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2017两会高考改革_两会新高考改革
tamoadmin 2024-07-18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年高考改革将带来什么影响?2.2017年高考录取模式有何变化?3.关于2017届高考改革4.2017年高考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2017北京高考改革政策是什么?(官方的)6.高考2017改革为了培养什么人2017高考改革是指2017年考试,教育部正式向社会公布两个高考改革的配套方案,明确通过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加强与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进一步探索打破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传
1.2017年高考改革将带来什么影响?
2.2017年高考录取模式有何变化?
3.关于2017届高考改革
4.2017年高考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2017北京高考改革政策是什么?(官方的)
6.高考2017改革为了培养什么人
2017高考改革是指2017年考试,
教育部正式向社会公布两个高考改革的配套方案,明确通过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加强与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进一步探索打破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新规高中学业考试将覆盖所有科目。
在刚刚公布的加强与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中明确,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到了五个方面:一是思想品德。重点依据的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等。二是学业水平。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特长和优势的学科情况。三是身心健康。将重点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等情况。四是艺术素养。重点看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各个方面的兴趣特长以及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五是社会实践。重点是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
院在今年9月推出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改革方案中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课程)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听起来很绕的这段话,简单说就是:以后高考将不再是升学的唯一决定因素了,改为“两依据、一参考”作为升学的标准。“两依据”是指语、数、外三科的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则是考生在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新出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中明确,今后学业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学生自选3科计入高招总成绩
教育部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今后高中在校生都要参加学业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创造条件将为学生提供同一科目两次考试的机会及更换科目的机会。
计入高招总成绩3科以等级呈现
据悉,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三科以等级呈现,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其他科目以合格与不合格呈现。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考试所有科目的成绩,将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思品学业健康艺术实践5部分成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2017年高考改革将带来什么影响?
英语改革
可以看到,高考并没有削弱英语的重要性,而是巩固了语、数、外作为三大主科的绝对地位。'英语实行一年两考',表明英语率先突破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制度,使得学生能够在整个高中阶段有多次机会刷新高考英语分数。其目的有二,一是分散学习压力,注重平时积累,而不要到了高三才想到突击英语;二是分散心理压力,让学生有机会多次挑战自我,从头再来。
可以预见,这个政策的转变将带来的结果是:孩子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将有两条主线,一个是日常学校教学所关注的'课本主线',一条是从高一便开始发力冲刺高考的'应试主线'。前者是由《教学大纲》所决定的,即学校老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规定的进度完成高中三年的英语教学任务;后者是由高考新政策决定的--既然国家允许学生'一年两考',那么肯定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利用每一次机会来'刷分',正如许多准备托福、雅思等出国考试的学生一样,'即使前几次成绩考得不理想,也要先体验几次,积累考场经验'。于是,在日常学校英语学习之外,由于迫切的'刷分'需要,学生很可能愿意跟着应试经验丰富、提分效果明显、教学针对性强的机构和老师进行大量课外英语补习,以巩固和提高考试成绩,应对每半年一次的高考英语应试机会。
三、备考建议
2014年是'高考英语改革元年',虽然'政策改革'尚未实行,但各省都已经进行了重要的题型改革。各省的题型改革纷纷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号:高考英语依然重要,对于孩子的能力要求更高。
在'基础知识'方面,新高考更侧重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的考察,传统死记硬背单词语法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只有在语境中学会的、带着生命力的英语知识才能帮你赢得高考。如山东卷增加了一篇故事性很强的'小完型',全国卷删掉了传统的'单项选择'题,代之以一篇对语境感知力要求极强的'语法填空'题,都体现了新高考英语对于'语言生命力'的要求。
在'应试能力'方面,新高考更侧重考察'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北京卷删掉了一篇华而不实的'看图议论文',代之以一篇朴素务实的'应用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此外,各省试卷中的三大传统题型--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书面变动不大,相当于告诉我们:高考英语难度也并未发生明显改变,未来考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容松懈。今年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除了要关注本省历年真题外,也要认真研读上海、浙江以及全国新课标I卷II卷的题型
英语考试的成绩是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的综合结果。只学基础知识而忽视应试能力的培养,孩子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在考场上100%发挥出来;而一味迷恋'解题技巧'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则会让孩子的成绩提升缺乏'后劲'。只有系统学习基础知识、科学培养应试能力,不回避真正的问题、不放弃必要的努力,才能让孩子稳步提分。
2017年高考改革英语增加了一次考试机会:加强对听说的考量
改革后英语是否会削弱?
