用标准的普通话向游客解说。
我猜想,他来自中国大陆。一问,果真如此。他告诉我,他的经历跟时代“同步”:在“文革”中他当过“红小兵”;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国旅”当过司机;在“改革”岁月,当过房地产公司总经理;然后随着“开放”大潮前来美国做生意……
他在美国当导游,纯属偶然:新来乍到纽约,他买了旅游票,参加旅游团。在半路上,旅游车出了故障,抛锚了。司机怎么也修不好,万分焦急,打电话请老板赶紧派人前来修理。这时候,他捋起袖子,三下五除二,修好了。司机问他怎么这样内行,他回答说在国内时干过这一行。这消息传到旅游社的老板耳朵里,老板急急找他,恳请他重操旧业。老板如此着急,是因为来自中国大陆的旅客越来越多,而会讲普通话的导游实在太少。过去,纽约华人旅游社的客源主要来自港台,所以导游也来自港台,用英语、粤语、闽南语解说。眼下,中国大陆“富”起来了,大批中国大陆游客涌来,急需会讲流利普通话的导游。他不仅会讲一口不错的普通话,而且英语、闽南语、粤语也都行,何况会驾车、修车,又有旅游社的工作经验。老板理所当然“盯”住了他。就这样,本来准备在美国经商的他,在纽约当起了导游……
也正因为他来自中国大陆,对五星红旗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在到处飘扬着星条旗的纽约,打起了五星红旗。他手中的这面五星红旗,也招来了“麻烦”,“”分子曾经警告他,你在纽约举五星红旗,当心你的脑袋!他置之不理,照样举着五星红旗!
使我感到惊奇的是,那天下午,在一个旅游点,一位西装革履的小青年,带着一个华人旅游团,跟他相遇。他拍着小青年的肩膀,显得非常亲热。我发现,那小青年手中,也举着一面五星红旗。
我问他,这小青年也是你们旅游社的?他摇摇头说,是另外一家旅游社的。我又问,小青年也举五星红旗,是向你学的?他哈哈大笑起来,告诉我其中的“秘密”:“他是我的小子!”
这下子我明白,“哦,‘子承父业’,儿子也当导游。”
他却摇头。他说,儿子在纽约上大学,今天有空,到旅游社打工,赚点零花钱。不过,儿子不好意思到 老子工作的这个旅游社打工,总是到别的旅游社当“临时导游”。
他还告诉我,儿子的普通话比他更“标准”。儿子不仅英语流利,还会讲西班牙语、日语,有时为来自欧洲团、日本团当导游。小子比老子厉害多了,这叫一代胜过一代。我注意到,他在夸“小子”的时候,脸上充满自豪感。
从早到晚,他在寒风中陪游客游了一整天。入夜,“一日游”结束,下起了大雪。照理,他把车子开到指定的地点,宣布解散就行了。他却不,顺路把一位位游客送到了地铁口或者公共汽车站。他还把手机号码抄给我,如果我在纽约有什么事要他帮忙,打一个电话就行……
他们——这对特殊的父与子,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当我写作这篇命题作文《他们》时,记忆屏幕上立即闪现了他们和他们手中的五星红旗。
08的
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 2009学年度台湾省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国文考科试题及答案全解析2009年2月7日
· 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卷2009年2月7日
·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译文汇编2009年2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四川延考区2008年8月24日
· 2008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宁夏海南卷全国卷3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全国I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7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 满分作文
· 2007年高考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逐题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海南、宁夏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II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 200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4,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 2003高考语文题详解
· 2002高考语文题详解
· 2001高考语文题详解
· 2000高考语文题逐题详解
· 1999年高考语文题
· 1998年高考语文题
· 1997年高考语文题
· 1996年高考语文题
· 1995年高考语文题
· 1994年高考语文题
· 1993年高考语文题
· 1992年高考语文题
· 1991年高考语文题
· 1990年高考语文题
· 1989年高考语文题
· 1988年高考语文题
· 1987年高考语文题
· 1986年高考语文题
· 1985年高考语文题
· 年高考语文题
· 1983年高考语文题
· 1982年高考语文题
· 1981年高考语文题
· 1980年高考语文题
· 1979年高考语文题
· 1978年高考语文题
· 1965年高考语文题
· 1964年高考语文题
· 1963年高考语文题
· 1962年高考语文题
· 1961年高考语文题
· 1960年高考语文题
· 1959年高考语文题
· 1957年高考语文题
· 1956年高考语文题
· 1955年高考语文题
· 1954年高考语文题
· 1953年高考语文题
· 1952年高考语文题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答案
2007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必须跨过这道坎
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传递
2007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心中的一泓清水 要说爱你不容易 两题任选
2007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和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写一篇作文。
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怀想天空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2007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试题: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题写800字文章,自拟题目,自选主题自选文体,文体特征明显
2007高考湖南卷作文题:诗意的生活 结合自己的经历 以诗意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材要求: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2007年北京地区高考作文试题为:材料:对春夜喜雨的不同评论--写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2007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行走在消逝中
2007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季节
2007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我能
2007年宁夏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材料作文,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2007年四川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话题作文:一步与一生
2007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2007全国卷Ⅱ作文题目 关于“帮助” 一个是反面丛飞帮助别人别人没帮他 ;另一个是正面例子白血病小学生帮助别人 ,别人也帮助了他 。 任选一个作文。
2007年海南高考语文作文试题:话题作文 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
2007高考重庆卷作文题目:酸甜苦辣说高考
2007年全国卷一,陕西高考作文题
2007年安徽高考作文题:提篮春光看妈妈。文体不限,字数800
参考答案: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C 2.B 3.D
二、(12分.每小题3分)
4.C 5.B 6.A 7.D
三、(9分。每小题3分)
8.C 9.D 10.A
四、(23分)
11.(9分)
(1)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2)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3)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12.(8分)
(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枧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渡险恶得多。
13.(6分)
(1)长桥卧波不霁何虹
(2)羽扇纶巾 樯橹(强虏)灰飞烟灭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衣食足则(而)知荣辱
五、(22分)
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变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剖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了。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现了农村的进步)。
15.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16.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
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17.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
厚、和谐。
六、(18分)
18.(6分)第一阶段:注射“溶瘸病毒”使肿瘤溶解;第二阶段: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休克蛋白;第三阶段: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
19.(4分)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切合原意。
示例:不要让“o”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
(2)“o”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
(3)“o”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团。
(4)无家可归的“o”字,盼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
20.(5分)内容和上句相承.句式和上句相似,字数和上句相近。
示例:
我们拥有不同的文化;我们说着不同的语富;同一个太阳温暖着你我他;我们一样追求繁荣和幸福;我们珍惜爱和被爱。
七、(60分)
21.作文(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