专家称,改革对高考英语没有太大冲击
按照《意见》规定,外语仍与语文、数学一样全国统考,分值不变,但增加了一次考试机会。
根据此前北京中考[微博]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拟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比重,英语满分从150分拟降至100分。
解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微博]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曾参与过上海一家外国语杂志组织的专题讨论,他们曾在两个月前撰写反对降低高考英语比重的报告,交给相关部门。
上述参与此轮改革制度设计的核心专家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其提倡将英语按照等级进行评价、计分,但“讨论中阻力很大”,最终还是规定按照分值计算,且分值不变。
“这次改革对高考英语没有太大冲击。”文秋芳认为,首先,外语分值不变;其次,增加一次考试机会也并非不可能,像托福[微博]、雅思[微博]一年都组织多次考试,但需要确保两次考试难度相近。而先在上海、浙江进行试点,也是基于改革要谨慎前行的考虑。
由于今年北京中考、高考在题型上有所变化,语文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考核,英语加强对听、说能力的考量,
因此,新学期开学,不少学校根据考试改革风向标的变化,适当地调整了日常教学内容。记者了解到,国学、曲剧、太极等传统文化课程新学期走进“课表”。此外,英语课堂上,听、说训练占据半壁江山。
英语和学业水平考试两考增加机会
《意见》指出,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而对于学业水平考试,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这意味着,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六门科目中,将有四门有两次考试机会。
阳江一中英语老师黄老师认为,英语有两次考试,增加了学生们的考试机会,“如果学生能够在高二考一次,高三再考一次,就分散了学习压力,特别是对于心理素质不太好、但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来说,这对他们是个好消息。”
今年高中毕业的卢俊宇十分赞同为学生提供两次机会,“今年高考我英语考得不理想,平时都有110分左右,这次不知是不是答题卡填错了,只有66分。如果有两次机会,我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卢俊宇觉得自己没有遇到改革,十分遗憾。
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有利于高考公平
“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是一大亮点,对大多数考生更加公平。”程老师说,阳江是欠发达地区,而这些加分一般都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所以这一改革对阳江等偏远地区来说更加公平。
记者访了多位老师,被访的老师普遍表示,阳江很少有学生高考时享受体育、艺术加分项,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而不少家长也认为,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存在不少猫腻,“一些家里比较有钱有门路的学生,有的会利用这一点想办法实现加分。”陈姓家长说。
■担忧
英语两考英语两考重要性提高,
将弱化语数地位
“凭什么英语可以考两次,而语文数学只有一次机会?这对语文数学不公平。”负责教学管理工作的陈老师认为,对于国人来说,语文数学也同样重要,特别是语文,走上工作岗位后,语文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加明显。
学生程小源说道:“语文若学不好,也影响了对其他科目的理解。”他认为,英语考两次,将增加老师和学生在这一科目的投入时间,对其他科目会造成不少影响。
考试压力提前,
14门科目都不可轻视
“如果文理不分科,女儿还要兼顾学习理综三科,分散精力,学习压力大。”林女士庆幸女儿没有赶上此次改革。她认为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在内的14个科目,实行“学完即考”、“一门一清”,不在高考时统一考,相当于考试压力提前,从高一开始就要谋划,“本来高三的压力大,现在从高一开始就要紧绷神经。”林女士说。
2017年高考录取模式有何变化?
2017年高考改革引起的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率的变化
2017年的高考中,浙江、上海两省、市的学生已率先用“3+3”模式应试,一组数据显示,浙、沪两地新高考物理学科“遇冷”已是事实。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有29.13万考生,但是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
由于“3+3”教育制度的改革,大量学生放弃物理,据学者估测,自2018年后,大学各专业选修状况将受到影响,物理变得不受欢迎,意味着需要学习物理学的一些专业将不再是学生们的最优选,原本热门的大部分专业也将遭到冷落,如:化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艺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同时,随着选修文科类的学生数量增多,文科类专业反而更加受到重视,各大学也会将重心放在不需要学习物理学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也将大大提升,如:历史学、音乐表演、法学、美术学、会计环境工程市场营销新闻系电子商务人力管理汉语言文学等
面对高考,个人选择的空间可能会被升学压力所挤压,不利于得分的物理在一次次功利考量中被排除,但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清楚一个道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考上大学并不是终点,未来的跋涉还需要在基础学科有深厚积淀,才能厚积薄发。
关于2017届高考改革
据报道,2017年被称为“新高考元年”——2014年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两地改革后的首批高中毕业生将参加高考。两地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成为全国高考改革风向标。
报道称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说,“新高考”改革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是尊重学生选择权和扩大高校招生录取自主权。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实现高校和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浙江的“新高考”方案,用“专业+学校”的录取模式,普通类高考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今年上海本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及投档的基本单位由“院校”改变为“院校专业组”。高校根据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形成若干个“院校专业组”,一个“院校专业组”包括数量不等的专业。因此,本科普通批次志愿填报数量,由往年的最多可以填报10个“院校”志愿,改为最多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据悉在新方案中,志愿填报时专业优先,同一专业生源的竞争将成为高校面临的挑战。现在各高校专业的雷同度很高,比如,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今后,一些学校的专业如果没有突出优势,将逐步被淘汰,这对高校的学科均衡发展是有利的。
2017年高考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出炉,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提醒大家,调整之后的高考方案最大变化为语文180分,数学150分,英语多考,综合320分,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
高中生可以在高中一年级就可参加全国社会化的统考,外语一年两考,三年六考,取最高分记入高三的高考成绩。语数两科设定在6月7、8中的一天统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
政策解读
◆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致使各大院校会设置自己的专业线,好高校,好专业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
◆文理不分科会导致试卷难度上升,对善于文科的学生不利,善于理科的同学扩大了竞争优势。
◆明面上,英语不再统一在高三进行统考,其竞争变得更加残酷。名校对于英语成绩有要求,这就促使你不断提高成绩。改革前如果你的英语成绩不够好,可以通过优势学科拉分。改革后,英语成绩不够好,甚至可能失去进入名校的资格!
◆三科等级考的存在,使得每门学科都要均衡发展。
消息来源:://gaokao.gaofen/article/448295.htm
2017北京高考改革政策是什么?(官方的)
英语总分由150减为100,语文由150提高到180,数学170,高三时高考分成六次考试,以总分成绩最高的一次作为最终成绩,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改成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化学九科
高考2017改革为了培养什么人
北京高考是从2016年起开始改革的,目前改革方案如下:
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
数学:仍为150分。
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
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如果高一的时候就考到了100分,那么高二高三的时候就可以不学英语了。
文综、理综:由300分增至320分。
1、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之一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
2、按照新的高考招生模式,统一高考招生、“三位一体”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四种类型的招考方式为报考高职院校的考生设计了更加独立、更为完善的升学通道与遴选流程,并赋予考生和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其中,普高学生参加统一高考在考试科目上将改过去的“套餐”模式为现在的“自助餐”模式(语文+数学+外语+其他三门科目的自由组合),充分尊重了考生结合自身基础和兴趣的选择权,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考生在选择职业教育上的“无奈”状态,从“无奈就读”转向“自愿选择”,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中职学生还可以参加高职提前招生和单独考试招生两种途径的选拔,尤其是高职提前招生取一档多投、双向选择的录取方式,一个学生可以被多所学校录取,有利于考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专业和学校。多元化的招考方式不仅使高职院校有了选才的空间,也为高职院校规范了科学选才的“标尺”,统一高考的不分文理、不分批次使得高职院校在普高生源的录取上不再是过去对末批次考生的“被动接收”和“单向批发”,面向中职考生的“技能型”考试也更容易招收到“心仪”的学生,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既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招生“吃不饱”的问题,又为“吃得好”拓展更大的空间。